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超意識 425GO
學佛之正知見(第二篇)第14集
由正偉法師開示:成佛之道簡介(下集)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第二篇)
第十四輯 成佛之道簡介(下)
白正偉法師 主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正覺教團《三乘菩提系列正知見》的部分,我們再繼續來說明。

上一節課我們講完了「成佛之道」的三賢位的部分,在三賢位滿心的時候,也就是說十迴向位滿心的時候證得「猶如夢境」的現觀——菩薩道「如夢觀」。這時候要進入初地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我們上節課有提到,第一個「要性障永伏如阿羅漢」,已經斷除了大乘見道所斷的異生性,而離欲發起了初禪乃至到四禪,要性障永伏如阿羅漢,他的性障已經永伏了,如同阿羅漢一樣。

第二個部分就是「要入地應該有的廣大福德」。這就是說在十迴向位乃至更早之前的菩薩道的過程當中,能夠努力的護持正法、破邪顯正,能夠救護眾生遠離邪見、遠離邪教導,這一個部分能夠蒐集廣大的福德,當然還加上「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三施並行,而且尤其是以法布施,尤其是救護眾生、護持正法、破邪顯正所能夠蒐集的福德是最大的。這個當然要以智慧為先導來作這個前提,不要「以為」自己在護持正法、破邪顯正,其實是自己弄錯了。所以這個部分要以智慧為先導,這是入地前第二個重要的條件。

第三個條件是什麼?就是他必須要熏習一切種智的知見能夠具足,具足熏習一切種智知見。因為初地應該有的一分的道種智,他要能夠成就,應該有的一分的無生法忍要能夠成就。那這個內容有哪些呢?譬如說他要具足五法、三自性、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還有兩種無我等等的,種種能夠成就百法明門的熏習,能夠在入地之前,他必須要有這個條件,能夠熏習一切種智的該有的知見。因為入地就可以知道十地的每一地的境界相,能夠乃至知道整個成佛進入修道位,所以在入地之前,必須在十迴向位滿心就熏習這個部分。這就是說在成佛之道三賢位的道次第當中,所需要修證的這個內涵。

再來,還要「在佛前勇發十無盡願、發起增上意樂」。等於說,你具足了這些條件以後,你必須在佛前能夠依據《華嚴經》所抄錄下來的這個十無盡願,在佛前勇敢的發起這個十無盡願,到成佛此願都不捨這十無盡願,無盡期的能夠利益眾生永無止境,發起這個增上意樂。因為發起這個增上意樂,又配合其他條件就進入到初地。

初地就屬於我們下一個位階,就是「十地的聖種性」菩薩。十地的聖種性菩薩祂是屬於大乘,這個部分在初地來講,祂是見道通達位能夠進入到修道位,也從修道位開始,這是初地菩薩。十地的聖種性菩薩在初地來說,祂就是見道通達位,可是見道通達位,因為祂性障永伏如阿羅漢,其實祂已經可以取證慧解脫,但是祂不取證,祂故意起了一分思惑——其實祂見惑、思惑已經可以斷除,可是當祂要斷除思惑的同時,祂故意起了一分思惑而生生世世留惑潤生,不入無餘涅槃,因為要利益眾生,因為要成就佛道。這是在初地所必須要做的一個動作:能夠故意留一分思惑而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利益眾生。而祂可以取證慧解脫果而不取證,因為祂是大悲願的緣故,祂已經可以斷除了分段生死,其實來說,應該來講祂的分段生死其實是可以已斷,但是因為這個悲願,故意留惑潤生而生生世世在人間、在三界中能夠行菩薩道。這時候祂不僅已經煩惱障的這個現行可以斷除,只是因為留惑潤生而故意留一分,而且祂也開始斷除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隨眠。這個是聲聞緣覺所不能斷的,可是初地菩薩已經開始漸漸斷除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隨眠,並且祂也開始斷除所知障所攝無始無明的無量上煩惱,祂開始這樣斷除,這是在修道位初地菩薩開始就能夠做這個部分。所以初地菩薩祂在這時候,祂已經不是只有內門的六度萬行,祂是「內門的十度萬行」。

