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超意識 425GO
自咒自受  (原佛典內容與白話解釋如下:)
──微妙比丘尼品第十六
《賢愚經》卷第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精舍:波斯匿王崩背之後,太子流離,攝政為王,暴虐無道。驅逐醉象,蹋殺人民,不可稱計!


時諸貴姓婦女,見其如是,心中摧悴!不樂於俗,即共出家,為比丘尼。國中人民,見諸女人,或是釋種、或是王種,尊貴端正,國中第一,悉捨諸欲,出家為道,凡五百人。莫不嘆美,競共供養。


諸比丘尼,自相謂言:「吾等今者,雖名出家,未服法藥消婬怒癡。寧可共詣『偷羅難陀比丘尼』所,諮受經法,冀獲所剋。」即往其所,作禮問訊,各自陳言:「我等雖復為道,未獲甘露,願見開悟。」時偷羅難陀,心自念言;「我今當教令其反戒,吾攝衣鉢,不亦快乎!」即語之曰:「汝等尊貴大姓,田業七寶、象馬奴婢,所須不乏,何為捨之?持佛禁戒,作比丘尼,辛苦如是!不如還家,夫妻男女,共相娛樂。恣意布施,可榮一世!」諸比丘尼,聞說是語,心用惘然,即各涕泣,捨之而去。


復至『微妙比丘尼』所,前為作禮,問訊如法。即各啟曰:「我等在家,習俗迷久。今雖出家,心意蕩逸,情欲熾燃,不能自解。願見憐愍,為我說法,開釋罪蓋。」爾時微妙,即告之曰:「汝於三世,欲問何等?」諸比丘尼言:「去來且置,願說現在,解我疑結。」微妙告曰:「夫婬欲者,譬如盛火燒于山澤,蔓莚滋甚,所傷彌廣!人坐婬欲,更相賊害;日月滋長,致墮三塗,無有出期!夫樂家者,貪於合會,恩愛榮樂因緣,生老病死離別,縣官之惱,轉相哭戀,傷壞心肝,絕而復穌!家戀深固,心意纏縛,甚於牢獄!」


「我本生於梵志之家,我父尊貴,國中第一。爾時有梵志子,聰明智慧,聞我端正,即遣媒禮,娉我為婦,遂成室家,後生子息。夫家父母,轉復終亡。我時妊娠,而語夫言:『今我有娠,穢污不淨。日月向滿,儻有危頓,當還我家見我父母。』夫即言善。遂便遺歸。至於道半,身體轉痛,止一樹下,時夫別臥。我時夜產,污露大出。毒蛇聞臭,即來殺夫!我時夜喚數反無聲,天轉向曉,我自力起,往牽夫手,知被蛇毒:身體腫爛,支節解散!我時見此,即便悶絕!時我大兒,見父身死,失聲號叫!我聞兒聲,即持還穌。便取大兒,擔著項上;小兒抱之,涕泣進路。道復曠險,絕無人民。至於中路,有一大河,既深且廣,即留大兒,著於河邊,先擔小兒,度著彼岸,還迎大者。兒遙見我,即來入水,水便漂去!我尋追之,力不能救,浮沒而去!我時即還,欲趣小兒,狼已噉訖,但見其血流離在地!我復斷絕,良久乃穌!」


「遂進前路,逢一梵志,是父親友。即問我言:『汝從何來?困悴乃爾!』我即具以所更苦毒之事告之。爾時梵志,憐我孤苦,相對涕哭。我問梵志:『父母親里,盡平安不?』梵志答言:『汝家父母大小,近日失火,一時死盡!』我時聞之,即復悶絕,良久乃穌。梵志憐我,將我歸家,供給無乏,看視如子。時餘梵志,見我端正,求我為婦,即相許可,適共為室。我復妊娠,日月已滿,時夫出外,他舍飲酒,日暮來歸。我時欲產,獨閉在內。時產未竟,梵志打門大喚,無人往開。梵志瞋恚,破門來入,即見撾打!我如事說,梵志遂怒,即取兒殺!以酥熬煎,逼我使食!我甚愁惱,不忍食之,復見撾打!食兒之後,心中酸結,自惟福盡,乃值斯人!便棄亡去。」


