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正元老師開示:略述念佛種類(二)
第四十八集 略述念佛種類(二)
正元老師主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這個單元,為大家介紹略述念佛種類(二)。
上一個單元,我們介紹到「念化身佛」。化身佛就是在定中、夢中感應示現所見到的佛就是化身佛。一般持名念佛人感應所見到的也是化身佛;有人以至誠心歸命佛,以至誠心來禮拜佛,常能感應到佛;或是以至誠心來想念佛、思念佛、憶念佛,也常常能夠感應到佛;或是以至誠心供養佛、讚歎佛,夢中或是定中也常能夠感應到佛的示現,這些統統是化身佛。或是有人能夠深心發露懺悔罪業,感應佛來摩頂放光,這個也是化身佛;或是有人能夠深心發願迴向感應到佛;或是有念佛人即將往生的時候,佛預先告知,或是往生以後,佛來接引,這些都是化身佛。所以去想念、思念、憶念這一些感應所見到的佛,就稱為「念化身佛」。
再來為大家介紹「念報身佛」。佛的應化身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佛的報身則有八萬四千種相,每一相有八萬四千種好,每一種好有八萬四千種光明,所以佛的報身的身量非常的廣大譬如在《觀無量壽佛經》當中,觀想念佛的第八觀「像想觀」和第九觀「遍一切色想觀」裏面有提到:觀 無量壽佛的身量相好光明及種種的功德莊嚴、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這樣的一個佛的身量對一般眾生而言,就好比螞蟻沒辦法來了知人的身量有多大,就好像我們身體內的這一些細菌沒辦法了知人身的廣大。同樣的,對人而言,佛的報身也是不可思議,難以想像的。
那這樣我們怎麼樣念報身佛呢?在《觀無量壽佛經》上面,有一段經文說:「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觀無量壽佛經》卷一)也就是說:雖然眾生難以相像 佛報身的那一種身量的那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可是因為 阿彌陀佛無數劫來的願力,只要有眾生發願、發心要去想佛、念佛,阿彌陀佛會以威神力來幫助這個眾生來觀想佛、憶念佛,都能夠成就這樣的一個念佛。所以這個觀想念佛所見到的佛身,就具足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可是這個佛身的這個功德莊嚴還有身量,仍然會隨著觀想者各自心量的大小,還有莊嚴與否,會有所不同;心量小的人,觀想出來的佛身的身量也會比較小;心量不莊嚴的人,觀想得到的佛身也會比較不莊嚴。相反的,心量大而又莊嚴的話,所觀想出來的佛身就會無比的廣大和莊嚴。所以只要按照《觀無量壽佛經》這樣次第而修,就會此感彼應,必定能夠見到報身佛,就能夠成就念報身佛的功德。
念報身佛並不是只有念 無量壽佛,也有人念十方諸佛,也有念 釋迦牟尼佛或是念 盧舍那佛,那個也都是念報身佛。譬如在阿含部《央掘摩羅經》卷三有說:「(釋迦牟尼)佛住無生際,住解脫地,而復住此(世界)。」央掘摩羅是一位大阿羅漢,為了證明 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這一句話:也就是說 釋迦牟尼佛住在本來不生的境界,也住在解脫的境地,而復住持在娑婆世界。央掘摩羅為了證明這句話,於是藉由 文殊師利菩薩和 世尊的神力到十方世界去,所謂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十方,每一方各到十個佛世界,總共見了一百尊的佛,最後一尊所見的佛名為 斷一切疑如來。這一百尊佛都跟央掘摩羅說「釋迦牟尼佛就是我,我就是釋迦牟尼佛,你如果想要知道、想要明白釋迦牟尼佛住於娑婆世界而又不入涅槃的原因,你們應該回到娑婆世界,去問釋迦牟尼佛。」
於是央掘摩羅和 文殊師利菩薩回到娑婆世界來問 世尊,世尊就告訴他們:【十方世界有八十億佛,皆是一佛,即是我身,如是無量佛刹,無量如來,色身無量無邊,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云何我有疾病無常。一切如來悉皆不樂生此世界,以此眾生不可治故,以是義故,我於此世界,治不可治眾生。我于無量阿僧祇劫,行難行之行故,獲無量身,於一切無際處住,而復住此。】——《央掘摩羅經》卷三