在初地菩薩來說,祂主修「布施波羅蜜多」,而且是以法布施為主。所謂的「法施」,也就是說要無倒說法,要稱理說法,並且你所說的要教修學處,要教導眾生能夠修學佛菩提道及解脫道的所有內涵,這樣才是法施。不是說你說法就是一定法施,如果你說法有顛倒,那不是法布施,那是誤導眾生!說法沒有顛倒於法界實相,與至教量無有顛倒,那就是法施;而且與法界實相的真實理能夠相稱,也是稱理說法;而且你所說的法,能夠教導眾生在諸菩薩學處能夠用功。所以初地菩薩的法布施為主,而且這時候祂已經通達了百法明門。通達了百法明門以後,在滿心位的時候,就證得「猶如鏡像」的現觀,這是初地菩薩在成佛之道的十地的初地菩薩、修道位的初地菩薩,所要修證的一個內容,簡略的介紹。

接下來就進入到二地。因為初地菩薩又多證得了一分道種智無生法忍而進入了二地,二地主修「持戒波羅蜜多」以及一切種智的進修。能夠在無生法忍的這個智慧上面更努力,而且祂這一地來主修持戒,在這一地主修持戒的時候,在二地滿心位的時候,就成就了「猶如光影」的現觀,祂的戒行自然清淨,乃是真的「持戒菩薩」!所以說,在二地滿心之前的菩薩,都叫作「學戒」;真正二地滿心以後,才是真持戒的菩薩。所以二地滿心成就二地無生法忍道種智以及千法明門,更能斷除更深細的一分的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隨眠,以及所知障的一分無始無明的上煩惱,這是二地菩薩證得「猶如光影」的現觀以及二地無生法忍道種智。因為這樣證得了二地無生法忍道種智,成就了二地滿心位的無生法忍以後,又依於這個道種智,又可以進入到三地,在三地能夠修學佛法。

在三地來說,三地菩薩祂主修「忍波羅蜜多」以及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成就俱解脫果而不取證。我們知道,初地菩薩祂已經可以成就慧解脫果而不取證;到了三地滿心的時候,其實祂已經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按照次第來講,祂應該已經修學四無量心、四禪八定、五神通;因為祂已經四禪八定具足,四無量心也具足圓滿,祂其實已經成為俱解脫的大阿羅漢的這個果證,可是俱解脫大阿羅漢果證——祂不取證這個俱解脫。為什麼?因為要利益無邊的眾生,因為有無量無邊世界的眾生需要我們來攝受利益,讓他們邁入成佛之道,所以這個三地滿心的菩薩一樣繼續留惑潤生,能夠繼續的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發起了一分的「無漏妙定意生身」。在滿心位的時候,成就三地的無生法忍以及「猶如谷響」的現觀,並且發起了「無漏妙定意生身」,已經遠離胎昧了。因為發起這意生身,遠離胎昧,所以就可以利益眾生無量無邊,十方世界來利益眾生。

再來,因為三地滿心所證得的一分道種智,又進入到四地,主修「精進波羅蜜多」。四地菩薩主修精進波羅蜜多以及一切種智,祂就能夠於此土以及他方世界能夠廣度有緣而無有疲倦,非常精進的努力的度化眾生;而且這時候祂也進修一切種智,能夠成就四地所應該要有的無生法忍道種智。因為熏修一切種智,在滿心位成就的時候,證得「如水中月」的現觀,這是四地菩薩所修的內涵次第。

接下去,依據四地菩薩的無生法忍道種智能夠進入到五地。五地菩薩主修「禪定波羅蜜多」以及一切種智的熏修,在這時候,祂開始要斷除下乘的涅槃貪。因為二乘人對於涅槃有貪著,心心念念想入涅槃,就會障礙了菩薩性的發起以及功德的利益眾生,所以說,五地菩薩在這時候,祂要去斷除這個下乘的涅槃貪,在這方面努力的修行,而且主修禪定波羅蜜多及一切種智。祂在滿心位的時候,成就了「變化所成」的現觀。這是五地菩薩所應該修行的內涵以及次第的內容。