「至波羅奈,在於城外,樹下坐息。時彼國中,有長者子,適初喪婦,乃於城外園中埋之。戀慕其婦,日往出城,塜上涕哭。彼時見我,即問我言:『汝是何人?獨坐道邊。』我如事說。復語我言:『今欲與汝入彼園觀,寧可爾不?』我便可之,遂為夫妻。經于數日,時長者子,得病不救,奄忽壽終!時彼國法若其生時,有所愛重,臨葬之日,并埋塜中。我雖見埋,命故未絕。時有群賊,來開其塜。爾時賊帥,見我端正,即用為婦。數旬之中,復出劫盜,為主所覺,即斷其頭!賊下徒眾,即持死屍,而來還我,便共埋之。如國俗法,以我并埋。時在塜中,經于三日。諸狼狐狗,復來開塜,欲噉死人。我復得出,重自剋責:『宿有何殃?旬日之間,遇斯罪苦,死而復生!當何所奉,得全餘命?』即自念言:『我昔常聞:釋氏之子,棄家學道,道成号佛,達知去來。寧可往詣,身心自歸。』」


「即便徑往,馳趣祇洹。遙見如來,如樹花茂、星中之月!爾時,世尊以無漏三達,察我應度,而來迎我。我時形露,無用自蔽,即便坐地,以手覆乳!佛告阿難:『汝持衣往覆彼女人。』我時得衣,即便稽首世尊足下,具陳罪厄,願見垂愍,聽我為道!佛告阿難:『將此女人,付憍曇彌,令授戒法。』時大愛道,即便受我,作比丘尼。即為我說四諦之要、苦空非常。我聞是法,剋心精進,自致應真,達知去來。今我現世,所更勤苦,難可具陳。如宿所造,毫分不差!」


時諸比丘尼,重復啟白:「宿有何咎,而獲斯殃?唯願說之。」微妙答曰:「汝等靜聽:乃往過世,有一長者,財富無數,無有子息。更取小婦,雖小家女,端正少雙。夫甚愛念,遂便有娠,十月已滿,生一男兒。夫妻敬重,視之無厭。大婦自念:『我雖貴族,現無子息可以繼嗣。今此小兒,若其長大,當領門戶,田財諸物,盡當攝持。我唐勞苦,積聚財產,不得自在。』妬心即生,不如早殺!內計已定,即取鐵針,刺兒顖上,令沒不現。兒漸痟瘦,旬日之間,遂便喪亡。小婦懊惱,氣絕復穌,疑是大婦妬殺我子。即問大婦:『汝之無狀,怨殺我子!』大婦即時,自呪誓曰:『若殺汝子,使我世世夫為毒蛇所殺;有兒子者,水漂狼食;身見生埋;自噉其子;父母大小,失火而死!何為謗我,何為謗我!』當於爾時,謂無罪福反報之殃。前所呪誓,今悉受之,無相代者!欲知爾時大婦者,則我身是!」


諸比丘尼,重復問曰:「復有何慶?得覩如來,就迎之耶,得在道堂,免于生死?」微妙答曰:「昔波羅奈國,有一大山,名曰『仙山』。其中恒有辟支佛、聲聞、外道神仙,無有空缺。彼時緣覺,入城分衛,有長者婦,見之歡喜,即供養之。緣覺食已,飛昇虛空,身出水火,坐臥空中。婦時見之,即發誓言:『使我後世得道如是!』爾時婦者,則我身是。緣是之故,得見如來,心意開解,成羅漢道。今日我身,雖得羅漢,恒熱鐵針,從頂上入,於足下出,晝夜患此,無復竟已!殃福如是,無有朽敗!」


