(歡迎利用畫面右欄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進入收看 )
正覺教團的導師--平實導師將於4月25日 高雄巨蛋開演「穿越時空—超意識」之真實義,因緣殊勝難得,竭誠歡迎十方大德蒞臨,一同體驗無上智,共沐法語樂芬芳!
第38集 涅槃的意涵 之開示文稿:
在上一集由正元 老師為大家解說了二乘所證涅槃,這一集要為大家解說大乘所證涅槃。首先我們來探討涅槃的意涵,涅槃呢,佛說是無所畏懼的安樂之處、安隱之處。所謂的安樂之處、安隱之處,祂不是無常的法,也不是斷滅的法。因為無常本身就是苦,它必定要生死不斷生滅不斷;所以既然是苦的話,就不是安樂之處。所以可見涅槃不是以無常法為根本的,同時也不是以斷滅法為根本的;因為祂是安隱之處,是無所畏懼安隱之處。如果是斷滅呢,就會讓人畏懼、讓人恐怖,而不是安隱之處,所以說涅槃本身不是以無常法,不是以斷滅法為根本。換句話說:無常之法、斷滅之法就是虛妄法。
那麼哪一些法是虛妄法呢?我們舉個例子來說,以五蘊中識蘊的意識來解 說。意識心,他是有生有滅的法;意識心必須要藉由意根觸法塵才能生起,祂是二法為緣所生之法。以欲界的意識心來說,必須要有五色根的不壞,五色根不壞的前提之下才能藉這五根來觸五塵,同時意根觸法塵來生起意識,所以意識本身是有生之法。那意識本身既然是有生之法,也會因為因緣散壞而滅掉。舉例來說,在我們每天眠熟的時候─睡眠無夢的時候─因為意根不作意了,意根不作意了意識就不現起,不現起以後意識就是斷滅,所以每天眠熟的時候意識斷了。接著說在悶絕的時候,悶絕的時候因為你的勝義根─你的腦袋─受到損壞了,所以意識不能現起,所以醫生說「沒有意識了」;沒有意識的意思,就是意識斷了。另外在正死位的時候,正死位的時候五根壞滅,五根壞滅了意識不能現起,所以正死位的時候意識也滅了。
另外對修禪定者來講,無想定中意識也滅了,所謂的無想定就是指不去了知所有一切五塵,乃至對法塵也不了知,所以就是表示意識所緣的五塵,加上自己五塵中的法塵都不想了知了,把這個想滅了,意識就滅了。所以無想定中意識心也是滅了,(佛說「想亦是知」,這時無覺無知)所以才稱為無想定。另外在滅盡定中─滅盡定又稱為滅受想定─也就是說,對於意識心於六塵中所受所想的都滅了,乃至意根自己的受與想也滅了,所以滅盡定中意識心滅了而意根的受與想也滅了,所以在這五位中意識心是斷滅的。以這幾個例子來說,所以我們說,意識心是有生有滅的法(不可能是涅槃心)。
同時我們說意識心是有增有減的法,因為意識心平常在六塵中,就是在六塵境中生起對色塵的貪,生起對聲塵的貪,生起對香塵、味塵、觸塵的貪或是嗔,乃至於在法塵中生起我見我執等煩惱,或者說,在色塵中減少對色塵的貪,在聲塵中減少對聲塵的貪或嗔,乃至說在法塵中減少對我執的貪愛;換句話說,意識心本身在六塵中是有煩惱增、減的現象的。
那麼我們說,意識心是有垢有淨的法,因為意識心本身,祂由於我見我執的關係,所以對一切六塵都是生起貪嗔癡慢疑等等煩惱;那這些煩惱就是染汙,因為染汙的關係,所以我們說祂是有垢的。可是經過修道,經過正知正見的建立,修行的過程斷除了貪嗔癡慢等煩惱,使得意識心能夠成為清淨的,但是這個清淨性卻是經由修道所成,不是本來具足的清淨,所以我們說意識心祂是有垢有淨的法。
同時呢意識心與見聞覺知,祂是同生同滅的。意識心現起的時候,必然有見聞覺知,當意識心不在的時候,必然沒有見聞覺知。譬如說我們解說祂在五位(眠熟、悶絕、正死、無想定、滅盡定)的時候斷滅,當晚上眠熟的時候,不能覺知任何一塵,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我們說意識心滅了、覺知也滅了;因為意識心現起的時候,覺知才現前,所以意識心與覺知本身是同生同滅的。
