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正源老師開示:如來藏是妄心七識的俱有依(二)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第二篇)
第二十九輯 如來藏是妄心七識的俱有依(二)
陳正源老師 主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前一集當中,我們為大家說明了「俱有依」的意涵;並且告訴大家說,五識的俱有依有四種,也就是五色根,還有第六識、第七識,以及第八識。那麼這四種俱有依呢,可以分成四類:
首先第一類就是叫作「同境依」,同境依指的就是五色根。因為五識祂是必須要依著五根去一同緣現在的境界,所以五根它是五識的同境依。
第二個是「分別依」,分別依指的就是第六識——意識。前五識生起的時候,意識也必定會跟著生起,那麼五識依五根去取這個境界的時候,祂本身對於境界其實是沒有好惡、沒有善惡的分別,祂必須是藉著這個第六意識的分別力,然後來加以分別,所以說第六識這個意識,祂是五識的分別依。
第三是「染淨依」,指的就是第七識——末那識意根。因為五識本身沒有染淨的分別,祂是非染非淨的;因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五識,面對色、聲、香、味、觸五塵,在這五塵境界上面,由於第七識染著而造作,會起了種種的煩惱的這些的業。然後這些業、這些煩惱的這些的染法熏習,然後就會回攝到第八識當中,就成為有漏的法;如果說是這個第七識,祂能夠依著第六識的如理作意思惟,然後決定去修學種種的清淨道品,這樣子修學所成的業,回熏到第八識裏面,那就成為無漏的。所以說,成染、成淨都依這個第七識祂怎麼樣子去作決定,然後去造作。因為面對境界的時候,究竟是要造作善的淨業,或者是要造作染污的業,除了意識祂有好惡、有善惡的分別之外,那就是要靠這個第七識末那識來作最後的決斷,所以說這個第七識末那識就稱為染淨依。前五識祂必定是要隨著第七識的染淨,然後成為染淨,所以說第七識祂是前五識的染淨依。
第四個就是「根本依」,也就是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因為阿賴耶識祂集藏了一切世出世間法的種子,並且能夠在因緣成熟的時候,讓這些種子現行,而生起了一切的法。祂可說是一切法所依,一切法都依著這個第八識如來藏然後可以生起,祂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本,五識當然也是一切法,所以這個阿賴耶識當然也是五識的根本依。
那麼以上所講的這四依,是五識生起以及運作所不可或缺的,只要缺少任何其中一依,五識就不可能運作。但是前五識祂們有各自的所依,也就是說在五色根當中,眼識祂當然就是要依眼根,乃至於說身識要依身根,這個是他們的不共依。但是其他的三個,也就是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那就是五識的共依,五識都共同要依這個六、七、八識,才能夠生起,才能夠運作。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說明意識的俱有依,在《成唯識論》裏面它這樣講,它說:「第六意識俱有所依,唯有二種,謂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成唯識論》卷四)意思就是說:這個第六意識祂的俱有依有兩種:一個是第七識,另外一個是第八識,這兩個只要缺少一個,那第六意識必定沒有辦法生起運作。但是這個是從是否具足我們前面為大家說明的——說這個俱有依的條件必須要它是決定的,它是有境的,它是為主的,它是能夠令心取自所緣境的,必須要具有這四個條件,才說它是俱有依,這個是比較嚴格的來判斷意識祂的俱有依。符合這四個條件的,就只有第七末那識,祂是意識的染淨依;還有第八阿賴耶識,祂是意識的根本依。