爾時五百貴姓比丘尼,聞說是法,心意悚然!觀欲之本,猶如熾火,貪欲之心,永不復生!在家之苦,甚於牢獄!諸垢消盡,一時入定,或〔成〕阿羅漢道。各共齊心,白微妙曰:「我等纏綿繫著婬欲,不能自拔。今蒙仁恩導,得度生死!」


時佛歎曰:「快哉,微妙!夫為道者,能以法教,轉相教誡,可謂佛子!」眾會聞說,莫不歡喜,稽首奉行。】

白話解釋如下:


我阿難親自見聞這麼一件事:當時佛陀是在舍衛國祇陀精舍。舍衛國的波斯匿王駕崩之後,太子流離(琉璃),繼位為王,暴虐無道。下令攻進迦毘羅衛國(註一),屠殺釋族種姓的人。因為釋種人民非常多,兵將們用刀劍親自屠殺,實在太費勁了,於是就想出:把他們的腳埋在地裡,使他們不能動彈,然後驅趕醉象,觀看著醉象來踏殺他們!就以這樣暴虐的手段,殘殺了無以數計的釋族百姓!

那時迦毘羅衛國的貴族種姓婦女,見到這樣殘忍的屠殺場面,心中無比的摧折傷痛!再也不願意耽戀在世俗家庭裡,就一起出家,成為比丘尼。迦毘羅衛國的人民,看到這些女人,或是釋種、或是王種,每一位都是尊貴端正,國中第一,竟然可以捨棄各種世俗的慾望,出家修道,一共有五百人之多!國人莫不發出感嘆和讚美,競相要供養這五百位比丘尼。

這些比丘尼,互相告訴對方:「我們現在雖然名義上是出家了,可是還沒有深入領受經法,沒有服食法藥,貪淫、瞋怒、愚癡種種習氣都還沒有消除。應當要一起去『偷羅難陀比丘尼』修行處拜望,請教領受經法,希望能夠克制消除種種不好的習氣。」即便前往,到了偷羅難陀比丘尼那裡,頂禮問訊,各自陳述:「我們雖然是出家修行,可是還沒有獲得法寶甘露,無法消除各種習氣。惟願開示指導,讓我們能夠明悟契入。」偷羅難陀比丘尼見了她們,心裡想到:「這些都是貴族種姓婦女,正須她們來供養護持!我還是教導她們違反戒律,讓我獨自擁有衣鉢,這才是安心快意的事啊!」主意已定,就對她們說:「妳們都來自尊貴大姓的人家,家裡田宅七寶(註二)、象馬奴婢,各種需求都不虞匱乏,何苦捨棄?卻想要遵循持守佛陀的禁戒,作比丘尼,辛苦的求道修行!不如還是各自回到家裡,夫妻男女,共享愛樂。隨著自己的意願,想布施的時候就布施,累積福德,至少也可以享受一世的榮華富貴啊!」諸比丘尼聽了這樣的話,與她們所知大相逕庭,一片渴求之心前來求法,卻枉費力氣,於是難過得哭起來,只好失望的離開。

她們又來到『微妙比丘尼』修行的地方,向前頂禮,如法問訊。然後才說明:「我們才出家不久,在家的時間習慣了種種俗務,迷失已久。現在雖然是出家了,卻還是會感到心意蕩漾,有時情欲熾燃,不能自解。惟願尊者憐愍,為我們說法,開釋這罪業遮障的根源。」這時微妙比丘尼就問她們:「妳們對於三世因果,想要啟問的是哪一世呢?」諸比丘尼說:「過去世和未來世都不是我們現在看得到的,暫且不談,就說現在吧!願您能說法解除我們心裡的疑結。」微妙比丘尼就開示說:「『淫欲』這件事,就好像大火燒著山林一樣,蔓延得很快,其傷害更是既深且廣!人如果耽溺在淫欲裡,互相貪求愛著,只是彼此在凌遲、污染對方罷了!隨著歲月的日日滋長,男女之間的情慾深重,難以割捨,到了臨命終時,難逃下墮三塗(註三)的果報,生生世世竟沒有出離的時候!那些貪戀家庭的人,因為貪著夫妻交合的覺受,以及夫妻間恩恩愛愛、一起來經營家業共享榮華富貴,追求世間至樂的寄望等等因緣的羈絆,而耗掉了寶貴的青春歲月。等到生離別、老離別、病離別、死離別、或是得罪官府,招來牢獄之災時,到這個時候,面對生離死別,夫妻恩情眷戀轉盛,戀戀不捨抱頭痛哭,肝腸寸斷、痛徹心扉,而過度傷心悶絕躃地,暈死過去又再甦醒,就這樣反復折磨痛苦萬分!妳們看看,這種深不可拔對於家庭的愛戀,皆由於妄心作意的纏繞束縛所致,這種癡情意迷,實在是比關在牢獄裡還更痛苦,更無法解脫,更不自在啊!」

