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超意識 425GO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門 第35集
由正文老師開示: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二)


第三十五集 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二)

正文老師主講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繼續來跟各位分享念佛三昧的一行三昧,也就是持名念佛法門的「一行三昧」。我們上一集跟各位說明了:一行三昧其實是因為念佛的定力轉而參究念佛,進入了這個參究念佛的時候,能夠明心見性,這樣子的一個狀況。那也就是說,一行三昧其實它是念佛定力的展現,所以它是「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並不是把我們的妄想心——把意識心,修到一念不生;也不是像持名念佛在心念心聽的階段,只有嘴巴在唸其實心裡面沒有在想佛,已經入到定境裡面去了。那這個狀況不是一行三昧的前方便所需要的,所以一行三昧其實必須是以智慧為前導的。

我們這一集就是要來跟各位說明,一行三昧的兩個先決條件。也就是說,我們要證入一行三昧之前,必須要先具足哪些條件。就是必須要具足這兩個條件:第一個,必須要先聽聞、瞭解般若波羅蜜;第二個,要有心念心聽、心念心憶的功夫。所以必須要瞭解般若波羅蜜這個了義法;再來必須具足心念心聽、心念心憶,這個念佛定力的功夫。這就表示說,必須以智慧為前導、必須以相似般若為前導、必須先瞭解般若波羅蜜是什麼,然後再來具足念佛的定力功夫。

那我們來看,聽聞、瞭解般若波羅蜜是什麼呢?何謂聽聞、瞭解般若波羅蜜?那這個部分,經常被念佛人所忽略。念佛人經常不想深入經藏,不想瞭解佛法說的是什麼,所以經常說:你只要一句佛號念下去就好了。一句佛號當然是非常殊勝的,但是如果不知道念佛的真正義理在什麼地方,不知道為什麼要念佛,乃至於不知道所念之佛為何,所念之佛是什麼,那這樣子的話就沒有辦法在念佛上獲得大的利益。所以在這邊《大寶積經》裡面,就針對般若波羅蜜這部分,作了一個說明。《大寶積經》裡面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者,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大寶積經》卷一一六

《大寶積經》這邊就講得非常清楚,說:諸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你想要進入一行三昧的話,就應當要先聽聞般若波羅蜜——要先聽聞、讀誦、瞭解般若波羅蜜,然後如般若經裡面所說的「如說修學」——如般若經裡面所開示的如說修學,然後才有辦法進入一行三昧。那進入一行三昧的時候,就是真正的進入了這個念佛的境界裡面了。那念這個實相佛,乃至於念這個真如本體,那就是如法界緣,就是像法界一樣,緣於真如法界一相。這個真如法界一相是永不退的,永不退壞,永不壞滅。這個境界是意識心所不可以思議、所不可以思量的一個境界。那這個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的境界,祂是無所障礙的、祂是沒有相的。那這個是什麼境界呢?這個般若波羅蜜是什麼境界相呢?這個般若波羅蜜就是《心經》裡面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這個般若理體,就是這個般若心。

《心經》裡面所說的這個心,祂是不生不滅的、不增不減的、不垢不淨的。那很多人聽到這裡的時候,就認為所謂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就是如剛剛所說的,六祖所呵斥的這些人——認為修到一念不生的時候,這個一念不生清清明明,常照這個境界的時候,這個意識心清清楚楚覺照的時候,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當這個意識心反觀而不起任何念頭的時候,不起任何雜念的時候,就認為這個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但是這還是意識心啊!這個意識心祂永遠還是有生滅的!但是很多人認為這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但是如果問他: 「像《心經》裡面所說的,那你說這個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那我問你《心經》裡面說這個心祂是不垢不淨,那你又如何說呢?」這樣子一下子口掛壁上,一時傻眼,也沒辦法回答。對啊,這個心祂是清淨的啊,這個心祂是清淨的所以祂是不生不滅啊,所以祂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從來都沒有一些染汙,怎麼《心經》裡面講說這個心是不垢不淨?不垢的話就是清淨的意思,不淨的話就是這個心還有染汙。那很奇怪了,這個心為什麼會有染汙?這個心在什麼狀況之下,為什麼會有染汙呢!這個就是很多人在看《六祖壇經》的時候,經常說:何其自性不生不滅,乃至於何其自性如何如何,一直到最後,念到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就卡在這邊了。為什麼何其自性不生不滅,能夠瞭解;何其自性祂不增不減,能夠瞭解;那為什麼這個自性能生萬法?那我請問你,這個自性如何生萬法?所以《勝鬘經》裡面說:「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難可了知。」這個跟般若經裡面,也就是《心經》裡面在講的,這個心祂是不垢不淨,是完全一樣的。但是為什麼我們早晚課的時候,天天在誦持《心經》,但是卻有某些人被這個惡知識所誤導,而說這個《勝鬘經》所講的這個是錯的。《勝鬘經》講說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這個是矛盾的,所以這個經很可能是偽經,這個是在謗佛、謗法、謗僧啊!他不知道《勝鬘經》裡面所講的,跟般若經裡面所講的完全是一樣!般若經、《心經》裡面所說的「不垢不淨」這個心,正是《勝鬘經》裡面所講的「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難可了知」。所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所說的:

【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智智無益無損……。清淨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無所執受】——《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二八六

也就是說這個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般若體,這個「智慧到彼岸」的心——祂雖然能夠出生一切智讓我們受用,雖然能夠讓你的意識心、讓你的意根在修行的過程裡面產生了一切智,那這些一切智智對於般若理體來講的話,祂本身並沒有任何的增益,也沒有任何的減損;對般若理體來講的話,並無增益也沒有減損。智慧有增減,是意識心的增減,是覺知心的增減,所以後面才會說清淨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無所執受。也就是說般若波羅蜜多這個理體,祂對於一切法都沒有執——沒有取受,會對一切法有所執有所受的就是我們的覺知心——我們的意識心。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智智無益無損。

那這些智慧能夠帶我們從這個下品的妙觀察智,一直到成佛的大圓鏡智,這個智慧不斷的成長,這些智慧全部都是因為這個般若的理體所出生的。但是般若理體出生這個智慧的時候,卻不去執著、執受這些智慧,這個就是我們必須要先瞭解般若波羅蜜祂真正的道理。所以瞭解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要先瞭解什麼是第一義,什麼是了義。

那什麼是第一義呢?什麼是了義呢?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了義所講的就是在指真如佛性,就是在指這個般若的理體,也就是般若波羅蜜這個理體。真如佛性就是解脫的彼岸,真如佛性祂本身就是我們解脫的彼岸,但是祂沒有必要解脫,祂本來解脫,祂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祂本來具足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的。所以需要解脫的就是眾生的五陰十八界——眾生的五陰十八界、覺知心需要解脫。眾生的五陰十八界繫緣於法界,繫緣於這個一真法界,繫緣於真如佛性的時候,這樣狀況就叫做解脫的彼岸。所以必須要瞭解般若波羅蜜多,才有辦法進入一行三昧。

有些人可能就會問說,那我如何繫緣於法界呢?我又還沒有證悟、我又還沒有明心見性、我又還沒有見自性彌陀,我如何繫緣於法界呢?我如何繫緣於一真法界呢?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先瞭解般若波羅蜜多,必須瞭解第一義,必須瞭解了義法的這個義理。雖然你還沒有證悟,但是必須要先瞭解。譬如說,我們要去臺北玩,你從來沒有去過臺北,但是你必須先看完地圖以後,再往前進,那你去的時候就不會迷失方向。所以先瞭解般若波羅蜜多——這個就是相似般若——先知道般若它的義理是什麼,這樣子在修行的時候,才不會走錯了方向。當你明瞭真如佛性的時候,再如說修學,然後端身正向,繫心一佛,持佛名號,然後突然反觀,在因緣成熟的時候一念相應,覺悟了真如清淨的佛性!那在這個時候,真如佛性時時於持佛名號的時候顯現,那就像如十方諸佛法界,不退失、不壞滅、不可思議、無障礙、沒有相貌,這個就是實相。

