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集: 由正緯老師主講 「佛菩提之不共二乘」
(歡迎利用畫面右欄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進入收看 )
第45集:解脫道與佛菩提道之差異結說
----佛菩提之不共二乘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上一次的課程裏面,我們跟大家講解了大乘真是佛說。那麼同樣是佛說的佛菩提道跟解脫道,兩種的道,到底差異在哪裡?相信各位在這一系列課程聽下來之後,心裏面已經有所了悟,我們在這裏用提綱挈領的方式,跟大家講一講:到底解脫道跟佛菩提道的差異在哪裡?並且我們會直接用阿羅漢的證境跟佛的證境的差異,給大家說明。首先我們來看看,阿羅漢在成就阿羅漢時,常常會說的一句話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這是每一個阿羅漢在成就阿羅漢證境的時候都會說的一句話。我們可以從這句話裏面逐一來看看:到底解脫道跟佛菩提道的差異在哪裡?首先,“我生已盡”,我們可以指時程的方面,我們來看看解脫道的修行,從已證初果之後到最終“我生已盡”所需要的時程。證初果之後極為怠惰的修行人,當他真正證初果、破我見之後,他最多、最多七返人天之後,必能夠成就阿羅漢果。當然,如果是利根人的話,在成就初果沒有多久,也許經過仔細的觀行之後就能夠成就阿羅漢果,也就是當生成就阿羅漢果。這個在《阿含經》裏面可算是屢見不鮮,有非常、非常多的初果人當生到達阿羅漢的境界。所以,從時程上來講,成就阿羅漢----解脫道的極果並不長,數都數得出來的。
由於時程上的短,並且阿羅漢在入無餘涅槃之前,通常都是隨緣示現度眾,並且通常一般的阿羅漢不會像菩薩那樣精于說法,只有少數阿羅漢會精于說法;所以在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之前,度眾的數量本來就有限了;並且當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之後,從此之後就不再受生了;從此所有的心行都不再現起,當然就不可能再做任何的度眾之舉。所以,從這一點來看,阿羅漢所度的人是非常非常有限的。解脫道裏面除了阿羅漢,還有緣覺的辟支佛;他的狀況跟阿羅漢其實也是大同小異,並且辟支佛比阿羅漢更不擅長說法,或者說更不喜歡當眾說法,所以辟支佛所度的人也是非常有限。
那麼,大乘的佛菩提道就不然了。我們來看看,大乘從十信位開始,然後進到初住、二住、三住,一直到六住圓滿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已經是斷我見,所以六住圓滿的時候就已經是斷我見(證初果)了。到七住開悟明心,斷三縛結成就初果了,所以從六住滿心到七住開始,就已經是等同於解脫道的初果境界了:我們從解脫的方面來看,就等同于初果的境界了。可是在佛菩提道的修行並不是像解脫道那樣子七返人天就解決了,因為從七住之後還要經過八住、九住、十住而眼見佛性;然後一直到十行、 十迴向,十迴向之後入地,還要地地的修行,總共的時節要有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成佛。
在這個過程中,菩薩勇於發起受生的願望,所以每一世都不入無餘涅槃;縱 使他有能力去入,他也故意不入無餘涅槃,以這樣生生世世的受生來成就佛道;所以在這樣生生世世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學到的佛菩提道的道理大如大海之無量,並且在生生世世受生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有緣眾生,所以說菩薩在成佛之前所度的眾生,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多的,其數量完全不可稱量。並且在成佛之後,儘管在應化身的部分示現有入無餘涅槃;可是實際上成佛之後,報身一直都是恒常在天宮說法度眾的。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成佛之後不入無餘涅槃,於無住處涅槃繼續說法度眾。所以整個佛菩提道成就的時節不僅有三大阿僧祇劫那麼久遠,跟解脫道的七返人天比起來,長久長久了許多;並且由於時節長久,度眾也無量,這個就是為什麼佛菩提道也叫作大乘,因為度的人非常非常的多。這是從時節方面,我們從“我生已盡”這個方面來衍生出阿羅漢解脫道跟佛菩提道的不同。