「我本來是生長在一個外道修行人的家庭,我的父親地位尊貴,國中第一。那時有一位修行人的兒子,聰明有智慧,聽說我品貌端正,就找人說媒,送了聘禮,我遂與他成親,組成家庭,並且生了兒子。沒幾年時間,夫家父母陸續壽盡命終。我那時懷了第二個孩子,就對丈夫說:『現在我有孕在身,眼看著產期就要到了,生產時會有種種穢污不淨。也可能會有危險,應當利用這段時間先回娘家,探望我的父母。』我的丈夫也覺得這樣很好,我們全家遂一起踏上路途。沒想到才走到半路,我的肚子竟然就痛起來!只好在一棵大樹下休息,我的丈夫躺在別的角落睡著了。我肚裡的小孩在半夜裡就出生了,惡露也隨著排出來。毒蛇聞到血腥味,循臭而來,竟把我的丈夫咬死了!我夜裡生產,喊了他好多聲,都沒有回應,心裡兀自納悶,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等到天快亮了,我只好勉力起來,去牽他的手,這才知道他已經被毒蛇咬死了:身體腫脹潰爛,被咬得肢體都散掉了!我見了這可怖的慘狀,立刻嚇得暈死過去!我的大兒子,見到父親慘死,放聲哭叫起來!我聽到兒子的哭叫聲,才又甦醒過來。只好抱起大兒子,騎在自己的脖子上,以安撫他害怕恐懼的心;懷裡抱著剛出生的小兒子,兩臂順勢夾著大兒子的腳,就這樣一路哭著往前走。道路空曠危險,一路上都沒有看到行人。半路上有一條大河,既深且廣,我只好把大兒子留下來,要他乖乖在河邊等著,我先擔著小兒子,小心翼翼的走到對岸,把小兒子放在岸邊,再回過頭來,去接大兒子。沒想到,兒子遠遠的看見我過來,忘了我的叮囑,就跑到水裡來迎接我,小小的身子哪裡擋得住強勁的水流,竟被水流漂走!我隨即追趕過去,卻因體力虛弱沒有能力救他,眼睜睜的看著他在水裡載浮載沉地離我而去!我那時想到在對岸的小兒子,立即再趕過去,沒想到小兒子已經被狼吃了,只見到他的鮮血灑在岸邊!我又傷心得暈絕過去,過了很久才悠悠醒轉!」