這個實相是空有不二的:這個實相是因為有空性的這個理體,所以能夠產生、出生了三界六塵萬法給我們用,雖然祂是空性,但是祂能夠出生三界六塵萬法;雖然祂出生了三界六塵萬法,但是祂從來不去執著,不去分別這個三界六塵萬法,這個才是真正的空有不二。那如果只是求生西方極樂的話,並且不求上品上生,也不求上品中生的話,也不是修一行三昧,這些就不是很相關:也就是說你只是要求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只是要求下品生,或是要求中品生,那般若這部分就不是那麼的相關了。那九品往生的部分我們上一集正偉法師已經做了詳細的說明,所以上品往生,這個上品上生跟上品的中生,必須瞭解般若波羅蜜。那如果不是要上品的上生跟上品的中生的話,或是你不是要修學一行三昧的話,那就不一定要瞭解般若波羅蜜。所以如果要修一行三昧,就應先要瞭解般若波羅蜜是什麼,這樣才有辦法體究念佛,才可能修一行三昧,所以不是單單的只是隨佛方所,專稱名字而已。

所以談一行三昧之前,必須要先聽聞、瞭解般若波羅蜜,這個大前提不能漏掉。如果漏掉這個大前提的話,如果漏掉的話,就算你解巴不斷的唸 阿彌陀佛、不斷的唸 阿彌陀佛,也是永遠都悟不了。因為沒有辦法具足了般若的智慧、沒有辦法具足了般若的知見,就不知道如來藏——真如本性,祂是空有不二的這個道理,所以就沒有辦法進入一行三昧。

我們再來說明一下一行三昧的第二個條件,就是心念心聽、心念心憶。那「心念心聽」跟「心念心憶」就是我們持名念佛,要從這個念佛的狀況進入到持名念佛的有相念佛的念佛三昧裡面;那從有相念佛三昧,再進入到一行三昧的無相念佛;乃至於實相念佛。所以《大寶積經》裡面就說:

【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大寶積經》卷一一六

也就是說要修學一行三昧,除了前面所說的,要具足了知般若波羅蜜的道理以後,要捨諸亂意,必須要在空閒處,也就是說不受打擾的地方——在經典裡面經常說的阿蘭若處——這個地方來修學。那在這個地方:必須「捨諸亂意」——也就是捨離了意識的這個攀緣、捨離了妄想雜亂的這個心;那「不取相貌」,就執持佛的名號——不取佛的相貌而繫心了一尊佛:譬如說你如果是念 釋迦牟尼佛就只念 釋迦牟尼佛,念 阿彌陀佛就只念 阿彌陀佛,乃至於你念 觀世音菩薩就念 觀世音菩薩——就繫心於一佛或一菩薩的名號,專稱名字,只有稱名字;「隨佛方所」——就是隨佛的方所:譬如你念 阿彌陀佛的時候就面向西方,念 東方琉璃如來的時候,就面向東方——所以「端身正向,隨佛方所,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在這個時候在一佛的名字上面念念相續。

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把念佛的念都攝於六根的其中一根,就是都攝到意根裡面。所以「都攝六根」的意思就是把六根收攝到意根。那「都攝六根」其實還是有深淺的層次:「都攝六根」有無相憶佛,也有有相的憶佛。有相的憶佛一樣是透過有相,把這個有相的念都攝到意根,讓它淨念相繼,讓它憶佛念念相續。那這樣子的狀況,才有辦法慢慢的完成心念心聽,心念心憶的功夫。

當憶佛念念相續的功夫純熟後,就慢慢的能夠進入到心念心憶了。那心念心憶的功夫具足了以後,才有辦法進入體究念佛。那進入體究念佛完以後,才有辦法進入到親見自性彌陀,也就是明心見性。

那這個念佛三昧,有人在問廣欽老和尚,「你有沒有念佛三昧的經驗呢?」廣欽老和尚在這邊開示的時候,就非常精彩了,廣欽老和尚就跟他開示說:他在念佛的時候,有一次在繞佛的時候,就這麼一頓、一頓的時候,就入到念佛三昧(他認為它就是念佛三昧),那往後,以後就三個月這樣子念佛的聲音不斷不斷的圍繞——這個餘音繞梁三月不絕。那這個是一個外國人在問廣欽老和尚念佛三昧的境界,當廣欽老和尚講到說「就這麼一頓的時候」,這個翻譯的人突然之間不知道怎麼翻譯,就把這個翻成叫作「once suddenly a stop」,你不要以為廣欽老和尚他沒有讀書、他不識字,但他馬上制止說:「不是停止哦,不是擋起來哦,不是停起來哦。不是停止哦,而是一頓哦,是這麼一頓哦。」所以這個「一頓」不是停止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念佛三昧不是一念不生,不是停在一念的那種狀態。停在一念的狀態那個是定境,也就是前面六祖大師所呵斥的:這個定境一念不生它本身不是念佛三昧、不是一行三昧。所以必須要具足了念佛三昧的這個定力,才能夠真正的進入到一行三昧。那在這一行三昧裡面,廣欽老和尚因為這樣子的證悟了實相念佛,也相對的在持名念佛三昧裡面——在實相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三昧同時具足。所以這個是實相念佛與持名念佛三昧並修的部分。

那因為這樣一行三昧就能夠如《大寶積經》裡面所說的:

【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大寶積經》卷一一六

《大寶積經》說「一行三昧」,得到一行三昧以後,你就能夠在一念當中見到過去佛、見到未來佛、見到現在諸佛。那這個有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的——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有應身佛、有化身佛、有報身佛。乃至於過去的佛已經成佛了,現在的佛正在十方無量的世界裡面說法,所以有祂的應身,有祂的化身,也有祂的報身。就算沒有應身、化身、報身可以觀的話,也有佛像可以見,所以這個是能理解的。但是為什麼這個《大寶積經》裡面說: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呢?那未來諸佛如何見呢?未來諸佛未成,如何見呢?未來諸佛是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佛如何說呢,佛成佛的時候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那什麼叫作「如來智慧德相」呢?如來智慧德相是怎麼樣的一種相呢?為什麼如來智慧德相跟眾生、跟未來諸佛有關係呢?如來智慧德相為什麼會是未來、現在諸佛的相呢?那我們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這個在下一集再跟各位分享。

祝福各位同修: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門 第34集
由正文老師開示: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一)


第三十四集 持名念佛一行三昧(-)

正文老師主講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繼續進行到持名念佛的「一行三昧」。我們上一集有說到,要進入一行三昧之前,必須要具足念佛的資糧,再慢慢的從隨緣的念佛到心念心聽,到心念心憶,這樣子才有辦法慢慢的具足念佛的功夫而進入一行三昧。

那念佛的功夫在我們的念佛法門裏面,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在念佛的時候其實是不經意地念佛。雖然念佛法門是因為 阿彌陀佛慈悲大願,爲了要攝受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也就是說 阿彌陀佛的大願攝受了大部分的人,能夠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乃至於這個五逆十惡的人,阿彌陀佛同樣的攝受——但是如果您念佛的功夫不得力的時候,沒有辦法一心不亂,不但沒有辦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乃至於你要修學一行三昧、要修學念佛的定力的話都會非常的困難。所以有修學念佛法門二三十年的人,如果問他說:「那你念阿彌陀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把握啊?」那可以說:「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我們都知道念佛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乃至於七日一心不亂,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麽會「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呢?那個就是因為功夫不夠的原因!

有人去找廣欽老和尚去請示說:「要怎麼念佛呢?」廣欽老和尚就問他說:「那你是怎麼念佛?」那他就說:「我有空的時候就念佛。」廣欽老和尚就說:「那你跟阿彌陀佛還只是一面之緣而已,並不是能夠真正念佛,所以你要在往生的時候要阿彌陀佛來接引你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這個就是因為功夫不夠的原因!

