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正文老師開示: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二)
第三十五集 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二)
正文老師主講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繼續來跟各位分享念佛三昧的一行三昧,也就是持名念佛法門的「一行三昧」。我們上一集跟各位說明了:一行三昧其實是因為念佛的定力轉而參究念佛,進入了這個參究念佛的時候,能夠明心見性,這樣子的一個狀況。那也就是說,一行三昧其實它是念佛定力的展現,所以它是「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並不是把我們的妄想心——把意識心,修到一念不生;也不是像持名念佛在心念心聽的階段,只有嘴巴在唸其實心裡面沒有在想佛,已經入到定境裡面去了。那這個狀況不是一行三昧的前方便所需要的,所以一行三昧其實必須是以智慧為前導的。
我們這一集就是要來跟各位說明,一行三昧的兩個先決條件。也就是說,我們要證入一行三昧之前,必須要先具足哪些條件。就是必須要具足這兩個條件:第一個,必須要先聽聞、瞭解般若波羅蜜;第二個,要有心念心聽、心念心憶的功夫。所以必須要瞭解般若波羅蜜這個了義法;再來必須具足心念心聽、心念心憶,這個念佛定力的功夫。這就表示說,必須以智慧為前導、必須以相似般若為前導、必須先瞭解般若波羅蜜是什麼,然後再來具足念佛的定力功夫。
那我們來看,聽聞、瞭解般若波羅蜜是什麼呢?何謂聽聞、瞭解般若波羅蜜?那這個部分,經常被念佛人所忽略。念佛人經常不想深入經藏,不想瞭解佛法說的是什麼,所以經常說:你只要一句佛號念下去就好了。一句佛號當然是非常殊勝的,但是如果不知道念佛的真正義理在什麼地方,不知道為什麼要念佛,乃至於不知道所念之佛為何,所念之佛是什麼,那這樣子的話就沒有辦法在念佛上獲得大的利益。所以在這邊《大寶積經》裡面,就針對般若波羅蜜這部分,作了一個說明。《大寶積經》裡面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者,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大寶積經》卷一一六
《大寶積經》這邊就講得非常清楚,說:諸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你想要進入一行三昧的話,就應當要先聽聞般若波羅蜜——要先聽聞、讀誦、瞭解般若波羅蜜,然後如般若經裡面所說的「如說修學」——如般若經裡面所開示的如說修學,然後才有辦法進入一行三昧。那進入一行三昧的時候,就是真正的進入了這個念佛的境界裡面了。那念這個實相佛,乃至於念這個真如本體,那就是如法界緣,就是像法界一樣,緣於真如法界一相。這個真如法界一相是永不退的,永不退壞,永不壞滅。這個境界是意識心所不可以思議、所不可以思量的一個境界。那這個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的境界,祂是無所障礙的、祂是沒有相的。那這個是什麼境界呢?這個般若波羅蜜是什麼境界相呢?這個般若波羅蜜就是《心經》裡面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這個般若理體,就是這個般若心。
《心經》裡面所說的這個心,祂是不生不滅的、不增不減的、不垢不淨的。那很多人聽到這裡的時候,就認為所謂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就是如剛剛所說的,六祖所呵斥的這些人——認為修到一念不生的時候,這個一念不生清清明明,常照這個境界的時候,這個意識心清清楚楚覺照的時候,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當這個意識心反觀而不起任何念頭的時候,不起任何雜念的時候,就認為這個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但是這還是意識心啊!這個意識心祂永遠還是有生滅的!但是很多人認為這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但是如果問他: 「像《心經》裡面所說的,那你說這個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那我問你《心經》裡面說這個心祂是不垢不淨,那你又如何說呢?」這樣子一下子口掛壁上,一時傻眼,也沒辦法回答。對啊,這個心祂是清淨的啊,這個心祂是清淨的所以祂是不生不滅啊,所以祂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從來都沒有一些染汙,怎麼《心經》裡面講說這個心是不垢不淨?不垢的話就是清淨的意思,不淨的話就是這個心還有染汙。那很奇怪了,這個心為什麼會有染汙?這個心在什麼狀況之下,為什麼會有染汙呢!這個就是很多人在看《六祖壇經》的時候,經常說:何其自性不生不滅,乃至於何其自性如何如何,一直到最後,念到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就卡在這邊了。為什麼何其自性不生不滅,能夠瞭解;何其自性祂不增不減,能夠瞭解;那為什麼這個自性能生萬法?那我請問你,這個自性如何生萬法?