「滿腹愁苦,我只是茫然地沿著路途前進,後來遇到一位修行人,是我父親的好友。問我說:『妳是從哪兒過來的?怎麼會困頓憔悴到這個地步!』我一五一十,把淒慘的經歷告訴他。這位修行人,聽了我的告白,憐愍我成了孤苦伶仃的一個人,不禁與我相對哭泣。我問這位修行人:『我的父母親族鄰里,都還平安嗎?』這位修行人回答:『妳們家最近失火,妳的父母親人大小,一時間都被燒死了!』我聽了他這麼說,又再暈死過去,過了很久才甦醒過來。那位修行人可憐我的遭遇,把我帶回家,當成他的孩子一樣看待,供給我生活日用,不虞匱乏。那時有另一個修行人,見我長得端正,請求我當他的妻子,我不耐寂寞,也希望能有個依靠,遂答應了他,與他合室完婚。沒有多久,我又懷孕了,妊娠期滿,即將生產。那一天,丈夫外出到朋友家飲酒,日暮時分,才帶著酒意,蹣跚歸來。我正好要臨盆了,自己待在房間裡,我夫拍打著門,大聲呼喚,我因為還在生產當中,無法前往開門。我夫看無人前往應門,憤怒極了,硬把門撞開衝進來,即對我拳打腳踢!我告訴他因為在生產的緊要關頭,沒法去開門。他更加生氣,索性把初生嬰兒殺了!用酥油熬煎,逼我去吃!哎,真是禽獸不如啊!我怎麼吃得下去呢?不吃,又是狠狠的一頓拳腳!當我和著眼淚勉強把孩子吃下時,心裡酸苦無奈到了極點,自己思量:『難道是我的福報都已經用盡了嗎?竟會遇到這樣的人,還與他結為夫婦!』趁著他酒後酣睡,我即黯然逃離這個家,四處流浪。」

「我到了波羅奈國,這天在城外樹下休息。有一位長者子才剛喪偶,埋葬在城外的墓園中。因為對亡妻的眷戀,每天留連在妻子的墓塜上啜泣。這天他出城遇見了我,就問:『妳是什麼人?一個女人家怎麼獨自坐在路邊呢?』我就把自己的遭遇說了。他又問我:『我想邀妳一起進入墓園看看,妳願意嗎?』我答允陪同,後來也就與他成為夫妻。誰想到成婚沒幾天,這位長者子竟然得病,無法救治,一下子就死了!那個國家的律法,家裡的主人命終了,在下葬時,要把那個人生前愛重的人物一起陪葬。所以我就成了陪葬人,一起被埋在墳塜中。也許是命不該絕,並沒有立刻死亡。正巧有一群盜賊,來開塜盜墓,把我領了出來。盜賊的首領,見我長得端正,於是我成了壓寨夫人。經過數十日又出去盜墓時,被主人發覺了,當下砍了他的頭!他的手下徒眾,持了他的死屍回來給我,還是依照這個國家的律法,把我與他一起埋了。我孤伶伶的陪著屍體待在墓裡,經過三天,並沒有死亡,正好有一群野狼、狐狗,來刨開墳塜,想要食噉死人。墳墓被刨開,我又出來了,深重的剋責自己:『我往昔究竟是造了什麼殃孽?不過數十日之間,遇上這麼多慘絕人寰的罪苦;死也死不了,又再從墳塚裡復生!哪裡才是我的皈依處啊?誰能讓我的性命能夠茍延殘喘呢?』隨即想到:『我過去常聽說:釋迦族的長子,離開家庭學道,得到無上正等正覺,號稱為佛,能通達過去未來的因果宿命。我何不前往拜詣,祈望祂的指導,能讓我身心得到皈依。』」

「主意已定,再不猶豫,立即前往,一心一意只想趕到佛陀所在的祇洹精舍。到了祇洹精舍,遠遠的看見如來,那尊貴的氣質,就像榮茂的樹中花那樣顯眼,更像眾星中的明月,皎朗明潔!那時候,世尊以無漏三達(註四),察知應是我得度的時機,遂率眾來迎接我。當時我衣不蔽體,自慚形穢,只好弓著身體坐在地上,以手遮掩著雙乳,羞愧得連頭都不敢抬起來!佛陀對阿難尊者說:『你拿了衣服,去給那位女人遮覆身體。』我得了衣服遮覆,這才敢起身,即向世尊行最恭敬的頭面接足禮,並且一一敘說我所受到的罪厄,惟願世尊悲愍,聽受我出家學道!佛即對阿難說:『帶著這個女人,交付給憍曇彌(註五),令憍曇彌比丘尼教授她戒法。』大愛道比丘尼接獲指示,就接受了我,讓我出家成為比丘尼。為我解說苦集滅道四聖諦的要旨、以及演示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我聽聞到這麼精妙的法義,收攝心神,制心一處,精進用功,終於證道,能通達了知過去和未來的事情。這才知道我這一世所經歷的,讓人難以置信的痛苦煎熬,都是往世所造惡業的後果,因果昭然,絲毫不爽啊!」