接下來證阿羅漢的另外一句就是:梵行已立。我們可以進一步的看看“梵行已立”這句話所牽涉到的證悟內容跟證悟的境界。內容的部分,阿羅漢所要修習的方式就是聽聞 佛陀所教的各種的法,然後去思惟、觀行;這些法的內容,不外乎是依據“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虛幻不實”來斷我見。一般來講,如果是利根人的話,當他聽聞 佛陀開示的這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道理之後,他有可能當下就斷我見;稍微鈍根一點的人,可能不僅是要聽聞 佛陀來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道理,並且還要再加上一一去觀行四聖諦、八正道,以及十二因緣的諸相道理之後,才能夠把我見斷了。我見斷了之後,隨後就可以成就初果了;我見斷了之後,剩下的部分就是要歷緣對境修除我執,這個部分如果有一些修行人原來在聽聞 佛陀開示正道之前,就已經具足四禪八定的話,當他在斷除我見的當下,我執也會完全的斷除;三界的煩惱就完全的降伏,不現行,所以這個時候這個人便成就了俱解脫的阿羅漢境界。
如果說,在聽聞 佛陀開示的斷我見的正理之前,這個人並不具足禪定的話,這個人至多只能成就慧解脫阿羅漢的境界。換句話說,慧解脫儘管已經斷了我見、我執,可是由於不具備定力的關係,他必須要等待此生捨壽之後,才能夠入無餘涅槃。相對來講,俱解脫阿羅漢由於具足定力的關係,所以當他此生捨壽之後就可以立即入無餘涅槃;並且他在此生壽尚未盡的時候,也可以憑藉著定力,隨時隨地而入無餘涅槃。這是俱解脫跟慧解脫的差別。
以上所講就是約略說明了解脫道阿羅漢所修證的境界。緣覺辟支佛所修證的境界,大體上來講跟聲聞阿羅漢的境界差不了多少。差別在於聲聞阿羅漢的修證必然是從佛聞道,可是緣覺辟支佛出世在沒有佛的時候,所以他不能夠從佛那裏,聽聞到這些正理,而必須靠自己往世修行累積的種子,然後在此世因為一些特殊因緣啟發了修行的契機之後,然後再自己詳加觀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的道理之後,再證入一切虛幻不實,以之斷我見、斷我執,入無餘涅槃,這是緣覺辟支佛。所以(二者)最重要的差別,應該就是(此世)有沒有聽聞佛所開示的正道─有沒有聲聞─那麼至多、至多,我們可以說,緣覺是自己來尋思緣起的道理而悟入(因緣法),所以說他對緣起道理的體悟會比較深入。
佛菩提道就不然了。佛菩提道的這個部分,我們說從初住位開始外門廣修六度萬行,就已經累積了我們剛才講的解脫道的這些智慧;所以在六住滿心的時候,才有機會能夠斷我見。在七住開悟明心之後,那時候才知道原來佛法的根源都在於真心,都在於如來藏;從此之後,佛法的大門才算真正打開。從七住之後一路的修行,可以說都是環繞著如來藏。七住看到的智慧就是所謂的總相智,總相智再進去修行之後再看到別相,也就是一一分別的(法界相)的智慧;那麼從這個別相智再深入進去,就變成種智──種智的智慧;到佛地,(圓滿道種智)即是一切種智。
不管是總相智、別相智或者是一切種智等等,這些智慧全部都是環繞著如來藏,也就是去點點滴滴地開發、認知如來藏所有的本來的無上的廣大妙用。所以說,佛菩提道的修行相對於解脫道只是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虛幻不實從而斷我見、斷我執而言,證悟的內容是天差地遠的。實際上所有解脫道裏面所應該知道的解脫的道理,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這六住滿心的時候,大乘的佛菩提道的行者就已經具備了;從此之後從七住之後,所有的境界都是阿羅漢所不知道的智慧境界。這是它們(解脫道與佛菩提道)證境的不一樣。
在證境上面,還有另外的一種述說方式,就是從涅槃的方式來述說,也就是說阿羅漢,我們剛剛講過慧解脫阿羅漢在此世的壽還沒有盡之前,他所證的境界是有餘依涅槃,等到他捨壽之後入無餘涅槃;俱解脫阿羅漢是隨時都能夠入無餘涅槃,所以就解脫道來講,解脫道的行者可以證到有餘依涅槃跟無餘依涅槃。可是在佛菩提道來講,除了這兩種涅槃之外,七住明心之後的菩薩尚且證得了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那麼這個證境,只要第七住的位不退的話,從此之後,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境界就一直都在。到了佛地之後更會證悟所謂的無住處涅槃的境界。所以,從四種涅槃的境界來講,解脫道只證有有餘依涅槃和無餘依涅槃兩種境界,而佛菩提道是四種涅槃到最後都會證得。這是從涅槃的狀況來跟大家解說解脫道跟佛菩提道的差異。
接下來我們從證境來看 佛跟阿羅漢證境的差異。我們在前面講每一地的修證內容的時候,乃至於等覺的修證內容時,其實我們都已經約略跟大家說過了,每一地的修證內容和證境都不是阿羅漢能夠想像、能夠思議的。光是就 佛能知無量劫的事情而言,包含了 佛能夠用處非處智力,知道三界一切眾生的一切心行,以及一切該得的善巧方便的方法來度他們入涅槃。這些無量盡知的能力,可以說阿羅漢是遠遠不能夠比擬的。所以從證境上來講,我們當然可以說阿羅漢的證境─解脫道的證境─完全不能夠比同於佛菩提道的證境。