所以《勝鬘經》裡面說:「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難可了知。」這個跟般若經裡面,也就是《心經》裡面在講的,這個心祂是不垢不淨,是完全一樣的。但是為什麼我們早晚課的時候,天天在誦持《心經》,但是卻有某些人被這個惡知識所誤導,而說這個《勝鬘經》所講的這個是錯的。《勝鬘經》講說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這個是矛盾的,所以這個經很可能是偽經,這個是在謗佛、謗法、謗僧啊!他不知道《勝鬘經》裡面所講的,跟般若經裡面所講的完全是一樣!般若經、《心經》裡面所說的「不垢不淨」這個心,正是《勝鬘經》裡面所講的「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難可了知」。所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所說的:
【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智智無益無損……。清淨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無所執受】——《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二八六
也就是說這個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般若體,這個「智慧到彼岸」的心——祂雖然能夠出生一切智讓我們受用,雖然能夠讓你的意識心、讓你的意根在修行的過程裡面產生了一切智,那這些一切智智對於般若理體來講的話,祂本身並沒有任何的增益,也沒有任何的減損;對般若理體來講的話,並無增益也沒有減損。智慧有增減,是意識心的增減,是覺知心的增減,所以後面才會說清淨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無所執受。也就是說般若波羅蜜多這個理體,祂對於一切法都沒有執——沒有取受,會對一切法有所執有所受的就是我們的覺知心——我們的意識心。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智智無益無損。
那這些智慧能夠帶我們從這個下品的妙觀察智,一直到成佛的大圓鏡智,這個智慧不斷的成長,這些智慧全部都是因為這個般若的理體所出生的。但是般若理體出生這個智慧的時候,卻不去執著、執受這些智慧,這個就是我們必須要先瞭解般若波羅蜜祂真正的道理。所以瞭解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要先瞭解什麼是第一義,什麼是了義。
那什麼是第一義呢?什麼是了義呢?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了義所講的就是在指真如佛性,就是在指這個般若的理體,也就是般若波羅蜜這個理體。真如佛性就是解脫的彼岸,真如佛性祂本身就是我們解脫的彼岸,但是祂沒有必要解脫,祂本來解脫,祂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祂本來具足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的。所以需要解脫的就是眾生的五陰十八界——眾生的五陰十八界、覺知心需要解脫。眾生的五陰十八界繫緣於法界,繫緣於這個一真法界,繫緣於真如佛性的時候,這樣狀況就叫做解脫的彼岸。所以必須要瞭解般若波羅蜜多,才有辦法進入一行三昧。
有些人可能就會問說,那我如何繫緣於法界呢?我又還沒有證悟、我又還沒有明心見性、我又還沒有見自性彌陀,我如何繫緣於法界呢?我如何繫緣於一真法界呢?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先瞭解般若波羅蜜多,必須瞭解第一義,必須瞭解了義法的這個義理。雖然你還沒有證悟,但是必須要先瞭解。譬如說,我們要去臺北玩,你從來沒有去過臺北,但是你必須先看完地圖以後,再往前進,那你去的時候就不會迷失方向。所以先瞭解般若波羅蜜多——這個就是相似般若——先知道般若它的義理是什麼,這樣子在修行的時候,才不會走錯了方向。當你明瞭真如佛性的時候,再如說修學,然後端身正向,繫心一佛,持佛名號,然後突然反觀,在因緣成熟的時候一念相應,覺悟了真如清淨的佛性!那在這個時候,真如佛性時時於持佛名號的時候顯現,那就像如十方諸佛法界,不退失、不壞滅、不可思議、無障礙、沒有相貌,這個就是實相。
這個實相是空有不二的:這個實相是因為有空性的這個理體,所以能夠產生、出生了三界六塵萬法給我們用,雖然祂是空性,但是祂能夠出生三界六塵萬法;雖然祂出生了三界六塵萬法,但是祂從來不去執著,不去分別這個三界六塵萬法,這個才是真正的空有不二。那如果只是求生西方極樂的話,並且不求上品上生,也不求上品中生的話,也不是修一行三昧,這些就不是很相關:也就是說你只是要求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只是要求下品生,或是要求中品生,那般若這部分就不是那麼的相關了。那九品往生的部分我們上一集正偉法師已經做了詳細的說明,所以上品往生,這個上品上生跟上品的中生,必須瞭解般若波羅蜜。那如果不是要上品的上生跟上品的中生的話,或是你不是要修學一行三昧的話,那就不一定要瞭解般若波羅蜜。所以如果要修一行三昧,就應先要瞭解般若波羅蜜是什麼,這樣才有辦法體究念佛,才可能修一行三昧,所以不是單單的只是隨佛方所,專稱名字而已。