那些比丘尼,聽得悚然心驚,再次啟問:「您過去世是犯了什麼過錯,才會招致這一世的罪苦?惟願您能為我們敘說。」微妙比丘尼回答:「這裡面的因果很深,妳們要專心的聽:在過去世,有一位長者,財富無數,可惜一直沒有子息。遂又再娶了一位小妾,雖然是小戶人家的女兒,也是長得端正無雙。那位長者很愛戀她,不久便有了好消息,十月已滿,生下一個男孩。夫妻互相敬重,對這個孩子也是疼愛有加,越看越歡喜,毫無厭倦。那位大老婆看了這個情況,心裡想著:『我雖然出身貴族,只恨肚子不爭氣,沒有生下一兒半女繼承家業。等這個孩子長大了,理所當然成了家裡的主人時,家裡的田舍財產和一應貴重物品,都變成在他的名下。我這一輩子辛辛苦苦,積聚財產,到後來竟都不是我的,也不能自在的使用。』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心裡思量:『不如早早把他殺了,以除後患!』心意已定,即便取了鐵針,刺入小兒頭頂的囟門(註六)內,並且讓鐵針沒入不現。小兒身體不適,日漸消瘦,可是也沒有人看出問題在哪裡。沒有幾天的時間,小孩就死了。那位小妾懊惱極了,傷痛得暈了過去,又再悠悠醒轉,懷疑是大老婆因為嫉妬殺了她的孩子。就質問大老婆:『妳這個惡毒的女人,竟然懷怨殺了我的愛兒!』大老婆那時就賭咒發誓:『如果是我殺了妳的兒子,讓我以後生生世世:所嫁的丈夫被毒蛇咬死;兒子不是被水漂走就是被狼吃掉;我自己被活埋;吃自己孩子的肉;父母親人大小都被火燒死!妳這個賤女人,憑什麼毀謗我,憑什麼誣賴我!』在那個時候,不認為有因果報應這一回事,不相信這些作為真會報應在自己身上。結果,前世所發的毒誓,這一世都應驗了,通通報應在自己身上,沒有誰可以代替我受罪!妳們知道嗎,那時候的大老婆,就是這一世的我啊!」

那些比丘尼,更是驚詫不已,又再啟問:「又是什麼樣殊勝的因緣,讓您能親自見到如來的聖顏,並且率眾來迎接您,使您能夠修行證道,免除生死的過患?」微妙比丘尼回答:「從前在波羅奈國,有一座大山,叫做『仙山』,鍾靈毓秀。山裡總是有著辟支佛、聲聞、外道神仙等等的修行人。那時有一位緣覺聖者,進入城裡乞食(註七),城裡一位長者家的女主人,見了那位聖者,心裡就歡喜,即誠心的供養他。那位緣覺聖者感應到長者婦的真誠,用過餐後,即示現神通,飛昇到虛空,身上同時發出水火,並且能坐臥在空中。長者婦見了這情況,就發願說:『惟願我後世修行得道,也有這樣的功德受用!』那時的長者婦,就是這一世的我啊!因為誠心供養發願,這一世才有機緣得見如來,心開意解,證成阿羅漢的果位。可是啊!今天的我雖然是證得阿羅漢,還是每天會遭受過去世造惡的餘報,就好像是有一根燒得熾熱的鐵針,從我的頭頂上插進去,再從腳底出來,日日夜夜受到這樣的痛苦折磨,竟然沒有終了的時候!災殃和福報都是這樣的,自作其業,自受其報,在還沒有受報前,這些業種是不會無端朽壞敗失的!」