假如有人要以意識心修禪定的境界來說是涅槃,那我們來檢查,這個是不是涅槃呢?譬如說意識心在欲界定中,祂在欲界定中可以因為了知六塵而不在六塵中現起任何攀緣,說這叫欲界定,但是這仍然是意識心住於欲界的境界。那在初禪,雖然說意識心經由離欲可以發起初禪,生起了離生喜樂,也就是離開了這欲界的貪愛,離開了欲界的貪,離了欲而可以發起初禪;但是這種樂,仍然是意識藉由因緣而得的樂。雖然說到二禪中可以因為定而產生了喜樂,可以真正的離五塵的見聞覺知,而生起了定,而生定、生喜樂,可是這個定生喜樂仍然是經過因緣而修成的,乃至到三禪、四禪乃至到四空定,那麼這樣修禪定的過程裏面,雖然可以對五塵不加以分別,可是對五塵不加以分別時,仍然有對定境法塵的分別以及了知(仍然是有覺有知而不是涅槃寂靜境界),所以修學禪定的過程裏面意識住於定境法塵中,仍然不是涅槃。
因為意識心本身是生滅的、是無常的,以生滅無常的心所修集的境界,所到達的境界仍然是生滅無常,會經由意識心的斷滅這些境界就不復存在了,所以說以禪定為涅槃,我們可以說他就是錯誤的知見。那麼如果有人以意識心能放下一切世間執著,說這樣叫作涅槃,我們來檢查看看這樣是涅槃嗎?意識心放下一切世間執著,那麼「意識自我」在不在?仍然是以意識自我來放下一切世間執著,那意識自我既然是在放下世間執著了,意識如果存在,仍然是苦,仍然是會斷滅的法;所以意識本身不是真實的,縱然可以放下一切世間執著,意識本身仍然是生滅法,仍然是無常法,所以意識放下一切執著,不是涅槃。
五蘊的空相也不是涅槃,因為五蘊本身藉因緣所出生,是生滅是無常,是會斷滅的,是無常、苦、空、無我的法;因為是無常、苦、空、無我,我們才說五蘊本身不是真實,它不是常住法;他的出生到壞滅,這中間的過程因為不能常住,所以稱它叫作五蘊空相。五蘊空相本身是建立於五蘊本身出生以後無常變異終歸壞滅的現象上,所以五蘊本身它是無常法,他終歸壞滅;無常法終歸斷滅,本身就不安隱,就不是清涼,就不是真實,就不是涅槃所以(依五蘊而有的)五蘊空相本身不是涅槃。
那十二因緣的緣起性空是涅槃嗎?十二因緣本身緣生緣滅,每一支都是因緣而出生,每一支都是緣生緣滅的法,可以經由因緣滅了而還滅;十二因緣一一有支緣生緣滅的現象,不能真實常住,不能自在,這個叫作緣起性空。緣起性空是建立在十二有支一一緣生緣滅的法上面,一一有支本身最後終歸可以滅除而不復存在,那麼這種情況之下緣起性空就不復存在了,所以緣起性空只是告訴我們十二因緣一一有支,不是真實有自體,不是真實常住的,是緣生而緣滅的;這(緣起性空的)現象只是一個斷滅法的現象,所以它不是涅槃。
那如果以意識覺知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本身是涅槃嗎?一切法空所說的是,一切法皆是由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的法不能常住、終歸壞滅,(而一切法空是依生滅的一切法而有的)所以一切法空本身不是涅槃。因為(一切法空是)不安隱、不安樂,不安隱不安樂是(使人)有所畏懼的,不是真實的,不是清涼的,所以一切法空本身不是涅槃。意識心覺知一切法空,而不執著於這個空,這也不是涅槃;因為意識心本身覺知一切法空而不執著於這個空,是生起了智慧;意識心生起了智慧,但是意識心壞滅的時候,這個智慧就不復存在了,所以意識心覺知一切法空本身不是涅槃。因為意識心是會壞滅的,意識心不能因為覺知一切法空而變為常住法。
還有,意識覺知心祂斷了我見、斷了我執以後是涅槃嗎?意識心斷了我見、斷了我執,是因為生起了出世間的智慧,所以能將三界生死的煩惱、三界生死的貪愛斷除,而因此讓意識心自己不覺自我,而可以斷滅自我;可是(將來)意識心自我斷滅了,那是斷滅法,那是無常法,那不是真實法,那是虛妄法,所以意識心能夠斷我見斷我執,也不是涅槃。
