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超意識 425GO
學佛之正知見(第二篇)第12集
由正益老師開示:證初果的觀行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第二篇)
第十二輯 證初果的觀行
郭正益老師 主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來作解脫道的這個演講。今天要講的內容就屬於說你如何作觀行,然後來證入初果。

這個我們所根據的是 彌勒菩薩的教授,在《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這邊我們所看到的等覺菩薩對於證初果這地方是非常非常的重視。也就是說,如果今天你是自稱是二乘的聲聞人,那你應該要特別的留意這一份的資料、這一份的經卷。因為 彌勒菩薩在裏面說的實在是太過詳細了,所以希望大家,你若是說要修學上,你可以作依止,那我們這邊就開始作少分的這樣的講解,讓你能夠從這地方來觀察。

【一、變異行 二、滅壞行 三、別離行 四、法性行 五、合會行 六、結縛行 七、不可愛行 八、不安隱行 九、無所得行 十、不自在行】(《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

首先,彌勒菩薩告訴我們說:「你要觀察苦諦,觀察這苦聖諦。你要從這十種行來觀察,這十種行就能讓你悟入這真實的苦諦。」哪十種行呢?就是要「變異行」為首,那一直到最後「不自在行」。也就是說透過「十種行」的觀察,然後你就可以對於苦聖諦——苦、空、無我、無常——這個能夠安住、能夠契入。

但是千萬不要說,你以為這東西很簡單,那只要掃過去,把這個「十種行」讀完就算了。不!因為要作這樣觀察的人,我們這邊可以直接的說:你不是在佛座下就可以直接了達這個勝義的人,不是一聽到這個法你就瞭解,能夠證得初果的人。那你說:「不會,我很優秀,怎麼可能沒有辦法證得初果呢?你這個講者實在是太……」。可是我們換句話說好了:你所熏習的聲聞法也不在少,熏習的時間也那麼多了,可是怎麼會今天要談到初果的時候、初果的見解,你哪裏也不對,對「無常」好像也不是那麼契入。所以你就要想:「沒關係,我就是佛所說的極鈍根人、超級的鈍根人,可是我不要一直在這地方安止,因為呢,我要向著須陀洹道這樣來走,我要向著聲聞道去得證初果,我有心要取證聲聞果,不管別人怎麼說,別人怎麼樣,用什麼法來誘導我,我還是願意取證這聲聞果!」如果是大乘人,你也應該去想:「我也應該是極鈍根人,我對這法可能也是難以信受,那因此我今天也沒辦法到正覺同修會來修學,或是有些原因,但是沒關係,我一樣可以作這些觀察,觀察這些什麼?觀察這些現象,然後得到苦聖諦。」

觀察哪些現象呢?首先你要觀察:「一切的諸法是會變異的」。因此你要先分成內和外:「內」就是有關於你自身的,「外」就是關於這山河大地等等的,每個地方都要細微的觀察,就是我們說的蘊處界的觀察。觀察的話,並不是叫你馬上把自己的「修所斷」,修道所要斷的那些煩惱斷除。不是!要知道,「見所要斷」的是屬於最粗糙的、跟聖諦不相應的那些知見,所以次第不要弄糊塗了。

沒有人一開始要你把心鎖在一個地方,然後「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行」等等,不是!要先去想說「這世間是不是無常的?是不是變異的?」你先從「變異」來看,因為一下子你沒辦法切入世間是「無常」的,那對你來說只是中文兩個字,你不可能接受的,因為你沒有細細的觀察,除非你有往世的善根。可是你如果有往世的善根,那你今天就不應該懷疑佛、不應該懷疑法、不應該懷疑僧、不應該懷疑戒,你一定會去找善知識,你一定看這世間上有誰真實證悟的,他所證悟的「法」是不是符合實相,然後這個地方是不是有經典作依據。你一定會去,如果是今天你一定會添購一台電腦,將電腦把《大藏經》放在裏面,或電子佛典放在裏面,好好的閱讀,然後遇到佛所說的:不能簡擇處,你一定會跪求佛,你一定是一個虔誠的佛子。

可是如果說你今天都不是,就是凡事你師父說了算,可是你師父說的好像跟別的善知識說的又不一樣,然後中間每一個人都自稱他是善知識,這麼多的大師大家南傳北傳一起傳、一起亂傳,然後這種情況下,到底誰才是你依止處?所以,既然沒有辦法,你就應該想:「我就是鈍根的人,因為我沒有簡擇慧出生」。那沒有關係,你就按照 如來的經教、如來的經律,然後乃至於菩薩的大論,將這個「三學」、「經律論三藏」,然後將這個戒、定、慧三學慢慢的熏習。因為經律論還是你所本,你必須要用知見——正確的知見——來作為基礎,所以你必須要瞭解什麼是「變異行」,而不是用嘴巴來說的。