但是意識的功能,除了主要就是在對法塵加以了別,也就是說意識的本身,祂本質上就是在作了別;所以前面講五識的俱有依的時候,稱祂為分別依。那麼如果是五塵上所顯的那個法塵,這個時候五識必定是要與意識來同境作分別,前面有提到這個同境分別,這個時候五根跟五識似乎也應該是意識的俱有依;但是法塵除了五塵上所顯的法塵之外,還有不牽涉到五塵的那個夢中、以及在禪定的那個深定之中的法塵,這個時候的意識祂就不與五根、五識來同境分別了;好比說像禪定境界當中的無色界天人,他們沒有色身,沒有色身當然就沒有五根,沒有五根那麼就不會有五識,這個時候意識就純粹只緣於定境中的法塵而已;又如像這個色界天人,他們是以禪定為食,就是不吃我們一般的欲界人間的這些食物,就是不食摶食,那麼不食摶食的話,當然就沒有鼻、舌二識的那個作用。鼻、舌二識是因為要去分別氣味、分別味道才有祂的作用,這些的東西都是我們欲界人間的食物,才會有這些的味道。那既然不食人間的食物,當然祂鼻、舌二識的作用就不需要,那就沒有這個鼻、舌二根的勝義根,那也當然就沒有意識是不是與鼻、舌二根去同境分別的問題了。所以說從嚴格的定義來說五根就不是意識的俱有依,意識祂是五識的俱有依,所以兩個對待來看的話,意識祂是國王,五識的話祂是宰官,所以五識當然也不是意識的俱有依。這個都是從比較嚴格的定義上面來看。
但是這終究不是大家熟知的欲界人間的境界,如果以欲界人間境界而來加以說明、來加以瞭解的話,那意識祂是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的現行,還有阿賴耶識所含藏意識種子為因,意識才能夠現起;所以說阿賴耶識是意識現起的因,是意識的俱有依;可是意識現起的話,還要有其他的緣,首先就是意根末那識,因為 佛在《阿含經》中曾經這樣講:「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雜阿含經》卷九)意思就是說:不論是粗的意識、細的意識乃至極細意識,不論是有念靈知或者是離念靈知當中的意識,這一切的意識,都是意根法塵為緣,然後有如來藏為因,才能夠生起,才能夠運作。所以說如果沒有意根末那識作為俱有依,那麼見聞覺知的意識——當然就包括離念靈知的那個意識,就不會現起運作。
另外意識在欲界人間現起的時候,還要以眼、耳、鼻、舌、身這五根,至少要其中有一個的扶塵根以及勝義根不壞,作為意識在欲界人間現起的緣;如果說這五根全壞了,意識就沒有辦法現起運作,五根如果說有所損傷,也就是說有一部分受了損傷了,那意識也不能夠順利的運作。就好像說,眼盲的人或者是耳聾的人,他們意識的運作多多少少也會受到影響,除非說他是已經很熟練的,以其他的沒有壞的根——很熟練於其他沒有壞的根的它的功能,而藉著這些熟練的功能來彌補了眼根或者耳根損壞所造成意識運作上面的缺失。另外像大腦勝義根當中掌管記憶以及了別的部分,如果受了損傷,或者說老化得非常迅速嚴重,那也會成為老人癡呆症的患者。所以說以欲界人間的境界來說,意識現起還必須要依託於這個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的五根,包括它的扶塵根還有勝義根,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五根也可以說是意識生起以及運作的所依,只是它並不是像我們之前嚴格定義下的那個俱有依,所以說一般像我們舉的《成唯識論》的這個論裏面,玄奘菩薩就說「意識的俱有依有二種」,但是五根並不是意識的俱有依。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介紹意根(就是這個末那識)的俱有依。依照《成唯識論》裏面這樣講,《成唯識論》裏面 玄奘菩薩祂說:「第七意識俱有所依,但有一種,謂第八識;藏識若無,定不轉故。」(《成唯識論》卷四)這個意思就是說:第七識的俱有依只有第八識一種,如果沒有這個能夠含藏一切善惡種子的第八阿賴耶識,因為祂能夠含藏一切的善惡種子,所以又稱為藏識,那麼如果沒有這個第八阿賴耶識的話,那麼第七識也決定不能夠運作。因為末那識的種子也是含藏在第八阿賴耶識裏面,那麼祂要運作,當然也要有阿賴耶識流注末那識的種子才能夠生起,才能夠運作。所以說末那識的俱有依只有一種,就是第八識——這個如來藏、阿賴耶識。