所以涅槃本身不是以虛妄法為根本(而成立)的,涅槃它是以真實法為根本的。什麼法是真實法呢?真實法就是如來藏。因為如來藏祂不生不滅,因為如來藏祂不需要藉由任何一因、任何一緣來出生;不是由任何一因一緣來出生的,所以祂本來不生;本來不生就不會被任何一法所壞滅,所以說祂不生不滅(涅槃是依不生不滅法如來藏而成立的,斷我見我執而滅盡五陰,留下如來藏獨存時就是無餘涅槃)。還有,如來藏呢,祂不增不減。如來藏能夠藉眾緣出生六道有情的五蘊十八界,可是不會因為是屬於三惡道的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有情的五陰十八界,而損滅祂的真如法性;也不會因為出生了人天的五陰十八界比較莊嚴、比較殊勝,而增加了祂的真如法性。
如來藏本身具足了種種五陰十八界的功德法,不會因為在三惡道而損減祂的種子功能,也不會因為祂在人天而增加祂的種子功能,如來藏祂是不增不減的。如來藏不垢不淨,因為如來藏本身,祂對於祂所出生的五陰十八界從來不生起我執等等煩惱,不與貪嗔癡慢疑等煩惱相應,祂從來不會說:「這個被出生的五色根是我的,十八界運行法是我的。」從來沒有生起這樣一個念,所以我們說祂是不垢。如來藏同時(本有的)這種不對五蘊生起我以及我執等念,祂不是經過修道而成的,祂本來如是、本來就是這樣,不對祂所出生的五陰十八界生起我見我執煩惱、不被染汙,(但是祂所含藏的種子卻不清淨而不停的出生染污的五陰身心,)所以我們說祂不淨,所以說如來藏是不垢不淨的。
同時如來藏與祂所生的五蘊十八界是不一不異的,因為如來藏祂雖然出生了五陰十八界,五陰十八界經過(如來藏藉)因緣所生,是無常,是毀壞生滅的,可是如來藏本身卻不會因為五陰十八界壞滅而壞滅。同時五陰十八界有色法、受法─色受想行識─等法,可是如來藏本身卻不是色受想行識等法,所以我們說祂與祂出生的五陰十八界是不一的。可是如來藏與所出生的五陰十八界卻是同時同處運行,從來沒有離開過;因有如來藏與五陰十八界運行,所以五陰十八界(本屬如來藏心中的一部分,)才能生住異滅,(所以如來藏與祂所生的五陰不異,)這就是如來藏與所出生的五陰十八界不一不異的道理。
同時,如來藏祂是不斷不常的。因為如來藏能藉眾緣出生五陰十八界,五陰十八界在一期生死中有生有死,在壞滅的時候如來藏所含藏五陰十八界種子並沒有壞掉,並沒有斷滅,仍然(含藏在如來藏心中,)可以藉業緣再出生下一期的五陰十八界,所以我們說如來藏不斷。可是如來藏所含藏的五陰十八界的法種,能夠經過業的內涵而變異成熟六道有情的五蘊十八界,(祂含藏的種子不是常而不變的,)所以我們說如來藏祂是不斷不常。這樣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一不異、不斷不常,就是中道法性。
如來藏的這種中道法性,祂是五漏無為的;所謂的無漏指的是,祂不是繫縛在三界的,祂沒有雜染任何一絲一毫生死之苦;同時祂是貪欲永盡、嗔恚永盡、愚癡永盡、貪嗔癡慢疑我見我執等等煩惱永盡的,所以我們說祂是無 為,話句話說,如來藏這種無漏無為之中道法性就是涅槃,這種涅槃是恒不變易的。因為從無始劫以來乃至到未來際恒不變易,所以說涅槃指的就是如來藏這種真實法性。這種無漏無為的中道法性就是涅槃,而這種涅槃祂是安隱的、祂是清涼的、祂是真實的。因為祂不會斷滅,祂不會落入三界有,也不落入三界無的斷滅中;祂是清涼的,因為祂不雜染生死之苦。生死之苦本身是五蘊才有生死之苦,而祂本身沒有生死之苦。
祂是真實的,因為祂不是因緣所幻化而有的,祂不是因緣所生的,祂是真實存在的。祂是如,意思就是祂人無我,法無我。所謂的人無我,祂雖然藉眾緣出生了五蘊身,可是祂不執這五蘊身為自我。不管是人、天、畜生道、地獄道以及餓鬼道每一道有情,如來藏出生了這樣一個五蘊身,都不執任何一身、任何一道的五蘊身為自我,這個是祂的人無我;祂的法無我指的就是說,祂能夠讓五陰十八界的法運行,這個運行的過程裏面,如來藏也不執這些五陰十八界的法是自己、執為自我,所以我們說如來藏祂具足了人無我、法無我。祂是如的,祂是真實如如的,而這種真實如如(真如)也就是涅槃,所以我們說涅槃它是以真實法如來藏而施設的。