那「變異行」要觀察什麼?變異行要觀察你現在周遭的。你如果不用 彌勒菩薩的分法,你可以用自己的分法也可以,不過您應該盡量按照菩薩所教導的。那你去觀察桌子、椅子這些資生的用品,這些資生具能夠讓你生活必須要所需的;然後乃至於這些山河大地等等,把分作山、分作河、分作城堡、建築物、房子,這些內外事情總共有幾十件事情,你都要一一的觀察。觀察什麼呢?這些法是不是會變異?這些法是不是變異完以後又會恢復?它們是不是固定的一個相貌?形體會不會變?譬如說,你之前看到某某人他還健在,後來你就看到他到醫院裏面了,後來就發現他因為某某疾病然後截肢了;你看那肢節身體的毀損,那你就想這個地方就是會變異。所以這些觀察必須要「現前所見」;不能夠說這些方面我都聽的,聽的話呢你自己就少一分攝受力,因為最後也可以東聽聽、西聽聽,到處你都用聽的;到處都用聽的就變成一件事情,反正你都用聽的,反正你都是信一半聽一半,那這樣就慘了!所以要產生清淨信比較困難。

所以你應該於自己,譬如說你身體一向很好,那你就去觀察別人,那你觀察別人然後你也可以觀察到一些處所、那一些相貌:譬如說有一棟大樓,它受到飛機攻擊,然後呢,它就崩潰了……這樣的話還不太算是現前所見,你只能透過圖片相貌,不過這樣也可以彷彿。那最好現前所見是你真的經歷這些變異,不管是你的家財,然後名譽、名位、眷屬;當初家裏頭好幾個小孩都在家裏,結果過一陣子以後,讀書的讀書、上班的上班,不就變異了嗎?等到放假的時候,大家回來,那又增多了,沒有一個「法」是不在變異中的。

所以你要從變異裏面去瞭解,去現前地經歷,不是說只用推想的、想像的,尤其只透過文字,就說「我就是這樣信受了」,那除非你是利根人。利根人因為他心向佛語、心向佛道,所以他對於這種種法,他是習性就有信,因為他不懷疑,他不懷疑以後,他有清淨信的增上力,增上他往下一步的繼續走。即使是以大乘佛子來說,「十信位」以後才開始要「十住位」,您才想要說「我要如何安住」;因為相信了,不然那個地方你根本不想去,不然那個處所你根本不想親近,那個道場你根本不想要踏進去。這就是同樣的道理,你要產生清淨信。

所以對於這種種的這些「法」分成內外的,你要一一的觀察、好好的觀察、審慎的觀察——它是會變的,它變完以後什麼時候變回來的。我小時候是這樣,老的時候是這樣,然後以後不知道會怎麼樣?這個我小的時候和老的時候,兩者還是不相似,還是不一樣,它還是變了,變了哪裏呢?從這細微的地方,你就要去觀察。你的眼睛一生出來了就應該好好作「法」的觀察,所以這就是變異性的,要確認!不能夠說,你看到這諸等的所有的法的時候,你就想「好漂亮好漂亮」,或是「好美麗好美麗」,一直在貪著這個法,你要去對於它的變異性、變異行,然後它的體相的變異,能夠自己去了達。

所以小乘的修行者,如果是鈍根人,你就要好好的去作這門的功課,不要自己說「反正一切都隨便啦」,不!這樣是錯的。透過這些變異,你會感覺到它會作到壞滅,它會慢慢的壞滅,最後會別離。這些每個「法」你都要去觀察,然後你在這地方才能夠慢慢體會它的無常性。而這些法性呢,它們本身是存在的。

「盡所有性」就是說你要盡一切的觀察。哪些呢?是不是五蘊,這些除了這以外,實際上就沒有其它的「五蘊」了,就色、受、想、行、識,你要一個一個拉出來觀察。不能夠說「不用觀察啦,色身山河大地這就是色,就是物質,除此之外,我觀察以外就不用再觀察,想一想就好了嘛。」不!你這樣的話呢,你對於苦聖諦的了達,還不是很真實。因為你大而化之,如果你真實信受三寶,你真實是利根人,當然沒有問題;可是如果不是呢,所以凡事還是要小心一點好。

最後會有「合會行」,某一件事情最後遇到的它們就合會了,那之前沒有合會,所以還是有變異。所以透過這諸行中,你就會達到說「一切都是無常的」——討厭的人終於遇在一起了,喜歡的人偶爾遇在一起,可是以前的討厭、以前的愛戀,到底哪一個是真實的?就連討厭和愛戀還是會變異。所以接下來就會有你種種的「受」,透過你的樂受、苦受以及不苦不樂受,又產生諸種「行」。