坊間往往都會有人說佛陀在初轉法輪的時候,曾經說過祂也是阿羅漢,所以就依據這句話認定說 佛就是等於阿羅漢。關於這一點,我們在這裏給各位打一個小小的比方,讓各位知道為什麼這裏面是大有蹊蹺、大有不同的。比方一個小學生,當他會用九九乘法表來解決乘法問題的時候,我們會說,這個小學生用九九乘法表來解決乘法問題;可是同樣的(道理),一個大學的數學教授,當他在面對乘法的數學問題時,仍然是要用九九乘法表來做手算;所以如果我們看到一個大學的數學教授在用手算,在計算一個乘法問題的時候,我們也會說這個大學教授在用九九乘法表解決乘法問題。可是同樣用九九乘法表解決乘法問題,卻不代表這個大學數學教授的數學能力是跟這個小學生一樣的。所以用這個比擬,各位可以想想看,當 佛說“我也是阿羅漢”的時候,佛其實是說:「阿羅漢所說的解脫境界,我也證得了,所以當你們稱這樣子的人叫阿羅漢的時候,當然我佛陀也算是阿羅漢。」因為就這樣子的解脫境界來講,佛已經具足證得了,所以祂當然也可以稱為是阿羅漢。可是不能夠因為 佛說祂也可以稱作阿羅漢,就說 佛的證境等於阿羅漢的證境。請各位根據我們剛才所舉的例子好好思惟便能夠瞭解,這個是有關證境方面的佛菩提道跟解脫道的不同。
接下來的話,阿羅漢常會說的是“所作已作”。“所作已作”,我們可以把它從福德的方面來看,阿羅漢累積的福德,從初果之後最多七次人天往返,所以累積的福德其實是算得出來的。可是菩薩從初住位就開始修布施,此後一路布施就沒有斷過;到初地的時候,更是行廣大的法布施,法布施成就的功德又是不可思議的。從初地、二地、三地,同樣的,布施的行持從來都沒有斷過;到了等覺的時候,還要(廣大布施)百劫修相好。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佛菩提道所成就的福德是無量無邊的;相對于阿羅漢解脫道所成就的福德來講,若是我們要勉強比擬的話,阿羅漢所成就的福德,就如同滄海一粟,佛菩提道所成就的福德就如同大海一樣無量無邊;所以這句話從福德方面來講,也可見出這兩個修行的道路是相差很遠的。
最後,阿羅漢在修行的證境上面,會講的最後一句話,往往都是“自知不受後有”。為什麼“自知不受後有”呢?那是他知道,當他此生已盡的時候,他可以選擇入無餘涅槃,從此之後就不再受生於三界,就不會再受三界的諸般煩惱的糾纏。可是從這點來看,佛菩提道的菩薩從時節方面,我們剛才就已經給大家講過了,菩薩生生世世都再起了一個受生的願,即使是不得不證滅盡定了,即使不得不念念入滅盡定了,還要刻意想辦法的去引起一分的習氣種子,讓自己能夠受生;那麼從這一點來看,菩薩的心態真的跟解脫道行者的心態有非常非常大的差異。我們如果從這裏進一步再去看的話,會看到菩薩為什麼跟解脫道行者在心態方面有這麼大的差異?這個最主要的就是所謂的菩薩種性。
也就是說,菩薩所有的修行,不是光是為了自己而修行,實際上是既為了自己,也為了廣大的有緣的有情眾生而修行。這個心念從最早開始,從我們在說十信位的迴向心開始,就已經開始發起這樣的種姓了;所以可以說菩薩─菩提薩埵─裏面帶有濃濃的「有情」成分,這個「有情」使得菩薩不捨眾生,生生世世使得菩薩會願意不斷地勤苦修行來度眾。
並且從另外一方面來看,我們用《法華經》 佛所開示的道理來講,也就是說二乘解脫道,不管他是阿羅漢,或是緣覺的辟支佛,當他入無餘涅槃的時候,看起來應該是從此之後就不會再於三界內受生了,實際上真實狀況是不是這樣子呢?在《法華經》裏面,佛陀曾經給我們做了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佛說二乘解脫的這個境界只是一個化城。這個化城是做什麼用呢?這個化城是讓勤苦修行的人能夠有機會進到化城之後稍事休息,等到休息過了之後再往前進,所以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 佛陀用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二乘的無餘涅槃其實只是一種方便,讓還沒有發起菩薩種姓,心量還不夠廣大的解脫道行者,能夠藉由修習解脫道,生起對 佛所教導教理的信心;並且在入無餘涅槃之後─自己能夠實證無餘涅槃之後─就好像進入 佛所說的化城,有朝一日只要他的心識裏面存有一絲一毫大乘的種子,也就是說曾經聽聞到 佛所說的佛菩提道妙理的話,終究有一天,他還是會從無餘涅槃中再度現起種子,再度(從二乘涅槃中)出來,再度行菩薩道;所以從這個道理來講,我們知道解脫道跟佛菩提道在涅槃的證境上來講,也是大有不同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