那功夫不夠心裡就會徬徨。那心裡徬徨就會到處地去逛道場——今天到那個道場去念念佛啊,明天又到那個道場去參加經懺法會,到處地逛道場、到處地跑。慢慢地因為念佛的定力沒有辦法產生,就慢慢地產生了苦惱,學佛越學越苦惱。那到這個時候,大概會有兩種現象:一種現象就退轉了,退回到世間法去,退回到世間法去享樂了,去享受五欲之樂。那另外一種情形,就會開始思維如何轉進,怎麼樣能夠轉進到念佛的法門——念佛更深的法門裏面,能夠得到一心不亂?

那也就是說,我們念佛從原來開始嘴唱耳聽的時候,那這個時候(在念佛的時候),雖然嘴巴有佛號,但是其實心裏面是妄想紛飛的。那慢慢在念佛的過程裏面得到善知識的開示,也知道說那這樣子念佛,心中沒有佛號,只是唸佛在嘴巴這個樣子的話,這個不是真正的念佛,那就慢慢地轉到心念心聽。那心念心聽的時候佛號雖然在,但是不一定在想佛。佛號雖然在心裏面,但是沒有在想佛、沒有在憶佛,那在這個時候,善知識就會慢慢地再引導他,再往心念心憶的方向。那心念心憶的時候,是佛號在,也有在想佛,所以這個層次又比較深一點了。我們前面幾集裏面,就是從隨緣念佛的這個嘴唱耳聽一直到心念心聽、一直到心念心憶,這樣子為各位持名念佛作了一個說明。如果到心念心憶的時候,如果能夠捨棄佛號,只留下憶佛的念——單單的憶佛的念,就是憶佛。心裏面的那個佛號的文字形象,還有佛的形象已經沒有了,只有單單提起一個憶佛的念,這個其實就是無相念佛!那無相念佛,我們在後面會有老師再針對無相念佛的部份作深入的說明,我們就不在這裡作詳細的說明瞭。

所以真正精進持名念佛的人,心裡必須時時有佛號。當你心裡時時有佛號的時候,就能夠信心百倍,所以不會「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這種情形。那信心百倍的時候,無論是睡時在夢中的時候也是在念佛,醒的時候也是在念佛;那這個時候,無時無刻佛號都在您的心中,這個就是持名的念佛三昧!能夠有這樣子的念佛三昧的功夫的時候,才有辦法進到一行三昧的修行。

那什麽叫做一行三昧呢?那爲什麽要修行一行三昧呢?其實一行三昧就是「淨土禪」。那我們先來說明一下什麽叫做一行三昧?

《大寶積經》裏面佛怎麼說呢?這個是 文殊師利菩薩問 世尊,世尊所答的話。文殊師利菩薩問說:【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大寶積經》卷一一六。所以這邊 世尊就講得非常清楚!文殊菩薩說:「什麽叫作一行三昧?」佛就告訴 文殊師利菩薩說:法界一相,就是這麼法界一相,繫緣在這個法界一相的時候,這個就是一行三昧。那這樣子,什麽叫作「法界」呢?那什麽又叫作「法界一相」呢?那如何才有辦法繫緣法界一相呢?這個我們就必須要瞭解什麽叫做「法界」。

那何謂「法界」呢?法界,《大寶積經》裏面說了:「眾生界者即是法界。」——《大寶積經》卷八十七。也就是說,眾生界、三界乃至於眾生界所出生的這十八界諸法,從眾生界所出生的一一界的諸法,這個就叫法界,這個法界是有分別的,這個法界是有差別的。這個「法界」在《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裏面說:「舍利弗!法界者即是菩提……諸法無界故。大德舍利弗,法界、佛境界無有差別。」——《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卷一。那這個就奇怪,爲什麽這個地方 文殊師利菩薩對舍利弗所說的法界,是說法界是菩提,法界沒有界,法界無界故?那法界跟佛境界沒有差別,但是爲什麽剛剛《大寶積經》裏面說「眾生界者即是法界」?那很顯然這個眾生界它是有差別的,眾生界有三界六道眾生的眾生界,界界都有差別、界界都有分別,那爲什麽這裡說法界無分別,法界沒有界限,法界無界故?

這個就是在說,眾生都同是具有這樣一個真如本性,從這個真如本性所生。從這個真如本性的理體來看,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本來就是沒有差別的,所以才叫作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就是在說,法界的一切眾生全部都是從真如的理體,從真如本性所出生。雖然真如本性出生了眾生界,出生了三界六道的眾生界,乃至於三界六道的眾生自己的如來藏出生了十八界讓他來受用,但是祂出生了這眾生界、出生了十八界,無妨祂出生這三界眾生界的時候,祂的理體一樣是沒有分別的。祂雖然出生這些界讓眾生來分別,但是祂本身祂是沒有分別的。所以在這邊《大寶積經》又講了這麼一句話:「自性空界名為法界。」——《大寶積經》卷八十七。也就是說這個本來自性心,本來真如這個自性心、這個空界,就叫作法界。所以法界一相就是在指一真法界的真如一相。一真法界的真如一相,祂才是真正的沒有差別,祂才是這裡面 文殊師利菩薩所說的「諸法無界故。大德舍利弗,法界、佛境界無有差別。」——《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卷一。諸佛的境界,還有所有的眾生的境界,從真如理體來講的話,都是沒有差別的,都是這樣子的一個一真法界的真如法相。所以要入的一行三昧,就是淨土禪。

我們說一行三昧就是要繫緣於法界,就是要繫緣於真如法界,繫緣于真如一相,繫緣於這個法界一相,就是繫緣這個法界一相的時候由淨入禪——由淨入禪來證悟這個般若真如,來證悟這個真如的理體。那這個就是透過持名念佛,繫心一佛。繫心一佛也就是說,把你的心專心在一佛的名號上面——譬如說在 釋迦牟尼佛的佛號上面,或是說在 阿彌陀佛的佛號上面——那只是在只稱一佛、專稱名字。那只稱 釋迦摩尼佛的名字或是說 阿彌陀佛的名字,這個就是持名念佛。那從持名念佛,從心念心聽一直到心念心憶,然後才有辦法進入到一行三昧。

那一行三昧可以求明心、可以求見性,也就是明自本心、見自本性,這個就是進入了實相。也就是說一行三昧是可以從有相的念佛進入實相念佛;不但可以從有相的念佛進入實相念佛,而且可以求生極樂世界,可以求生極樂世界(極樂國土)上品上生。所以一行三昧它的功德不但是能夠透過持名念佛進入到體究念佛,直接從有相念佛進入到無相念佛來進入一行三昧,進入到可以求明心見性,進入到實相的境界;不但如此,而且可以求生極樂世界極樂國土。那這個就是我們上一集裏面所說的,永明延壽禪師所說的:「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在經典裏面我們經常用老虎、獅子來形容這個法的威德,所以老虎跟獅子本來就是非常威猛的,那如果再加上戴上角的話,那這個又是更威猛,所以「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也就是說,如果能夠直下明心見性,這個從淨土進入禪,禪淨本來就是非一非異的;如果明自本心,能夠明心見性,那現世當然就能夠成為諸人之師。因為這樣子的功德,也能夠成就未來的佛果。

所以一行三昧是從有相直接進入真如實相的,就是從有相直接進入真如實相,所以是繫緣真如法界。繫緣在真如法界裏面,就是能夠明心見性,也就是禪宗所說的見到了「自性彌陀」。那這個是大心菩薩所修的,這個不是聲聞人所修的,不是聲聞種性只求自己了脫——自己解脫的自了漢,所能夠修的,所以說是大心菩薩所修的。大心菩薩爲什麽要修這樣子的法?就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也就是要自度度他、自利利他。

