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超意識 425GO
正覺教團 三乘菩提系列 18: 由正偉法師主講"略談緣覺所知所證"






(歡迎利用畫面右欄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進入收看 )

正覺教團的導師--平實導師將於425高雄巨蛋開演「穿越時空超意識」之真實義,因緣殊勝難得,竭誠歡迎十方大德蒞臨,一同體驗無上智,共沐法語樂芬芳!




18  略談緣覺所知所證  之開示文稿:

  今天我們繼續上週所講的,緣覺菩提的那個概略的說明,今天我們要講到緣覺菩提實證的部分。緣覺菩提實證的部分,我們上次提到說,因為緣覺乘的修法,是透過因緣觀的實證:因為聽聞佛法,或者自己思惟,而現觀因緣觀,而知道有因有緣!因為現證因緣觀這個現前觀察以後,能夠現前觀察而進而斷我見我執,能夠證得解脫於三界生死之苦,這個就是緣覺觀要注意的部分。那我們上次因為透過流轉門,還有還滅門的這個說明,而知道說,因為緣覺乘須要(先)透過流轉門而去現前觀察十因緣法!因為觀察這十因緣(流轉)的黑品法(才能真修因緣觀)。為什麼(十因緣)叫黑品法呢?因為說它是流轉於三界生死(的真正原因與現象),故是黑品法!而透過觀察十因緣這個黑品法,而成就了這個十因緣的十因緣觀!透過這樣的逆觀,而觀到最後名色以後,就知道(名色不可能無中生有,一定是有一個識出生了名色,所以)「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而確認有一個法界實相心如來藏在那裏。只是這個法界實相心如來藏,(緣覺知道)而沒有實證,只確認說一定是要有這個(本識),才能夠符合法界中所現前觀察這個現象界的(生死流轉)事實;才能夠知道說,原來是因為有這個法界實相心,所以我才有這個流轉的這一個事實能夠具足的成就。

  因為這樣子,緣覺乘人就能夠了知,有一個本識常住(出生名色而有生死流轉);而這個本識,祂是一個不生不滅法,衪不是屬於三界法所攝;「既然是這樣子的話,我只要能夠斷除這個三界流轉生死的各個因緣的話,那我就可以解脫於三界生死。」因為我們知道二乘聖人,他的目標不是在成佛。他的目標,乃是為了要解脫於三界生死,因為他要解脫於三界生死,所以他對於實證法界實相心,到底需要不需要?他知道說:「我不須要實證法界實相心,我(只要把我見、我執等無明斷除以後)就可以解脫於三界生死!」既然他可以解脫於三界生死,他又因為慈悲心比較薄弱,所以對於跟他有緣的眾生,繼續淪墮在苦海當中,他不願意(留下來繼續受生來)救拔,他只求得自己的了脫生死。所以說,他只要達到這一個目的,他就能夠滿足他的要求,因此說,他知道說:「就算我沒有實證這個本識,我現觀了十因緣觀(確認名色滅了以後不是斷滅空),而沒有實證這個本識的時候,可是我卻可以透過,再進一步能夠斷除這在三界流轉的這些因緣,我就可以入無餘涅槃。」所以說他雖然沒有證得本識,而繼續的(滅除無明仍)不會有恐怖!那這樣子的話,因為是這樣現觀(十因緣觀的順逆觀),而證得了這一個推論所知的(本識常住)這個結論以後,他再透過十二因緣的這個現觀,從流轉門再去再作一次確認,來確認三世的流轉現象(是因為不知道五陰虛妄而無法斷除無明),而知道說,真的是:這個流轉現象真的是大苦,極大苦患!所以說他開始在事實的確認的過程當中,對於這個無明(我們上次講到流轉門,完了以後講到還滅門),因為逆觀十二因緣,從老病死苦,到生、到有乃至到最後,推到最後第一支的無明這一支,他確認「原來我的流轉是這樣子!」

  那真正流轉的原因,是因為對於法界事實和流轉的現不了知,(由於無明)而錯計誤會,把十二因緣的某一支(尤其識陰這一支),錯認為常住不變,而執取為真實有;對於五蘊的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因為(不知是)有取有漏,而落入五受陰當中;落入五有受陰當中,所以才會繼續地,不停地流轉生死。就是因為這個無明不除,所以他的流轉現象就不會停止。那透過,因為十二因緣的逆觀,知道:「最後我需要斷除無明這一支,才能夠解決我在三界流轉的這個現象,那好了,我就要從無明下手。可是無明是什麼呢?到底無明是什麼呢?我們看《阿含經》 佛的聖教,佛的聖教說:無明就是不知。有的經典是講無明是什麼?無明的行相是什麼呢?「就是隱覆真實,顯現虛 妄。」——《分別緣起初勝法門》卷1
  