依據五地菩薩所證得的道種智進入到六地,六地主修「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說,依道種智現觀十二因緣的一一有支以及意生身、化身通通都是自心真如所變化,變化所現,乃是非有似有,成就了細相觀,不由加行自然而然能夠證得滅盡定,成俱解脫大阿羅漢,成就俱解脫的大乘無學的果德。

因為祂能夠這樣的證得滅盡定的這個部分,證得「非有似有」的這個現觀,依據六地無生法忍道種智,又進入到七地主修一切種智以及「方便波羅蜜多」。由於這裏證得了這個,由於再重觀十二有支中之流轉門以及還滅門的一一的細相,成就了方便善巧,能夠念念隨入滅盡定,也就是說念念證入滅盡定。祂在滿心位的時候,證得了「如揵闥婆城」的現觀。七地滿心的時候已經斷除了故意保留最後一分的思惑,這時候祂的煩惱障的習氣種子同時已經斷盡,這時候諸佛現身加持,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而得以入八地心,進入到「大般若波羅蜜多」的位階,就進入八地入地心。

八地菩薩就主修「願波羅蜜多」以及一切種智,到了滿心位的時候,「純無相觀」任運恆起,所以祂能夠於相於土自在變現。在滿心位的時候證得了「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因為這樣的成就了八地的道種智能夠進入到九地。

九地又主修「力般若波羅蜜多」以及一切種智,成就「四無礙辯」,也就是「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修七辯而得辯才無礙。滿心位證得「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這時候進入十地。

十地主修一切種智,也就是「智波羅蜜多」。在滿心位的時候起「大法智雲」,現起了大法智雲所含藏的種種功德,成為「受職菩薩」,諸佛如來灌頂悉皆成就,能夠進入到「等覺位」。所以說,接下去就要進入到「等覺性」的菩薩,等覺性的菩薩就是等覺位菩薩。這時候,等覺位菩薩繼續修一切種智的微細法要,能夠圓滿等覺地的無生法忍,並且祂於百劫修相好,百劫中修集極為廣大的福德,以之圓滿三十二大人相以及無量的隨形好,「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命處」,如是百劫來修集這些廣大的福德來為了佛教的正法永續,為了眾生的法身慧命來作一切的布施,不管是內財、外財,於內財、外財一切皆無吝惜,這樣廣大的布施。這樣百劫修相好修集圓滿以後,就進入「妙覺位」成最後身菩薩。

進入「妙覺性」的時候就是妙覺位。成就妙覺性的這個妙覺菩薩,乃是菩薩地的究竟圓滿位,就是接下來祂就是要成為當來下生成佛的妙覺菩薩。祂這時候住在兜率陀天,觀察世間的時節因緣是否成熟,觀察眾生的根器是否成熟,在這方面努力來安排這些因緣,成就諸佛菩薩廣大神通,安排眾生以及自己成佛的因緣。當因緣成熟的時候,降神母胎,能夠示現受生於人間。這時候,祂已經斷盡了煩惱障一切的習氣種子,並且也斷盡了所知障的一切隨眠,永斷變易生死的無明。在初地菩薩就已經可以斷除了分段生死,可是到了佛地之前的這個妙覺位、妙覺菩薩時候,已經開始準備要斷除變異生死的無明,而成就「大般涅槃」。妙覺菩薩最後在人間示現成佛的時候,斷除了變異生死,成就了大般涅槃、四智圓明;在人間捨壽後,祂的報身常住於色究竟天宮,能夠利樂十方地上菩薩;並且佛菩薩成就的這個妙覺位成佛的這個究竟佛,祂以無量的化身利樂無邊的有情永無盡期,成就究竟的佛道、成究竟位,這時候進入成就了「圓滿波羅蜜多」。