這邊我們必須要再說明一下,就是說:一行三昧其實它本身是因為智慧所得的,所以它是因為念佛的定力,能夠透過念佛的定力來參究,來達到明心見性,所以它不是定境——定力跟定境其實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所以這個一行三昧它本身就是般若,一行三昧本身就是屬於體究念佛的一環。

所以《六祖壇經》裏面,六祖怎麼說呢?他說:【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淨名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六祖壇經》卷一。六祖在這邊說,一行三昧是在一切的行住坐臥當中「常行一直心」,「常行一直心」這個叫作一行三昧。那接著再說明:什麽叫作 「一直心」呢?如何「常行一直心」呢?他說「淨名云」——「淨名」就是維摩詰大士,維摩詰大士是等覺菩薩——所以借用了 維摩詰大士在《維摩詰經》裏面所說的(維摩詰大士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那什麽是直心呢?直心就是指我們這個真如理體。我們這個般若的體本身就是道場,本身就是淨土,所以《維摩詰經》裏面才會說「心淨則佛土淨」。但是意識心永遠都沒有辦法是直心,意識心永遠祂會是緣於三界六塵萬法,所以祂不是直心。真正的直心就是在指我們這個真心,指我們這個真心理體,這個真心理體祂是直心——祂雖然不入三界六塵萬法,但是祂能夠了眾生心行,那祂是直心!所以真如直心不執著於三界六塵萬法,但是不是一念不生,不是把你的意識心修到一念不生,修到一念不生都沒有妄想的時候,這仍然不是直心。因為把你的意識心修到一念亦不生,修到沒有妄想的時候,這個永遠都是妄心,永遠都不是我們所要求見的自性彌陀,永遠都不是我們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的那個「如來藏」,不是禪宗所說的那個真心,不是禪宗所說的這個真如心。所以這個直心指的是真如心,不是意識心把祂修到一念不生!

那有的人就執著:必須把這個意識心修到一念不生。譬如說:「念佛呀,念佛你就是要念到不要執著、不要分別,把它放下,全部都把它放下;修行的時候就是不要執著、不要分別,要放下,當下就是」。當下就是什麼?當下就是妄心!這個當下本身就是妄心!這個妄心祂本身就是生滅的心,不是 維摩詰大士所說的這個直心,也不是六祖慧能在這邊所說的「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的這個直心。因為這個心永遠都是生滅的,永遠都是住於三界六塵萬法,所以祂是「有住心」。《金剛經》裏面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在指這個心。「應無所住」就是在指真如心,祂能夠映出三界六塵萬法,但是祂又不住於三界六塵萬法;能夠住於三界六塵萬法的心,就是這個意識心,住於三界六塵而不斷地受用五欲,這個就是意識心。

但是偏偏很多人執著「不要執著,不要分別,放下一切」,那這樣子的一念不生,要修行修到一念不生,說這樣子的狀況就是念佛三昧,乃至於說這樣子就是念佛心,乃至於說這樣子就是明心見性。那這個,六祖在後面這邊又說的:【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六祖壇經》卷一。六祖在這邊說得多清楚!他說這些凡夫迷人啊——迷悟的人,執著這個法相,執著這個不分別、執著這個一念不生、執著所謂的放下,執著所謂的「不要執著」的這個心,認為這樣子的時候,就叫作一行三昧。所以六祖在這邊說「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執一行三昧」,執怎麼樣一行三昧呢?說「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就是說,這個一行一般的人認為,一行三昧就是坐在那裡不動,坐在那邊打坐一念不生,乃至於在那邊念佛念到入定去了而「妄不起心」,都沒有起任何的雜念,沒有起任何這個妄想心的時候,那這個叫作一行三昧!但是這個六祖大師又怎麼說?「作此解者」——如果作這樣子解釋的人,「即同無情」——就是猶如木石,猶如冷水泡石頭一樣,就像無情一樣;如果執著這樣子的一個狀態,就是像無情一樣,這是障道因緣,這會障卻了我們修道的因緣。

所以一行三昧其實是定力的展現,是「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修學一切佛法,乃至於修學一切念佛法門,其實還是必須以智慧為依歸。不管你修學任何的定力、不管你修學禪法、不管你修學念佛,乃至於你要修學的這個聲聞解脫道,也都必須以智慧為依歸。必須以智慧為依歸所發起的這個一行三昧——所發起的一行三昧的這個定力,這個才是真正我們要修學的方向;而不是要去修學到一念不生,因為一念不生就如六祖大師所說的「即同無情,是障道因緣」。無情跟障道因緣對修學佛法是完全沒有幫助,反而是阻礙的。

好!那我們時間今天已經到了。祝福各位: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


法界衛星將於9/20 (星期一)播出
葉正緯老師的採訪內容:

1. 伏斷煩惱結使 解脫生死重病
2. 斷我見的重要性


法界新聞播出時間:
凌晨 12:00~12:30
早上 7:30~8:00
中午 12:00~12:30
下午 5:00~5:30

敬請準時收看,並廣為介紹親朋好友一起收視,同霑法益。
網路收看,請上425go部落格影音專區收看。

佛教正覺同修會
台北市承德路三段277號9樓
電話:0225957295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門 第33集
由正文老師開示:持名念佛的層次


第三十三集 持名念佛的層次

正文老師主講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這一集要正式進入到持名念佛的漸次進修。我們上一集說到持名念佛必須要漸次進修,也就是必須要一步一步的往上修。漸次進修的次第我們在這邊分為:隨緣念佛,再來就是心念心聽,還有心念心憶,到最後進入一行三昧。我們上一集有說如何的漸次進修,而且為什麼要漸次進修。因為人的根器有不一樣——有上上根人、還有中根人、還有下根人。但是持名念佛,它是三根普被,利鈍兼收,所以它是攝盡了上根人、中根人、還有下根人。所以必須要漸次的進修,才有辦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乃至於能夠得到念佛三昧。

《蓮宗寶鑒》,上一集我們所說的:根器好的人能夠識自本心,能夠明心見性,能夠直下自悟,能夠親見自性彌陀,能夠見到如來的無所住、無所依的最上乘的境界,但是這個是萬中無一的人。那如果能夠依止 世尊的教誨,能夠漸次進修的話,就能夠如永明延壽大師所說的:「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其實永明延壽大師講這首偈的時候,前面還有一句叫作:「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夠當下直下自悟的話,能夠明心見性的話,現世就能夠為人師,來世因為這樣子的功德、這樣子的願力能夠成佛作祖,這個就是永明延壽大師這個偈其中的一句。

那我們現在就來談一談:什麼叫作漸次進修?漸次進修有:隨緣念佛、心念心聽、心念心憶、一行三昧。這是我們要說明的持名念佛的四個次第。

什麼叫作隨緣念佛呢?我們從隨緣念佛到心念心聽,到心念心憶,一直到一行三昧,一般人的念佛大概就是從隨緣念佛開始。什麼叫隨緣念佛?就是平常的時候,只是依著自己隨興來念佛,依著自己念佛的因緣來念佛。平常持名念佛:晚上沒睡好,沒精神的時候就不念了;今天心情不好,也不念了;當他走在路上往往看看櫥窗,看看周遭的廣告招牌、看看人,碰巧經過的佛教文物店正播放著佛號的時候,才想到「唉!又聽到佛號,又想到要念佛了。」心裡才跟著又念了幾句,突然看到一輛名車呼嘯而過,心又被轉了,就看著「這個是保時捷嗎?這個是BENZ嗎?」就是這樣一直被這些境界所轉。一顆心就像孫悟空一樣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在那邊翻來覆去,翻來覆去,沒有一刻能夠安住於念佛的心上面。就算是每一周的共修,每一周共修的時候到道場去念佛,也是隨興參加,看到今天下雨了,就不想去了;看到下禮拜風大了,也不想去了;寒流來了,也不想去了;到下一個禮拜,看到太陽太大了,又不想去了;終有一天,不冷也不熱,決定念佛,這個就是隨緣念佛、隨興念佛,也就是隨著他所遇的因緣、所遇的人,隨興的念佛,沒有一個止住的地方,翻來覆去,沒有止在一個念佛念的地方。就像孫悟空的心一樣一個筋斗雲翻來覆去,翻來覆去,所以一直沒有辦法成就念佛的功德。