  因為對於流轉三界生死,對於你所認為真常不變的這個識陰,你把這個識陰當成真常不變,你所認為的真常不變,當作是真實,可是(卻)是誤計顛倒。因為這樣,就是有無明;因為無明不知而錯計顛倒,而產生了對於生、對於死(的真相不明白)而有猶豫!因為有無明不知,有猶豫有錯計顛倒,所以你的身口意行的造作,就不是如理如法!不是如理如法:因為你在四顛倒的作意中,去造作這身口意行!因為這不如理作意的身口意行,而具足了成就未來世識陰的繼續保有!因為你錯認識陰為真實我啊!所以希望保有祂!因為希望保有祂,那因為這樣而落入後有當中,落入這個雜染當中!有雜染行的當中,你就畢竟會有後有的名色而出生,你未來世必定淪墮三界生死,會有名色出生!有名色出生了,那當然就有六入的現象而發生!有了六入的現象發生,你必然就會有觸境界!因為六入的現象發生,必然會觸境界。那你有觸境界以後,你自然會領受於六塵!領受於六塵時因為無明的關係而不知,又愛味於這些無明的錯計顛倒當中,而這樣子有了愛味!有了愛味當然就有了取著,有了取著,那必然一世又一世的後有的種子就不停地熏習,回到你的如來藏(本識)當中!所以這個因果,就不停的繼續輪轉生死。
  
  所以緣覺聖人,他現前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的)順觀、逆觀;觀察了這個現象以後,他就知道,要從這個無明的方面來下手,因為要從這個根源,就是在斷除這個無明!因為斷除了這個無明,能夠讓「真實」不會被隱覆住,讓 虛妄不會顯現出來,然後他所作所行能夠完全於,斷除三界後有種子的執取落入有漏有為有取的這個境界當中。所以說因為無明,而有這一個無明(一念無明的部分),然後有三種行:有身行、口行、意行(或者有人說,有福行、非福行或者不動行),有這個行支出來。因為有這個行支的業行的現行,因為有這個行支的業行出來,那就有對於識陰的認知。

  接下來他就要去探究識陰,跟「識支」這一支是什麼?識支就是主要是六識身,還有祂的心所法。對於六識身的認知,看與事實吻不吻合?如果錯認了六識、六識心,而誤會六識心為真實的話,他就具足了我見(而未斷無明)!甚至有的把六識心的心所有法(能見之性乃至能覺能知之性),也誤會為真實的法,就落入在取著當中。那緣覺乘來講,他在還滅門除了要確認六識的虛妄之外,他還要再去觀察什麼?觀察六入的虛妄!六入是哪六入啊?「內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復有六法,謂外六入:色入、聲入、香入、味 入、觸入、法入。」——《長阿含經》卷8。他還要觀察這六入的現象發生,都是因緣所生法。這個因緣所生法,都不是真實常恒不變異,都是因緣生、因緣滅的。有了六入的現前觀察,知道這些都是緣生法以後,他再往下一支再去觀察。觀察六種觸:這六種觸,同樣的道理透過眼觸色啊、耳觸聲啊、鼻觸香啊、舌觸味啊、身觸這個觸,還有意觸法;觀察這六個觸也是三和合,而不是真實而有,不是本來常住的。所以也知道這個六個觸也是一樣,這個觸支一樣是緣生法,是生滅無常的。

  那透過觸的觀察,他再繼續往下觀察,觀察受支。觀察了以後,就知道受這一支不離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者有的人把它細分,把心受的部分再加進來,變成說,於苦受樂受再加上憂、喜,(成為)苦、樂、憂、喜、捨。再加上憂和喜兩個,把苦和樂細分出憂和喜這兩個,變成五受。他會發覺:仔細地現前觀察,這三受或者這五受,是不是常恒不變異?他發覺它一樣是因緣所生法,一樣是緣生法,它一定一樣是因緣所生法!既然是因緣所生法,那也因為是這樣,也會(由於)因緣而壞滅──透過因緣的喪失而壞滅。所以他也知道,這三受、這五受,也不是真實常恒不變異的:「我執取它,就會成就後有的繼續輪轉。」