接下來,來說明阿賴耶識的俱有依。《成唯識論》裏面這樣講,它說:「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論說藏識恒與末那俱時轉故。」(《成唯識論》卷四)這個意思就是說:第八識阿賴耶識祂的俱有依也只有第七識一種,如果沒有這個第七識的話,第八識也絕對不能現起,因為這個藏識阿賴耶,祂是與第七識末那同時俱在而運作的。但是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加以說明的就是說,《成唯識論》裏面這一段,它所敍說的這個真義,並不像前面在說明七轉識都是以第八識為俱有依、為七識生起運作的根本依,必須要有第八識才能夠讓前七識能夠生起、能夠運作;這個地方在講的是說,第八識要在三界當中現行,必須要以第七識為俱有依,並不是說第八識的這個識體本身也是依第七識才能夠出生、才能夠存在的,這個是要特別加以說明的。我們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從《成唯識論》接下來的這個論文裏面,就能夠得到證明,接下來論文裏面它這樣講:「藏識恒依染污,此即末那。」(《成唯識論》卷四)意思就是說:因為第七識末那識祂的染污性沒有盡除,所以含藏一切法種子的這個阿賴耶識,祂就會依著末那識的染污執著的那個作用、作意與造作會現行。這個就好像是鏡子一樣,這個鏡子它雖然一直都存在那邊,但是如果沒有影像在鏡面顯現的話,這個鏡子本身是不容易被發現的一樣。第八識這個如來藏阿賴耶識也是一樣,祂無始以來祂是本來存在的,祂不是其他的法所出生的法、不是被生的法,祂本來存在;但是因為第七識——這個末那識的染污性沒有盡除,就會使得如來藏再出生了五陰十八界,然後顯現在這三界當中。
但是前面我們跟大家說明過,如果修學解脫道,他親證了解脫果,最後捨報的時候,就會入無餘涅槃,那意根就滅了,因為無餘涅槃,它是解脫道的修行人斷我見之後,再斷盡了我執與我所執,然後盡除了意根末那識的染污執著性,願意自己不再出生,就是這個意根祂自己願意不再出生,才能夠證入的境界,所以說無餘涅槃當中,意根是不可能存在的。
這個捨報後入無餘涅槃,這是不迴心修學大乘佛菩提道的定性聲聞阿羅漢以及獨覺辟支佛,他必定的歸趣。那麼如果無餘涅槃當中,意根末那識也滅了,然後第八識就不再出生了。因為如果說這個「俱有依」所講的意思是包括「第八識的出生也必須要有意根」,那這時候意根滅了,當然第八識也就不再出生了,那無餘涅槃就變成了斷滅空無的境界了,這個是明顯的違背 佛陀在阿含裏面處處說「無餘涅槃中有本際」、說「無餘涅槃是清涼、真實、寂靜、常住不變的」這樣的聖教開示,那是相違背的。有關這一部分,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的這個詳細的論述當中,有舉了許多的經教的證明,有興趣的菩薩不妨去請閱來瞭解。
那麼以上的說明,所以說第八識如來藏,有祂本身自在的體性,祂能夠在阿羅漢滅盡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後,獨自存在于阿羅漢所證入的無餘涅槃境界之中。這個阿羅漢祂捨報了,入了無餘涅槃,剩下第八識如來藏獨存,這個時候這個第八識的——這個阿羅漢他第八識的所在,其實連佛也不知道啊,也不能夠找到祂的所在。可是儘管如此,這個第八識祂仍然是繼續存在的。所以說第八識如來藏是唯一可以離於一切法而單獨存在的心識;其餘的一切的前七識都不能夠外於諸法而單獨存在,尤其是不能夠離於祂們的共同的俱有依——阿賴耶識而存在。譬如說證得有餘涅槃的這個解脫道的修行人,他的意根還可以存在,但是必須要以第八識為俱有依才能夠現行,沒有辦法離開第八識而單獨現起;那意識覺知心除了要有第八識為俱有依之外,當然還要有意根為俱有依,我們之前跟大家說明的,在欲界人間,祂也要有這個五根身——這個五根來作為祂的所依,才能夠在欲界人間現起,不管說是醒著時候,還是睡著了做夢也好,都必須要有這些的俱有依,祂才能夠現起,才能夠運作。
所以以上的說明,大家就可以瞭解,八個識都有俱有依。但是唯獨這個第八識,雖然說祂的俱有依是第七識末那識,但是那個是指說祂要在三界當中現行所必須的,並不是說第八識這個如來藏祂本身的存在,也要依著第七識末那識而存在。這個是大家要特別瞭解的地方。
以上我們說明了八識的俱有依,時間也差不多了,下一集我們將為大家更詳細的,用比較淺顯例子來加以說明以上。
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