為什麼會停留在隨緣念佛的階段呢?是因為對於真實的佛法,還有了義的佛法沒有真實的瞭解,所以還沒有正信。這種人是因為有人教他念佛,他因為念佛能夠暫時得到心靈的寄託、能夠得到心靈的依託,就跟著念佛了。有的人是因為家裡有家屬往生,有人去助唸,助唸完以後也跟著隨興念佛了。因為念佛能夠利益自己的眷屬、自己的家人,也隨興跟著念佛,沒有一個依歸,對世間的五欲——這種人對世間的五欲非常的貪著,還是很貪著。這五欲是哪五欲呢?也就是「色聲香味觸」,還有「財色名食睡」。也就是:貪著外面的財物、貪著外面的物質、貪著身外的名聲、貪著身外的飲食、貪著睡覺。這個就是「外我所」的貪著。再來就是對於五欲的貪著——另外一種五欲的貪著,也就是「色聲香味觸」的貪著,也就是對於「眼耳鼻舌身」的覺觀的覺受的貪著——眼睛貪著於色塵、耳朵貪著於聲塵、鼻子貪著於香塵、舌根貪著於味塵,乃至於身根貪著於所有的這些觸感、這些覺觀。貪著在這種「色聲香味觸」的五欲,貪著在這些「財色名食睡」的五欲,這個就是對於世間五欲的貪著。因為貪著於五欲,所以也會愛戀眷屬、愛戀財物、愛戀虛名、愛戀權力,所以只是隨順世俗的法,和世俗人一樣在五欲中打轉,所以不能專心念佛。往往念佛念到一半的時候,就想到自己的眷屬。譬如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念念,念到一半就想到,「唉呀!我的乖孫子,怎麼還沒有放學啊?」念佛、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佛念到一半,「唉呀!」突然想到,「今天股票到底是漲了還是跌了啊?」就是因為這樣子,用這種心在念佛,所以心一直沒有辦法安住,永遠都會貪戀於眷屬、貪戀於財物、貪戀於虛名、貪戀於虛有的權力,所以沒有辦法專心的念佛。

這種人他並沒有求生極樂的想法,他只是聽人說「念佛可以平安,能保佑我不出車禍,能保佑我沒有橫難」,就是因為這樣子而念。念佛可以為自己,或為家人求得平安,只是因為這樣子求世間福的這樣的念頭來念佛。這樣的人基本上,他的根性、他的志願都不是很安定的,所以念佛的時候也經常換方法,換來換去。有時候聽人家說持名念佛很好,就跟著持名念佛;有的人說觀像念佛很好,他就跟著觀像念佛;一下子又聽說觀想念佛也不錯,就跟著觀想念佛,其實他根本不知道怎麼觀像也不知道怎麼觀想;一下子又聽到持名念佛的心念心聽是一個很好的轉折,就急著要去作心念心聽的功夫,其實他沒有把持名念佛真正的功夫把它念好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作心念心聽的功夫。所以不斷的換,不斷的換,每個方法都淺嚐即止,所以一無所成。

這種狀況之下,我們如何從隨緣念佛,如何轉進到心念心憶呢?如何轉進到心念心聽呢?

隨緣念佛要如何去轉進?第一個必須要先瞭解:為什麼要念佛,也就是必須要探求念佛的真義,不是只停留在念佛就是為了要身無橫難、心靈平安。也就是說除了追求身無橫難、心靈平安之外,已經慢慢的知道念佛可以求生極樂,念佛可以生起定力,念佛可以獲得解脫,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等的好處,所以開始真正的想要發心、真正的想要發願、真正的想要在念佛的功夫上面去用功。那這個就是從知道 彌陀世尊的功德,知道 彌陀世尊悲願廣大無邊,知道極樂世界依正二報殊勝莊嚴。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殊勝莊嚴,指的就是說極樂世界的環境沒有像我們娑婆世界的這些苦:極樂世界沒有冬天、沒有夏天、沒有寒暑,不會很熱也不會很冷;極樂世界的飲食隨想即至,吃了以後自然能夠化去;極樂世界也沒有大小便利,所以沒有大小便的這個問題;也沒有柴米油鹽,所以不用煮飯,也不用種菜,沒有我們娑婆世界為了生活所需要的柴米油鹽的這些煩惱;這些所需要的飲食乃至於我們所想要的溫度,所想到的這個境界都是一念之間它就有了。在極樂世界並沒有生、老、病、死,在天界天人還有五衰相現,但是極樂世界沒有生老病死,一直等到離開極樂世界。所以「念佛」除了可以沒有橫難以外,還可以獲得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發起定力、獲得解脫等等的好處。也就是說從 彌陀世尊的功德乃至於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的莊嚴,知道了念佛的這些功德、念佛的好處,所以慢慢的發起了念佛的心願、念佛的信力。

再慢慢的知道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前,必須要隨緣、緣分、緣力消除舊業,也就是必須「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所以這個時候就會真心的懺悔、發願迴向往生極樂。也就是這個樣子,所以能夠真正的真心的去發願、去懺悔,去懺悔過去的業障,來發願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這樣子慢慢知道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的莊嚴,也知道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隨緣隨力的消除業障以後,就慢慢的具足了正信;那因為有了正信,就慢慢的發起了正願;也因為有了正願以後,才願意努力的於正修行上面、逐漸的從隨緣念佛就能慢慢的轉入心念心聽了。

那什麼叫作心念心聽呢?也就是說,當我們每天心裡默念佛號,默念的同時會聽到自己心裡念佛號的聲音,就是心念心聽。也就是說猶如餘音繞樑,就是像念佛的時候,聲音像錄音機一樣不斷的在心裏面一直播放、一直播放,就有如「餘音繞樑,三月不絕」。就是每天因為念佛的功德,因為信力、願力還有功夫行門慢慢具足了以後,每天心裡默念佛號,默念的同時慢慢能夠自己心裏面也能夠聽到心裏面的佛號,這樣子就是慢慢的進入了心念心聽。

那從隨緣念佛轉到心念心聽,有什麼好處呢?心念心聽可以以念佛、以佛號來消除妄想、以念佛來消滅煩惱、以念佛來消除過去生無量無數的罪業。因為念佛不斷、佛號不斷,所以想佛的念不斷,因此可以在第八識裡不斷的種下淨業的種子,就是因為這樣子的緣故,能夠消除煩惱、消除妄想、滅除過去無量無數的罪業——這個就是所謂的「念佛一句,罪滅河沙」!那再來,心念心聽還有哪一個好處呢?心念心聽的時候,當你達成心念心聽的這樣子的念佛功德,十方諸佛都會護念,本師 釋迦牟尼佛更是慈悲護念,阿彌陀佛更是慈悲護念。以前就有人因為念佛的時候,身放光明,所以惡鬼就遠離,沒有辦法來遮障他,沒有辦法來障礙他。那這個心念心聽慢慢成就的時候,就能夠成就有相的念佛三昧。

那什麼叫作成就有相的念佛三昧?如何透過心念心聽來達成有相的念佛三昧呢?就是念佛精進的時候,可以藉著心念心聽,念到一心不亂。在夢中的時候,也是在念佛,醒來的時候第一個聽到的也是在念佛,耳朵裏面彷佛佛號不斷,就像剛剛說的——就像錄音機不斷的播放、不斷的播放,佛號不斷的播放、不斷的唱誦、不斷的唸下去。那這樣子法喜充滿,就不會與人吵鬧,言語動靜很安詳,心裡就會很安定,那命終捨報的時候還是佛號不斷,知道自己一心不亂,必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心念心聽能夠成就這樣子的一個念佛功德,能夠成就這樣子的一個殊勝的好處——能夠消除眾生的妄想,能夠滅除煩惱乃至於能夠得到有相的念佛三昧。