  那再往下觀察,觀察什麼?觀察愛!觀察有三種愛:欲界愛、色界愛,還有無色界愛。對於這三界的愛、的愛取,甚至對五蘊的愛,對十八界的的愛,(是)因為對於不如實的了知,而有這些愛、有這些取!因為有愛而去品味,而有了愛味!有了愛味。他發覺這個愛也是一樣,不是真實常恒不變的,而是因緣所生法,一樣是因緣所生法,緣滅就壞掉了。

  那有愛以後,再去觀察什麼?取!觀察取,觀察四取(愛緣取者,云何為取?謂四取:一者欲取,二者見取,三者戒禁取,四者我語取。是名為取。——《緣起經》卷1),觀察我語取啊,欲取、見取、還有戒禁取,觀察這四取!發覺這四取一樣也是因緣所生法,所以因為是這樣的觀察,所以他能夠確認:「原來我這個取也是造作,也是無常的。因為造作無常那必然是苦,那最後會壞滅歸於空寂!」所以他也同時的確認了這一個取這一支,也是不真實的,也是無常的,而確認了這個無常性、苦性乃至無我性。

  好了,那他接下來再繼續怎麼觀察呢?再去觀察,觀察這個取下面那一支,就是“有”!因為有三界有,因為有這個三界有;乃至有的說二十五有、三界有。這三界有的這個法,他去實際的去觀察:這三界有,會在三界中出生,三界有是因為過去世的取著,而執藏在如來藏當中而有現行!因為『有』在三界中現行,就確定有三界有的種子存在,而這個種子存在,也是因為過去世的無明造作而取著的。所以說,他知道這一個有,最後也是會壞滅的!如果沒有「有」的話,那就是很好的。所以他知道說,這個(有)也是因緣所生法,不是該執取的。

  接下來他再去觀察什麼?再去觀察生。有生那當然不用講啦,「有」生這個三界的這個出生,一樣的道理,這個出生一樣是(會)壞滅的,一樣是因緣所生法。那既然有生,當然就有老病死苦、憂悲苦惱,這些統統都出來了!這些統統都出來,都不是所可愛樂的,都是不可依靠的!因為是這樣子,他順觀、逆觀在一切法當中:透過十因緣觀,確認了(由)本識如來藏,來成就這一些流轉的現象!而他為了要求解脫,而去順逆觀察,這一個十二支緣起,從還滅門來這樣觀察而斷了我見以後,進而次第能夠斷除了我執!斷除我執以後,能夠證得解脫的這個功德!所以說這就是因緣法在實證的部分,他需要實證的內容──必須以八識論的角度,才能夠現前觀察十因緣觀!

        要有這個次第:要先確認十因緣觀的現前觀察的實證,確認有本識如來藏!(推斷出)這個本識,能夠「齊識而還,不能過彼(那個本識)」,以後接下來,才有現前進入還滅門的實證。如果沒有十因緣觀(推斷出「名色由識生」)的這個實證的話,那你永遠無法能夠進入還滅門,去斷除我見甚至我執!為什麼呢?因為還是(會繼續)以六識論的識陰為真實我!以識陰為真實我,那就是取著識支了,你就落入無明的錯計顛倒當中(即是無明)!那無明不破,你如何會有如理作意的身口意行呢?因為你帶著無明的作意,(身口意行)一定是無明的造作。所以說因為有無明的造作,就必然有三種的雜染:有煩惱的雜染,有業的雜染,有生的雜染,因為有這三種雜染的流轉而(不斷)生死。所以說,有的人說:「因緣法很單純、很簡單,就是觀察這十二支緣起。」其實不單純,為什麼?因為有的菩薩他連因緣法的緣生法緣起法,都還沒有分別清楚。

  那什麼是緣生法呢?緣生法,剛剛我們提過了很多次,緣生法就是:“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長阿含經》卷 12。因為有因有緣,因為因緣聚集而成,眾緣和合而成,而所成之法,那個所成之法就叫作緣生法。因緣所生之法,它既然是緣生,當然(一定會再)透過緣滅而壞滅,它是屬於無常。既然無常就不離苦性,不離苦性,那它最後會回歸於(壞滅而)空寂!回歸空寂,它也沒有一個主宰的自我,所能夠獨立本來自在而存在的(就成為斷滅空)。所以這個是緣生法,所以很多菩薩把緣生法和緣起法當作一樣,實際上緣起法跟緣生法是不一樣。