世尊跟央掘摩羅說:十方世界有八十億佛的世界,都是一佛所住持,就是我 釋迦牟尼佛。這樣無量的世界,無量的如來,有色身無量的莊嚴,成就這一些無量的功德,怎麼可以說我 釋迦牟尼佛有疾病、有無常呢?十方一切如來都不樂於出生在娑婆世界,因為這個世界的眾生難以教化、難以救治,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在這個世界治理這一些難以度化、不可救治的眾生。我因為無量阿僧祇劫以來,行種種難行之行的緣故,所以能夠獲得無量的莊嚴身,因此能夠住持八十億佛世界,同時也住在無生無滅的境界。這裏就是說 釋迦如來的莊嚴報身,因為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行種種難行之行,所以成就了無量無邊的莊嚴報身,成就了無量的功德,所以住持在八十億佛世界,也同時住於無生無滅的境界,也同時以應身、化身住持娑婆世界。所以我們知道 釋迦牟尼佛的應身雖然示現了涅槃,祂的報身和化身則常住世間、壽命無量,有緣的人自然能夠見到。
那在同一部經,就是《央掘摩羅經》裏面,文殊師利菩薩也說:【彼諸世界,無諸沙礫,平如澄水,柔軟樂觸,猶如棉纊,如安樂國。無諸五濁,亦無女人、聲聞、緣覺,唯有一乘,無諸餘乘。】——《央掘摩羅經》卷三。
文殊師利菩薩說「這一百佛的世界,都是沒有沙子,沒有石頭,而且地面都是平坦澄淨,猶如水面一般潔淨光明,而且這些地面都是柔軟猶如棉花——厚的棉花一般,踩在上面都會有美妙的樂觸。這些世界都如同安樂國,就是極樂世界一般的莊嚴殊勝,而且這一百佛世界都沒有五濁(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沒有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這個世界都是清淨的世界,而且世界沒有女人,因此沒有男女淫欲貪愛,不會使人有愛欲染汙,不會使人下墮,國土沒有女人,而且世間的人民也沒有聲聞、緣覺,都是修菩薩道唯一佛乘。」這個世界連聲聞緣覺都沒有,這一個世界其實就是一個清淨的佛國世界,這個世界也都是地上菩薩,因為只有地上菩薩,才能夠跟這一個無量無邊、莊嚴報身的這個 佛來親近修學,這是一個清淨的佛國世界,也是一個唯一佛乘的一個菩薩世界,所以那裏都是地上菩薩,才能夠跟這個報身佛來親近修學。
然後 世尊又對 文殊師利菩薩等人說:【若善男子、善女人,稱彼一切諸佛名號,若讀、若書、若聞,乃至戲笑言說,或順他人,或欲自顯,若有一切恐怖事至,悉皆消滅。一切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不能惱亂,聞則擁護,閉四趣門。我說未發心者,得菩提因;況清淨心,若讀、若頌、若書、若聞。】——《央掘摩羅經》卷三。
世尊說: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稱念這一百佛世界的佛的名號,不管是開玩笑的來稱念,或是為了迎合別人的心意,順從他人的心意來稱念這一百佛的名號,或是想要彰顯自己博學多聞來稱念這一百佛的名號,那只要稱念以後,一切所有恐怖的事情都會消失;而且一切天龍八部都不能夠來惱亂這一位善男子、善女人,而且聽聞他們在稱念這一百佛的名號,都會來擁護他、護持他來修道;而且稱念一百佛的名號,能夠不會下墮三惡道,未來生不會下墮三惡道,連阿修羅道都不會往生到那裏去了;如果還沒發起菩提心的人,就能夠得到菩提的正因,未來能夠成就菩提的殊勝果報。這個是以這一個戲笑言說,或是或順他人的心意來稱念這一百佛的名號,如果是以清淨心來稱念這一百佛的名號,那功德更是殊勝不可思議,因為那一百佛也都是莊嚴的報身佛。
另外也有經典說,釋迦如來住於十方無量世界,祂的報身有七百個無量數劫。而我們修行成就佛道,只要三個無量數劫,所以當我們修行成佛以後,世尊的報身仍然還在十方世界度化眾生,所以 祂的報身無量無邊,無盡久遠,這個佛的報身是要示現給初地以上菩薩來親近修學的,所以凡夫二乘或是初地以下的菩薩,他們所能夠親近修學的佛是應身佛、化身佛。所以如果想在娑婆世界見到 釋迦牟尼佛的報身,必須要努力修學正法,證得初地以後,然後往生到色究竟天以後,才能夠見到 釋迦牟尼佛的報身;或是念佛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然後如果能夠上品上生,這樣也能夠見到 阿彌陀佛的報身;或是依《觀無量壽佛經》來修學觀想念佛,由於佛的加持,佛的護念,如果修學有所成就的時候,也能夠見到 佛的報身。因此有些人、有些外道因為見不到佛的報身,也沒有因緣看見到這個化身佛,就會誤以為說「釋迦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了,再也見不到 佛,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佛。」這個是因為對佛法沒有深入瞭解所產生的誤會。所以十方世界仍然有無量無邊的佛,以種種的身:應身、化身或是報身,在利樂有情度化眾生,世界永遠有佛不會沒有佛,這個道理先讓大家知道一下。