那為什麼這個叫有相的念佛三昧?因為他還是透過心念心聽,也就是說,心念心聽的過程裏面,其實還是有意識心的心相,而且這個意識心的心相比無相念佛的意識心心相還要粗,所以它還是屬於有相的念佛三昧。那無相念佛本身其實嚴格說來,如果(就)意識心來說,還是屬於有相的念佛,只是因為遠離了語言文字、遠離了形相,所以它叫作無相念佛。那這個後面,我們有老師會來對這個部分作詳細的說明。

心念心聽什麼時候可以轉進心念心憶呢?如果我們修學心念心聽,善根深厚,慢慢的在時節因緣成熟的時候,就會檢討、會注意自己心念心聽的時候,有沒有在憶佛呢?心念心聽的時候,有沒有在想佛呢?詳細觀察後,就會發覺心念心聽的時候,憶佛的念並不是很清楚,而比較偏於定,這個就比較偏向於一念不生。這個部分其實他的功夫已經很好了,如果能夠觀察到這裡,心其實已經很細膩了,才能夠觀察得出來。當他打坐心念心聽的時候,往往會入定;雖然口中仍在唱著佛號,但是心已入定了,也就入到相似於一念不生這個境界。

所以能夠觀察到這樣,其實他的心已經很細了!大部分的人心念心聽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入到這樣子的一個心念心聽的這個定的境界裏面去。就算能夠入到這樣子的一個心念心聽的定的境界裏面去,也不一定能夠觀察得到他是不是有在憶佛。根器比較好的人、善根因緣福德比較好的人,就會從這邊觀察到是不是有在憶佛,慢慢從這邊就轉進憶佛的念;當他觀察分明後,確定沒有錯了,從這裡開始注意佛號不斷的時候憶佛的念在不在,那逐漸進入了,心念心聽的持名念佛從這裡慢慢的進入了心念心憶。慢慢進入心念心憶以後,就能夠在行、住、坐、臥當中藉著心中不斷的佛號,維持心中憶佛的念不斷,這個就是從心念心聽慢慢的進入心念心憶。

那心念心憶完以後,到最後就是完全是憶佛的念,不會再入定了。因為他的能觀、能念、所念都能夠完全清楚的返觀覺照:憶佛的念到底是在不在?所以不會再入到一念不生的這種定的境界裏面去,那這種功夫就比較深了。一般持名念佛的人,能分別觀察到這種地步的比較少。如果每天在行住坐臥當中不斷心中的佛號,並且憶佛的念也隨著佛號不斷,就可以準備修學一行三昧了。

所以心念心聽、心念心憶,其實就是要修學念佛三昧最主要的一個基本的一個前方便。如果沒有心念心聽,沒有心念心憶的這個修學念佛三昧、修學念佛定力的這樣的功夫,是不可能進入一行三昧這個念佛的修行!因為一行三昧其實就是已經進入了體究念佛,也就是禪門的參禪,也就是說透過念佛法門來參禪。所以要進入一行三昧之前,必須要先能夠完成心念心聽,還有心念心憶,必須具足這樣念佛三昧的定力、念佛三昧的這樣子的功德,然後必須要深入的瞭解了義法,必須要深入的瞭解般若的道理。雖然還沒有證悟般若,但是要完全的確信:每一個眾生的生命本體就是真如本性,每一個眾生的生命的根源就是真如本性。必須要深信了義法,必須要深信了義法以後才有辦法進入一行三昧!

我們下一集就要準備跟各位說明一行三昧的修學,今天時間已經到了。祝福各位同修: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門 第32集
由正文老師開示:念佛三昧--事理一心


第三十二集 念佛三昧——事理一心

正文老師主講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正式進入念佛三昧之入門與修證。我們上一集裏面把要修學念佛法門,對於念佛法門之殊勝還有前方便做了一個回顧。我們知道念佛法門的前方便,最主要就是要具足三種資糧,也就是要具足信、願、行。信、願、行是修學念佛三昧非常重要的資糧,如果沒有信、願、行這三種資糧的話,要修學念佛三昧就非常的困難。

我們來看一下:什麼叫做念佛三昧呢?念佛三昧就是以念佛功德力將心制於一處,所以又名「一心」。譬如說《阿彌陀經》裏面所說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佛說阿彌陀經》卷一

這裏面就講到一心不亂,就是制心一處、一心。這一部分,一心不亂又有好多個層次,一心不亂有不同的深淺層次,一心不亂至少有二個層次。有哪二個層次呢?第一個就如《大乘集菩薩學論》所說的:「一心不亂,是名定根。」也就是說,一心不亂是因為念佛或是修學定力來的。因為念佛而產生定根,因為定根而有定力,所以一心不亂的意思就是定根,就是由定根來產生定力,這是《大乘集菩薩學論》裏面所說的。

那我們再看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裏面所說的,如何是一心不亂呢?《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裏面說:「觀謂如實見法,止謂一心不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百六十八。什麼叫做「觀謂如實見法,止謂一心不亂」呢?這裏面就牽涉到實相念佛的功夫了。也就是說「如實見法」——那「法」是什麼東西呢?法就是指如來藏,就是指真如本性。所以由般若經裏面來看的話,一心不亂很顯然是指:因為明心見性,事修、理修能夠具足,理事圓融而產生的一心不亂!所以說「觀謂如實見法,止謂一心不亂」!

所以我們說一心不亂至少有這兩個層次。所以《大乘集菩薩學論》裏面說的「一心不亂,是名定根」,就是「事一心」,也就是透過念佛法門的權巧,達到事修的一心不亂。那另外一個一心不亂就是指「理一心」不亂,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經》裏面說的「觀謂如實見法,止謂一心不亂」;也就是因為明心見性,親見自性彌陀所發起的功德,能夠如實見法,如實見所有的眾生之真如本性,因為親見真如本性而能夠止于一心不亂,這樣子的這個觀法就是,事一心不亂還有理一心不亂具足雙修。

所以說,「事一心不亂」就是像持名念佛或是觀想念佛,或是透過無相念佛,這三昧成功的時候,在這三種念佛的三昧成功的時候就產生了定力,那在動中住於定中,動中也不離定,這種念佛所生的定力就是「事一心不亂」的念佛三昧。也就是透過持名念佛,透過從隨緣念佛到心念心聽,到心念心憶,一直到念佛不斷,那念佛不斷的時候,就產生了念佛三昧的功德力;或是透過觀想念佛,或是透過無相念佛,來達成這樣念佛的「事一心不亂」的功夫,那這也就是「事一心不亂」的念佛三昧!