  緣起法是什麼?緣起法來說,就是說,在於知道有一個本識:因為透過十因緣觀,而確認有一個「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這個「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這個取陰俱識的存在的同時,他知道三界一切的緣生法,都是由這個本識藉眾緣和合而生。尤其主要藉前一支的這個緣因,藉由眾緣的和合而由這個本識而生起;因為由這個本識而生起,故名為緣起。所以緣起法是說,因為本識如來藏(第八識阿賴耶識),因為眾生或諸菩薩修道的過程當中,因為藉緣而生起了一切萬法,而這個叫作緣起法。所以緣生法和緣起法,它當中的內涵,是有很大的差異。因為是這樣有很大的差異,很多人會以為說:緣生法就是緣起法!其實不是這樣。
  
  而且緣起法當中,也是甚深極甚深!菩薩道所證得的緣起法和聲聞道所證緣起法有同有異。菩薩道所證的緣起法、緣生法,這些因緣法當中,不僅對聲聞、緣覺所實證的這個因緣法的內涵,還有次第能夠如實的親證之外,他還要實證於法界實相心如何藉緣而生起五陰等萬法。這個就不是二乘人所能夠了知,所能成就的這個智慧,因此不共二乘。這個智慧乃是現觀於法界實相心,如何藉緣而生起:如何藉緣生起了眾生的五陰世間?如何藉緣生起了三界萬法?透過這樣的,因為在內門中,因為證得了法界實相心如來藏以後,然後透過這樣能夠現前觀察到實相界與現象界的和合運作;能夠確認實相界與現象界當中,因緣和合而生起萬法,這都由法界實相心,藉眾緣而直接、間接、輾轉的出生這一切的萬法。
  
  所以說緣覺菩提的內涵,有共菩薩,也有不共菩薩的。就是說,菩薩所證的緣覺菩提,不只有緣菩提當中的內涵;菩薩所證(緣覺菩提)因緣法,是甚深極甚深,有證得這個因的自性(本識的自性),還有緣的自性,都能夠具足的成就,(證得萬法之因如來藏)如何能夠成就三界萬法。所以說,我們在緣覺菩提的所修、所證、所覺悟的內涵,所修就是因為透過十因緣觀和十二因緣觀,能夠現前的觀察,而確認了這個如來藏藉緣而生起萬法,能夠成就這個萬法。菩薩道也是要修學這個部分,這個部分因為 佛是具足圓滿成就一切萬法,具足成就一切種智,具足成就一切功德(所以菩薩也必須修證緣覺菩提)。

  所以說,菩薩雖然面對這些因緣法,知道它是二乘法,可是也能夠實際的去修證這個因緣法,因為這也是成佛所必須要實證的內涵。而菩薩不僅是這樣,因為還要利益眾生──利益於有緣的眾生。菩薩所度的眾生,不是只有菩薩乘,聲聞、緣覺甚至異生凡夫,各種根性都能夠去攝受。所以說菩薩也要學無量的萬法,而知道它的來龍去脈,而不會像二乘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有本識能出生名色而流轉生死,不能證得本識;只知道)說如何的解脫三界生死,解脫一切苦惱,解脫於煩惱的繫縛,解脫於業及障難的遮障。(菩薩)不僅是只有達到目的,而且還有一分的悲心、慈心,能夠了知它當中的如實的義理,而且到最後成佛是究竟的了知。究竟了知如實的這個道理以後,能夠未來三大無量數劫的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能夠利益一切有情,連聲聞種性的菩薩,緣覺種性的菩薩,都能夠去能夠攝受他們。因為能夠如實的了知他所相應的任何一個法,因為是這樣子,所以菩薩雖然講菩薩道,講三乘菩提唯一佛乘的觀點,來訴說整個佛法;羅漢法的過程當中,因緣法它雖然是屬於二乘菩提,可是我們仍然當菩薩的人,仍然要去實證它,而且了知它(的極深內容而)超越于二乘聖人。今天時間到此。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
學正法來正覺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真心新聞網
學正法來正覺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淫慾法的大本營
藏傳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