那時五百位貴族種姓的比丘尼,聽聞了這樣不可思議的因緣,無不駭然心驚!深切的觀察到淫欲的本質,就好像猛火一樣,是會燒掉一切的,對於淫欲的貪著希求,再也升不起來!也體認到在家之苦,甚於牢獄的繫縛!心識裡種種染污的煩惱垢消除淨盡,一時進入決定心位,證成阿羅漢的道果。遂一起對微妙比丘尼稟白:「我們因長久以來貪著淫觸的覺受,對情愛的纏綿不能自拔。今日有幸得蒙尊者慈悲開導,讓我們得以度脫無明生死,而到達解脫的彼岸!」

佛陀知道了這件事,即讚歎說:「微妙比丘尼的作為,才是讓人稱心快意的事啊!作為一個修行人,能夠以自己切身的經驗,發露而為法布施,轉而教誡其他有志修行的人,可說是真正的佛子啊!」在祇陀精舍請法的眾人,聽聞了這樁美事及佛陀的讚歎,沒有不歡喜踴躍的,即恭敬的信受奉行。

註 釋

註一:舍衛國波斯匿王即位時想娶迦毘羅衛國釋族種姓女子為妻,迦毘羅衛國人認為釋種為尊貴大姓,鄙薄波斯匿王為婢女所生,不願結親。又懾於波斯匿王為人暴惡,恐其攻打國界,遂由迦毘羅衛國長者『摩訶男』以家中婢女所生的女兒,假稱係自己的女兒,送給波斯匿王成親,生子即取名『流離』,立為太子。流離太子八歲時,父王命他至迦毘羅衛國學習射術,因為階級種姓的關係,受到該國釋族種姓子的嘲諷凌辱,使他懷恨在心,矢志復仇!繼位後即攻進迦毘羅衛國。詳請參閱《長阿含經》〈釋種滅宿業緣記第十八〉。


註二:七寶(以下均引述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之內文)
《法華經》〈受記品〉曰:「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無量壽經》上就述說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大智度論》卷十曰:「有七種寶:金、銀、毗琉璃、頗梨、車渠、馬瑙、赤真珠〔此珠極貴非珊瑚也〕。」《阿彌陀經》曰:「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般若經》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虎珀、珊瑚、為七寶。


註三:三塗
四解脫經之說。塗者,途之義。一、火途,地獄趣猛火所燒之處。二、血途,畜生趣互相食之處。三、刀途,餓鬼趣以刀劍杖逼迫之處。


註四:三達
在羅漢謂之三明。在佛謂之三達。即天眼,宿命,漏盡也。天眼知未來之生死因果,宿命知過去之生死因果,漏盡知現在之煩惱而斷盡之。知之而明,謂之明,知之而窮盡,謂之達。《大乘義章》二十本曰:「知之究盡說三達,明共二乘,達唯如來。」大部補註八曰:「三明居極,故云三達。」


註五:憍曇彌
即大愛道比丘尼。佛之姨母,梵名摩訶波闍波提,乳養佛者。由阿難之請,始許出家。是比丘尼之初也。別號憍曇彌。


註六:刺兒「顖」上
應係指「囟門」:初生嬰兒的頭頂前部。因臚骨尚未成熟癒合,故可看到腦部血管的跳動。《教育部國語辭典》


註七:分衛
或翻乞食,或翻團墮。乞食者為比丘行而乞食也,團墮者就乞得之食而釋之,以西竺之法,多摶食作團墮疊缽中故也。僧祇律曰:「乞食分施僧尼,衛護令修道業,故云分衛。」


(摘自正覺電子報 第23期--p70~84)

相關閱讀:
布施—智慧護眷德被眾生
如果還有明天-佛法的智慧
學佛應有的目標--正偉法師主講
425高雄巨蛋相會 疼惜咱自己,了解人生大代誌


學正法來正覺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真心新聞網
學正法來正覺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淫慾法的大本營
藏傳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