那什麼叫作「理一心」呢?「理一心」就是剛剛《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裏面所說的,那就是說,如果已經到了實相念佛的地步,時時刻刻能夠觀照自性彌陀,時時刻刻看見自己與一切有情眾生的佛性在顯現,不失世間的雜事——這個我們稱之為「理一心不亂」,也就是「理一心」的念佛三昧!也就是說因為明心見性,所以親自看見了自性彌陀,親見了自性彌陀,所以已經到了實相念佛的地步。因為能夠時時觀照自性彌陀,時時刻刻看見自己與一切有情眾生的佛性,無時無刻的在顯現而不失世間的雜事,在這個過程裏面,我們稱之為「理一心」的念佛三昧。

我們經常聽到有善知識在說:「一句佛號概括事理。」什麼才是真正的「一句佛號概括事理」呢?我們從前面的說明可以知道,「事一心不亂」就是事修,事修的意思就是指念佛的各種方便權巧法門,也就是透過持名念佛、觀想念佛乃至於無相念佛這些權巧的方便法門,來達到一心不亂的這種境界。那什麼叫作「理一心不亂」?就是剛剛所說的,理就是般若,般若就是真如本性,悟明真如本性以後所發起的智慧。那般若智慧也就是自性彌陀,就是禪門所講的真如佛性、本地風光,還有菩提涅槃;就是因為親見了自性彌陀,所以能夠親見本地風光,能夠親見真如佛性的本體。因為安住於真如佛性的本體所發起的念佛的三昧,這樣子叫做「理一心不亂」。所以「一句佛號概括事理」,是必須明心見性完了以後,因為能夠照見這個真如本際的本來無生,安住於真如本際的本來無生而發起了念佛三昧,而且跟事修的念佛三昧非一非異;不是說只有事修的念佛三昧達成的時候,就可以說「一句佛號概括事理」。所以明心見性的人念佛跟一般的人念佛,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一樣,明心見性的人持名念佛一樣透過嘴巴,乃至於心念心憶在念佛,一般人的也是這個樣子,但是所不同的是明心見性的人在念佛的時候,還具足了「理一心不亂」,具足了般若智慧。所以到這種境界,才堪稱為「一句佛號概括事理」!要不然,如果沒有親見自性彌陀,而說「一句佛號概括事理」,這是妄說,而且有高推之嫌。

那有哪些念佛法門可用來修念佛三昧呢?《華嚴經》裏面卷六十二所說的,德雲比丘為了善財童子所說的念佛法門,大概有二十二種之多;這些念佛法門都是極甚深的!德雲比丘為善財童子所說的念佛法門有這麼多種,這麼多種的念佛法門都是極甚深的,所以念佛法門不是單單只有一種,不是像有些善知識所堅持的說:「念佛就是只有持名念佛!」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執著己見,不要自己對於念佛法門不知轉折,不知道持名念佛還有無相念佛,乃至於體究念佛,乃至於實相念佛,乃至於就算持名念佛的話,也是由隨緣念佛、心念心聽、心念心憶,乃至於進入持名念佛的一行三昧,這個當中都有很多的轉折,不是只有單單的持一句佛號就能夠完整念佛的功德。所以不要自己對於念佛法門不知轉折,而喪失了念佛的大利益!不但喪失了大利益,喪失大利益已經屬於愚癡了,如果再貶抑或毀謗自己所不懂的甚深念佛法門,那這樣子恐怕未來難以免除謗法的重大惡業。

有人說:「末法時期,談什麼無相念佛呢?談什麼體究念佛呢?只要執取一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就好了!」這個就是在毀謗、在貶抑其他的念佛法門,那這樣子的話,就會貽誤眾生,也會耽誤自己。我們說,把一句佛號帶得清清楚楚,這個其實只是持名念佛的非常粗淺的層次而已;如果執持這樣的一個層次,就是念佛的全部,那就是貽誤眾生而且自誤誤人!所以念佛不只是持名念佛,而且他們說末法時期,為什麼是末法呢?法,法爾如是,為什麼會有末法呢?是人末而不是法末!所以執著這樣子觀念的人,其實就是因為人末,所造成最主要的這個結果;而且因為自己人末,所以造成了法末,所以才會帶來末法的時期。

那我們對於念佛三昧的入門跟修證,有多少的念佛法門要在這邊介紹呢?我們在整個念佛三昧的修學入門與修證裏面,要介紹的有幾個念佛法門:第一個,持名念佛法門;第二個,觀像念佛法門;第三個是觀想念佛法門;第四是繫念思惟念佛法門;第五個是因地的無相念佛;第六個是體究念佛;第七個是果地的無相念佛;第八個是實相念佛。這些念佛法門我們在後面的課程裏面,有很多老師都會陸陸續續地為各位說明這些念佛法門。

我們現在就進到持名念佛。什麼叫做持名呢?持名就是執持名號,用持念佛的名號來憶念佛菩薩的修行法門。也就是說執持名號用口持,或是說用心來持,也就是說用憶持來念佛,用嘴巴持名,乃至於透過嘴巴持名的過程裏面來完成心念心聽、心念心憶來憶持佛號。持的意思就猶如像我們手拿著東西一樣,就是持受住,也就是說嘴巴或是心裏面持攝著佛號,用持念佛號來憶念佛菩薩的修行方法。

世尊為何會說持名念佛法門呢?就是因為末法眾生沒有辦法,不方便、不容易修定,所以特別說了這個持名念佛。也就是說透過我們口持、透過心持,能夠來修學念佛法門的一個非常方便的法門。世尊因為末法時代眾生的根性,所以宣說了這一種的方便法門;為了末法時代的這些眾生——因為根性不足,不容易修定,所以來宣說這樣的一個念佛的方便法門。在佛法即將滅盡的時候,世尊以祂的佛力來加持,讓這樣子的法門在這個世間多留一百年。也就是,能夠讓所有的眾生,讓這個鈍根、利根的眾生,讓下輩的眾生、中輩的眾生、上輩的眾生都能夠靠著持名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佛說無量壽經》裏面就說:【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佛說無量壽經》卷二。也就是說,未來之世,當經這個法道要滅盡的時候,世尊——釋迦世尊以慈悲哀愍的願力,讓這一部經,讓《無量壽經》能夠留住百歲,能夠留住百年,讓所有的眾生得遇此經的、遇到此經的,能夠隨己所願,能夠因為念佛而可以得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我們說:持名念佛是要念哪一尊佛呢?持名念佛,有哪些佛可以念呢?或是說:持名念佛就只是單單的念一尊佛呢?其實持名念佛是可以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的!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無量,因為有無量的世界,所以有無量的一切佛菩薩,所以持名念佛是可以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但是《無量壽經》裏面,因為持名念佛主要是以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和 彌陀世尊的廣大願力來作為念佛法門的主幹,所以一般持名念佛都是以 彌陀世尊——持念 彌陀世尊的名號,來作持名念佛的依歸。這是因為淨土法門裏面有 彌陀世尊特別慈悲的大願力,所以特別強調持名念佛是念極樂世界,是念 彌陀世尊的大願力,所以我們持名念佛最主要的主幹還是以念 彌陀世尊。

持名念佛有什麼殊勝的地方呢?持名念佛,我們如果老老實實地持名念佛,真心的相信,迴向發願求生極樂,彌陀世尊一定會來接引的。因為持名念佛不比其他法門差,持名念佛不但能夠因為你念佛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能夠獲得 彌陀世尊的加持,讓 彌陀世尊來接引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就能夠解脫於三界——相似於解脫於三界,雖然沒有辦法真正的達到解脫的境界,但是因為不必再輪迴生死,所以等於是相似於解脫的境界。所以這樣子的念佛法門,並不比其他的念佛法門差,不比其他的解脫法門差——因為其他的解脫法門必須要修定,必須要修慧;持名念佛可以透過佛菩薩的加持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橫出三界。因為橫出三界,能夠依相似解脫的功德免於生死輪迴之苦,直到究竟解脫。也就是仰仗著 彌陀世尊,還有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願力,還有佛菩薩應化身的度化,讓我們能夠依之修行,穩定的修行,直到究竟解脫。

所以說,持名念佛是「萬修萬人去」,也說就是永明延壽禪師說的:「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永明延壽禪師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人沒有辦法在這一世親見自性彌陀——這個「無禪」的意思,不是說不相信禪門,不相信般若,不相信唯心淨土,而是說,如果這一世因為因緣不具足沒有辦法證入般若,沒有辦法證悟這個自性彌陀的話,但是你只要相信有淨土,一定能夠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就是說如果能夠相信佛世尊的慈悲願力的話,每一個人,一萬人修行,一萬個人都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以後,親見 彌陀世尊,一定能夠明心見性,而後開悟大乘。

這裏面《蓮宗寶鑑》在這一部分說的很清楚:【蓋一切人力量有大少,機智有淺深,所以行業不等。上上根智人,直下自悟,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是彌陀,此則是如來無住無依最上乘境界,萬中無一也。】——《廬山蓮宗寶鑑》卷六。