因為涅槃本身,菩薩證得這樣的如來藏的真實如如,就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因為如來藏祂不生不滅,祂不是任何一時而有,不是因為任何一因一緣才出生,本來就在了,所以知道如來藏的本來性,同時知道如來藏祂的不垢不淨這種真如性,這種無漏無為的真如性;所以我們說祂有清淨性,祂有這種涅槃性,就是所謂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所以如來藏這種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指的就是祂無漏無為的中道法性。
二乘聖者所證的涅槃也是以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說的。怎麼說呢?二乘聖者還沒有捨報的時候,證得有餘涅槃,這個有餘涅槃指的是二乘聖者能夠斷除了對於三界的貪愛,意識與意根對自我不生起一絲的念頭──不生起對自我一絲的貪愛了,同時安住於不再對五蘊生起「我」的念頭,能夠安住於自己無我的境界中。那麼這種情況之下入了滅盡定;入了滅盡定以後,不是滅盡定本身就是無餘涅槃,而是指這個時候的如來藏,祂還有(祂所)出生的五根還沒有壞,但祂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中,已沒有含藏再出生未來世後有的貪愛種子,所以我們稱說二乘聖者還沒有捨報的時候,稱為有餘涅槃,也是以這個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來施設的。
二乘聖者捨報以後說他入無餘涅槃,也不是說捨報以後五蘊滅了不再出生叫作無餘涅槃。因為五蘊滅了不再出生只是斷滅,那斷滅法它是讓人畏懼的法,它不是安隱的法,它不是真實法,所以它不是涅槃;而指的是說如來藏祂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祂因為所含藏三界愛的種子已經斷除了,意識意根不生起一絲念頭要再見聞覺知了,所以這個以如來藏本身祂安住於自住境界,不再出生五蘊,來說祂是無餘涅槃。同時,當菩薩從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再進修一切種智成佛的時候,斷除了如來藏所含藏的分段生死的煩惱,以及變易生死的煩惱以後,成就了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大般涅槃,也是以這個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為基礎的。
但是同樣是證了涅槃,卻有這些差別,這就是說實證涅槃所得智慧的差別,呈現了差別。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個無為法指的就是涅槃。菩薩證了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所以說祂是菩薩;而二乘人他不知道涅槃的本際就是如來藏自己,他因為不知道有一個涅槃本際就是如來藏,沒有親證如來藏,所以說他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而說他是阿羅漢,而不說他是菩薩。因為佛證了涅槃以後斷除所有一切染汙成為無漏,所以說佛證了大般涅槃,叫作佛,所以不說阿羅漢是佛,也不說阿羅漢是菩薩。這就是因為實證涅槃所得智慧的差別而有差別。這個是最重要的一個我們要表示的地方。也知道意識心本身不是涅槃心。下一集我們再繼續來說涅槃心指的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