所以談一行三昧之前,必須要先聽聞、瞭解般若波羅蜜,這個大前提不能漏掉。如果漏掉這個大前提的話,如果漏掉的話,就算你解巴不斷的唸 阿彌陀佛、不斷的唸 阿彌陀佛,也是永遠都悟不了。因為沒有辦法具足了般若的智慧、沒有辦法具足了般若的知見,就不知道如來藏——真如本性,祂是空有不二的這個道理,所以就沒有辦法進入一行三昧。
我們再來說明一下一行三昧的第二個條件,就是心念心聽、心念心憶。那「心念心聽」跟「心念心憶」就是我們持名念佛,要從這個念佛的狀況進入到持名念佛的有相念佛的念佛三昧裡面;那從有相念佛三昧,再進入到一行三昧的無相念佛;乃至於實相念佛。所以《大寶積經》裡面就說:
【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大寶積經》卷一一六
也就是說要修學一行三昧,除了前面所說的,要具足了知般若波羅蜜的道理以後,要捨諸亂意,必須要在空閒處,也就是說不受打擾的地方——在經典裡面經常說的阿蘭若處——這個地方來修學。那在這個地方:必須「捨諸亂意」——也就是捨離了意識的這個攀緣、捨離了妄想雜亂的這個心;那「不取相貌」,就執持佛的名號——不取佛的相貌而繫心了一尊佛:譬如說你如果是念 釋迦牟尼佛就只念 釋迦牟尼佛,念 阿彌陀佛就只念 阿彌陀佛,乃至於你念 觀世音菩薩就念 觀世音菩薩——就繫心於一佛或一菩薩的名號,專稱名字,只有稱名字;「隨佛方所」——就是隨佛的方所:譬如你念 阿彌陀佛的時候就面向西方,念 東方琉璃如來的時候,就面向東方——所以「端身正向,隨佛方所,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在這個時候在一佛的名字上面念念相續。
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把念佛的念都攝於六根的其中一根,就是都攝到意根裡面。所以「都攝六根」的意思就是把六根收攝到意根。那「都攝六根」其實還是有深淺的層次:「都攝六根」有無相憶佛,也有有相的憶佛。有相的憶佛一樣是透過有相,把這個有相的念都攝到意根,讓它淨念相繼,讓它憶佛念念相續。那這樣子的狀況,才有辦法慢慢的完成心念心聽,心念心憶的功夫。
當憶佛念念相續的功夫純熟後,就慢慢的能夠進入到心念心憶了。那心念心憶的功夫具足了以後,才有辦法進入體究念佛。那進入體究念佛完以後,才有辦法進入到親見自性彌陀,也就是明心見性。
那這個念佛三昧,有人在問廣欽老和尚,「你有沒有念佛三昧的經驗呢?」廣欽老和尚在這邊開示的時候,就非常精彩了,廣欽老和尚就跟他開示說:他在念佛的時候,有一次在繞佛的時候,就這麼一頓、一頓的時候,就入到念佛三昧(他認為它就是念佛三昧),那往後,以後就三個月這樣子念佛的聲音不斷不斷的圍繞——這個餘音繞梁三月不絕。那這個是一個外國人在問廣欽老和尚念佛三昧的境界,當廣欽老和尚講到說「就這麼一頓的時候」,這個翻譯的人突然之間不知道怎麼翻譯,就把這個翻成叫作「once suddenly a stop」,你不要以為廣欽老和尚他沒有讀書、他不識字,但他馬上制止說:「不是停止哦,不是擋起來哦,不是停起來哦。不是停止哦,而是一頓哦,是這麼一頓哦。」所以這個「一頓」不是停止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念佛三昧不是一念不生,不是停在一念的那種狀態。停在一念的狀態那個是定境,也就是前面六祖大師所呵斥的:這個定境一念不生它本身不是念佛三昧、不是一行三昧。所以必須要具足了念佛三昧的這個定力,才能夠真正的進入到一行三昧。那在這一行三昧裡面,廣欽老和尚因為這樣子的證悟了實相念佛,也相對的在持名念佛三昧裡面——在實相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三昧同時具足。所以這個是實相念佛與持名念佛三昧並修的部分。
那因為這樣一行三昧就能夠如《大寶積經》裡面所說的:
【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大寶積經》卷一一六
《大寶積經》說「一行三昧」,得到一行三昧以後,你就能夠在一念當中見到過去佛、見到未來佛、見到現在諸佛。那這個有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的——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有應身佛、有化身佛、有報身佛。乃至於過去的佛已經成佛了,現在的佛正在十方無量的世界裡面說法,所以有祂的應身,有祂的化身,也有祂的報身。就算沒有應身、化身、報身可以觀的話,也有佛像可以見,所以這個是能理解的。但是為什麼這個《大寶積經》裡面說: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呢?那未來諸佛如何見呢?未來諸佛未成,如何見呢?未來諸佛是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佛如何說呢,佛成佛的時候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那什麼叫作「如來智慧德相」呢?如來智慧德相是怎麼樣的一種相呢?為什麼如來智慧德相跟眾生、跟未來諸佛有關係呢?如來智慧德相為什麼會是未來、現在諸佛的相呢?那我們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這個在下一集再跟各位分享。
祝福各位同修: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