這個結縛,它本身不一定是「苦」才有結縛。所謂「結」,就像現在你在一個法裏,在一個繩子裏面打一個結,打一個結它就綁住了,它就很難解開,然後你將這個繩索套在自己的身上就捆縛住你了,這叫結縛。結縛行,於可愛者、於你愛戀者,你會產生結縛行。譬如說,你喜歡一個人或喜歡一個物品,你就被它綁住了,你就脫離不了它,你就一直戀著它,一直貪著著它;它在哪裏你的心就跟在哪裏,這就是你的結縛。乃至於不可愛樂的東西,那你就產生了「苦苦」,所以結縛行產生「壞苦」,不可愛樂產生痛苦的痛苦。因為天氣熱又需要在這地方不斷的過日子,這樣的話遇見了又是討厭的上司或是同事,完全不可愛的沒有一個喜歡的,就是苦中作樂,實際上沒有樂可說;乃至於說不苦不樂也不安穩,你說「那我不要苦、不要樂,免得說將來還會變異,還會受苦,那我不苦不樂總好吧。」可是它一樣不能久住、不安穩;因此,透過這些你將慢慢的了達這些就是「空」。

乃至最後哪一個是真實有呢,「我」只是假名而已,「我」只是五蘊聚集而已,「我」得到什麼?連這個「我」都是假的,連這個「我」都不可得,所以其他的哪有可得。因此最後你的空見就可以確立,知道說佛所說的確實是如此。

乃至最後透過這些觀察,沒有一個可以自在的,沒有一個事情你可以真實、可以作主的。你要生、要老、要病、要死,難得有一個法你可以真實來作主,一切都在變異,都在這個輪迴的洪流之中。所以哪一個是你真實的我?哪一個有一個有自在的我、永恆的我?所以對這十種行呢,你可以了達。

透過這樣的了達以後,你就會對於苦聖諦下定決心,最後再透過這「苦」,知道是「愛」、「取」、「有」這三個法所產生的。因為「有」就會有來世,就會有永遠永絕不斷的來世,所以就會「集」;因此你就希望「我寂滅一切,一切的法都滅的話,這樣就沒有問題。」所以你不要再有來世,你不要再有輪迴。如果大乘人,你這個時候應該要去想,你不要戀著這些諸法,你應該依憑你的願力來出生種種的「法」,而不是眷戀法;小乘人繼續從這地方去想,「我這知見可以確立的話,我對於道——要修行哪些道,我也瞭解了。」因此就會產生自內的現觀,瞭解所有一切諸相的作意不斷的產生,會想要說出離心。大乘人一樣產生出離心,但是他的出離是出離種種的「愛」「取」「有」的心,可是他最後呢,還是可以生起「共眾生有」的心。共眾生有就是呢,他因為願力來度化眾生。所以最後小乘人,(我們再回到用小乘人的觀點來說)這個對於他沒有辦法現前眼見,他可以自己來作一個推量、推測,來作一個比量,他想「那其他眾生也應該是如此,最後一切的法、一切的道,不管我輪迴在哪裏,這些苦集滅道都還是應該,我應該要學的。」

所以這苦聖諦它是完全聖、完全的確立,所以依「苦」而說有苦聖諦、有苦集諦、有苦滅諦、苦滅道諦,都是依苦而說的。所以最後盡所有的性,他開始修行這些勝解,乃至於說只有緣取這四聖諦的法,然後發現這四聖諦的法沒有邊際,最後他得到四聖諦法的智慧,沒有邊際的智慧,他就能夠安止於無願行、無所依行。

然後裏面有菩薩告訴我們,這時候他就會對於這些還會「後有」,深深的感到恐畏、恐懼,而對於「涅槃」深心的感到願樂,安止於這樣的勝解。可是這時候他的修行還是不夠好,這時候他就去檢查,原來他無始以來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的染著太重了,所以沒有辦法對涅槃有深深渴望。所以他這地方,他必須要自己去作少分的調伏,要知道他問題是出在這裏。

再來,是要對於「我慢」他要制伏。「我慢」就是說,我能夠證取這個法,我能夠怎樣、我能夠怎樣……這是最粗的。這個我慢不制伏,不能證初果。所以他制伏了一切這樣的「外所知道」的——這外面的一切的境界,以及他心識的這個我慢,他就可以來以心緣取他的心,無間的來觀察、作意。可是你又想「他這樣作意,就應該證初果?」不,這離初果還有一段距離。他等到這個作意,他能夠能緣的、能夠緣觸的,以及所緣的這一個能夠產生一個平等——平等智,就是說:他沒有再企求,那個心真的很直了,他的心也不再退轉於初果了。

然後依此而分成有三品,有上等,有中等,有下等,最後他不斷的加行,然後產生「無分別心」。無分別心的意思是說,他最後已經不太需要加行了,這樣不要特別再加行,不要特別努力作意,就可以緣無所緣,最後產生「最後的作意」。最後什麼呢?聖諦的內作意,不斷的作意然後沒有間斷,一切粗重的煩惱都一時永斷,這時候出世間,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初果」。他已經達到人所知道的這個智慧,以及所緣的這個聖境,以及外所緣的境,都已經契合,沒有乖違於 佛陀的正法。

這就是我們對於「解脫道所重點放在須陀洹」的地方,來跟諸位作一個少分的講授。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因為佛道是真實的向著如來藏這個真心而走的,所以你必須要於大乘法中修學。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裏。

謝謝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

學正法來正覺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真心新聞網
學正法來正覺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淫慾法的大本營
藏傳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