所以說,我們講了這個「五十二個位階」的整個菩薩道,到最後妙覺位以後下生成佛,整個成佛之道主要乃是以證得法界實相心如來藏為首要目標,以這個基礎來修學佛法;如果離開了這個基礎而說它是成佛之道,那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從這個基本的知見內涵來瞭解,就是說,要成就成佛之道,必須以八識論的這個法界實相心的實證為基礎,如果離開了這個基礎,是不可能成就成佛之道,當然它本身也不是成佛之道。如果它只是解脫道斷我見、我執出離三界,它頂多是叫羅漢道,不能叫作成佛之道。成佛之道必須以實證法界實相心如來藏為首要的基礎,所以必須要明心見性,乃至最後成就一切種智。所以,法界實相心其實祂就是萬法的根源,一切萬法都依於法界實相心而有;而且祂也是一切因果的所依,所有的因果律則昭昭不爽,都是依據於法界實相心而能夠成就的。所以說,佛菩提道它是含攝解脫道,以及佛菩提內涵它具足了一切智以及一切種智,所以說佛菩提道實際成就,要能夠有這裏相關的這些智慧。

那「一切智」是什麼?就是解脫道的十智,譬如說:世俗智、法智、類智、苦諦智、苦集諦智、苦滅諦智、苦滅道諦智、知他心智、盡智、無生智。這屬於解脫道的部分,這個解脫道的十智成就一切智。可是這只是解脫道的部分,那菩薩的一切智又超勝於二乘人的十智、解脫道十智,而且菩薩還有最後成就了成佛之道,還有一切種智的成就。也就是說,一切種智的成就,從實證了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以後,他因為實證法界實相心,他能夠轉依於法界實相心,能夠因為實證法界實相心,而得到了總相智——般若的總相智;得到般若的總相智以後,轉依如來藏的清淨體性而行菩薩道,繼續的熏習實證,完成相見道位應有的別相智;在進入初地的時候,因為見道位圓滿,般若中觀的總相智、別相智能夠具足圓滿成就而進入初地,有一分的無生法忍道種智,這時候就成就了一分的道種智;因為他熏修了一切種智,在初地圓滿一分道種智,二地也圓滿一分道種智,乃至一直到最後成佛,成就一切種智。這就是說,也就是說,不僅有一切智,而且也要一切種智的成就,這是成佛之道所必須要成就該有的智慧。

所以,成佛之道必須要圓滿什麼?

第一要圓滿福德,等於說在資糧的修集、障難的排除,不管是在財施、法施、無畏施,不管是內財、外財、護持正法、利樂有情、攝受佛土種種的資糧,這些福德該有的修集,這是成佛之道必須圓滿。不是說有人說「我只修智慧就好,就不用修集福德」,這就是錯誤的。

另外,還要成佛之道必須圓滿什麼?必須圓滿無量的三昧,不僅是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滅盡定以及無量無邊智慧三昧,就像《般若經》、《華嚴經》及所有三乘經典裏面所說的,不管是解脫的三昧,或是佛菩提智慧的三昧,種種無邊的三昧,這無量三昧也是成佛之道所必須要圓滿的。

再來,成佛之道所必須要圓滿什麼?必須要圓滿四種圓寂。也就是說要證得四種涅槃,不是只證得其中一種、兩種,乃至根本沒有證——譬如外道五現見涅槃,根本沒有證得涅槃。可是成佛之道必須要圓滿四種圓寂,要證得四種涅槃。也就是說,他要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以及證得「有餘依涅槃」,也就是二乘所斷,雖然他還有微苦所依,沒有捨壽入無餘依涅槃;第三個他就要證得「無餘依涅槃」,就是如來藏獨住的境界;還有成佛,佛地所有的「無住處涅槃」——佛地的斷除二種生死、不住生死不入涅槃、無垢識的境界。還要成就一切種智,不管總相智、別相智、種智,能夠成就四智的圓明圓滿。

所以說成佛之道的內涵非常非常的廣、深,這是我們簡單的作這個介紹。歡迎大家能夠參加我們同修會開的免費課程來圓滿,來學習。

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

學正法來正覺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真心新聞網
學正法來正覺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淫慾法的大本營
藏傳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