接下來我們介紹「念法身佛」。念法身佛,什麼是法身佛?先要瞭解一下:諸佛的法身無形無相,因為法身就是眾生的真如、真心、如來藏,這個諸佛的法身也是無形無相啊。
那禪門祖師常常這樣說:「這個法身不是色、不是心、也不是佛」。什麼是「不是色」的意思呢?就是說這個法身,祂不是物質色法,祂沒有大小方圓處所,所以稱這個法身不是色。那什麼是「不是心」呢?這個法身,祂是第八識如來藏,祂是第八識真如,所以這個法身祂不是六識心的見聞覺知,祂沒有見聞覺知的分別,所以說祂不是心。再來這個法身,祂也不是第七識末那心(末那識的心),所以這個法身也不會思量造作,因此說這個法身祂不是心,也就是說這個法身不是六識心、也不是末那心,沒有見聞覺知的分別,也不會思量造作,因此說這個法身不是心。可是這個法身,我們應該要知道,祂是第八識,在因地的時候就稱為阿賴耶識,在果地在佛地的時候就稱為無垢識、真如,祂就是眾生的如來藏,所以說祂不是心,只是說祂不是六識心,也不是第七識末那心。那再來說祂「不是佛」,為什麼說法身不是佛?因為這個法身無形無相,祂不同於大家所瞭解的、所熟悉的應身佛、化身佛或是報身佛。因為一般的這個應身佛、化身佛還有報身佛,都是有形有相,都是可以見可以聞,可是這個法身無形無相,不能見也不能聞,因此稱這個法身不是佛。所以不要誤會,不是佛只是說祂不同于應身佛、化身佛跟報身佛一般的有形有相。所以說這個法身不是色、不是心也不是佛。
再來,我們要念這個法身,那既然祂不是色、不是心、不是佛,祂無形無相,那我們要怎麼樣念呢?所以我們念這個法身,就沒辦法用語言、文字、音聲、形相來念,而是要離一切相而念,簡單的說就是要無相而念,所以我們剛剛才說念法身佛就是無相念佛,這個道理也就是在這裏。
再來在《佛藏經》〈念佛品〉跟〈念法品〉當中有說:「念無分別,修習念佛,清淨念佛,真實念佛」——《佛藏經》。這一些都是屬於念法身佛。因為念法身佛的時候,沒有語言、音聲、形相,所以稱為無相念佛。唐朝懷感大師所著的《釋淨土群疑論》卷七有說:「得無相念佛三昧,念法身佛。得有相念佛三昧,念報化身佛。」——《釋淨土群疑論》卷七。也就是說念報身佛、應身佛、化身佛就是有相念佛,因為祂們有形有相。念法身佛就是無相念佛。所以念法身佛就是要離一切相來念,所以又稱為無相念佛。那法身就是眾生的真如、真心、如來藏,這個道理大家要先瞭解一下。
在《佛藏經》上面有一段經文是這樣說:【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是則名為修習念佛。】——《佛藏經》卷一。在《佛藏經》的這段經文,講的就是念法身佛。所以是念佛法就是念法身佛,那念法身佛要怎麼念呢?要斷語言道,也就是說諸佛法身是言語道斷。為什麼說諸佛法身言語道斷呢?因為語言道(因為言說),都是屬於七轉識見聞覺知所有,都是屬於這些覺知心所相應的法,那法身是第八識真如,祂從來不相應見聞覺知,因此說法身是斷語言道,是言語道斷。因此說法身不屬於語言文字,一切言說,說不得法身,也就是法身沒有言說,會言說的從來就不是法身。也因為這樣,所以 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從來沒有說著一個字,這個就是法身離言說的緣故,因此這個念法身佛就是要斷語言道。
再來我們說念法身佛就是「過出諸念,不可得念。」那為什麼說念法身佛就是「過出諸念,不可得念。」呢?因為諸佛的法身是心行處滅,除了言語道斷之外,還是心行處滅,為什麼呢?為什麼說這個法身是心行處滅呢?因為法身沒有七轉識的心行、沒有七轉識的心念,也就是說這個諸佛的法身無念、無分別,因為無念、無分別,所以我們說諸佛法身心行處滅。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這個單元先為大家介紹到這裏。
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