這就是說我們人有心力的大小,有願力的大小,有定力的大小,大小都不一,而且聰明慧解各各不同,所行所修的淨業也不一樣。而上上根智的人,也就是說功夫知見具足,還有根性猛利的人直下自悟,就能夠明自本心、見自本性。這個就是自性彌陀,這個就是如來、無依、無住——無所住無所依的最上乘的境界。這一萬個人當中沒有一個人有辦法達到這樣子的程度。

《蓮宗寶鑑》裏面又講了這麼一句話:「其未能頓悟之人,須是諦信淨土,一心念佛漸次進修,仗阿彌陀佛願力攝持,自己一念真實下工… …,萬無失一也。」——《廬山蓮宗寶鑑》卷六

也就是說,如果根性不足,沒有辦法頓悟,沒有辦法在這一世能夠證悟般若、證悟自性彌陀,如果能夠真心的相信淨土——真心相信淨土就是:不是邊信邊狐疑,一下子相信,一下子又狐疑說「到底有沒有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是能夠真心的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一心念佛按照次第的步步進修,然後仰仗著 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攝受、加持,自己一念真心的真實的下功夫,那一萬個人修行,一萬個人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見 彌陀世尊,然後能夠明心見性開悟。

這邊我們大概說明瞭念佛三昧的最主要的重點,我們下一集開始,將要真正的進入持名念佛。今天時間已經到了,祝各位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門 第31集
由正文老師開示:念佛三昧入門--資糧




第三十一集 念佛三昧入門——資糧

正文老師主講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從這一集開始,將要正式進入到念佛法門的正修行,也就是念佛三昧之入門與修證,也就是說如何從念佛法門來進入念佛三昧的修行法要。那我們在進入念佛三昧的修證次第之前,先來回顧一下前面幾位老師對於念佛法門之殊勝與方便的說明。

我們知道念佛法門,無論是要求生諸佛淨土,或者是要透過念佛來修學三昧、透過念佛來修學定力,都應該先具足三種資糧。具體哪三種資糧呢?就是要具足信、願、行!

那什麼叫作信呢?信就是要相信世尊講的法一定是真實的,也就是說世尊是真語者,是實語者,是不誑語者,所以世尊講的法一定是真實的。而且必須相信確實有一個極樂淨土——極樂淨土它是確實存在的,不是虛擬的,不是眾生所幻想出來的,它是 彌陀世尊大悲願力所攝受所化現的淨土。那必須相信極樂世界真的是殊勝的,極樂世界是清淨的,極樂世界是莊嚴的,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有金沙鋪地充滿其中,是非常殊勝莊嚴的;極樂世界從凡聖同居土,乃至於到方便有餘土,乃至於到實報莊嚴土,到 彌陀世尊的常寂光淨土,都是殊勝清淨莊嚴的。

再來,必須相信 彌陀世尊的壽命是無量的,「彌陀世尊」,「阿彌陀佛」的意思就是無量光、無量壽。再來,必須相信 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個大願,阿彌陀佛不是只有這個第十八個願的這個持名往生,阿彌陀佛總共具足了四十八個大願;必須相信四十八大願,才能夠真正瞭解九品往生的道理。那這一部分我們在前面,我們正偉老師已經對於極樂世界的九品往生作了詳細的說明,我們這邊就不再作多餘的贅述。

那再來,必須相信念 阿彌陀佛必定可以生極樂世界,必須相信十方虛空有無量無數的佛世界,有無量無數的佛淨土。《阿彌陀經》裏面說,西方世界有無量無數的佛世界,東方世界、南方世界、北方世界乃至於下方世界,都有無量無數的佛世界,無量無數的佛淨土。所以必須要相信十方虛空有無量無數的佛世界,無量無數的佛淨土。

那再來,念佛應從脫離迷信,再來發起對於佛的仰信,對佛的敬仰來發起仰信,再來進入對於佛的信解,進入解信進而尋求證信,也就是尋求親證自性彌陀。這個就是念佛人從迷信一直到仰信,一直到解信,一直到證信,來相信佛世尊的慈悲願力。所以,【《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信能長養諸善根,信能超出眾魔路,信能得入三摩地… …,信能成就佛菩提。】——《廬山蓮宗寶鑑》卷五。也就是說,信是一切修道的根源,信是一切修道的功德之母,信能夠長養一切所有的善根,信能夠超出一切的魔障。因為信能夠入三摩地,能夠得念佛的定力,因為信能夠成就佛菩提,能夠明心見性,所以信是修學一切佛法的根本。由此可知信願行三資糧中,信是最重要的部分,是願與行的基礎。

那什麼是願呢?願在這邊我們所要說的最主要就是發起正願!那什麼叫作發起正願呢?發起正願的意思就是,眾生一般都有很多的願,譬如說愚癡眾生因為惡願、因為邪願來詛咒人,這個也是願,但是這個不是念佛人所應該要有的願,所以必須要遠離愚癡眾生詛咒人的惡願、詛咒人的邪願。而且必須遠離世俗人為自己求平安求利益的許願,而且必須遠離世人有為的善願——雖然是善願,但是因為它還是有為的善法,求人天福報。

而且必須遠離自己為了求解脫的小願——那小願雖然是攝屬於正願裏面,但是這個是自了漢為了要自求解脫所發的願。那菩薩是應該要發起菩薩的大願,那自了漢的小願就是為自己求生淨土以享受各種快樂的願,或是說發願「修行佛法以離苦得樂」的聲聞行者的願,這種聲聞心態的願,這個就是屬於小願;或是凡是為了自己所求,無論是「願念佛感應見彌陀世尊或釋迦世尊」,或「願我速登不退」,或「願我能解脫生死永不輪迴」,這些都是小願。這個都是為自己所求的願,不是菩薩行者所應該發的願,不是菩薩行者念佛時所應該發的願。

那菩薩行者念佛所應該發的大願,就是要為利樂眾生而發的大願,但是這個願雖然是為了要利樂眾生,雖然是大願,但是也必須要切實際,不可以打高空。譬如有人就發願說:「願代眾生受諸病苦!」結果修行的時候,搞得自己病懨懨的,不但自己沒有辦法修行,那更不用說要利樂眾生、要利益眾生了!所以發願的時候,一定要切實不可以打高空,那必須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去發願,然後努力的去實現。也就是說,你發的這個願,必須要能夠落實下來,能夠落實到你的身口意行上面,這樣子的願才是真正的菩薩行者所應該要發的願。所以初機念佛人應該從小願開始,如:「願我得生極樂世界受諸快樂,將來願意回到這裡來幫助眾生教他們念佛,也去極樂世界受諸快樂。」也就是說,「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也就是說,從極樂世界的快樂的景仰,慢慢的求生極樂世界,也進而教別人能夠來念佛求生極樂世界。

然後,發願必須以修行的次第步步的配合提升。也就是說,發願的過程必須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往上提升。如:求從有相念佛,慢慢的轉進於無相念佛;慢慢無相念佛的功夫成就了以後,再從無相念佛轉進於體究念佛;那再從體究念佛,求進於入實相念佛。那這個過程必須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必須慢慢的具足了念佛的這個功德,念佛的受用以後,從有相念佛慢慢的進入無相念佛,從無相念佛再進於體究念佛,從體究念佛再進入實相念佛,也就是說求明心見性。那這樣子不離三界而生生世世荷擔如來家業,這個就是自度度他、自利利他,這個是菩薩行者所要發的願,因為明心見性完了以後,就能夠荷擔如來家業,「自度度他,自利利他」。

如果不是這個樣的話,就是不離「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所以這個願不是菩薩行者所應該發的願,因為不離四相的願,基本上就是跟我見相應的願。那有些人可能求:「上品上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獲得彌陀世尊的加持以後,得了三明六通再迴入娑婆世界。」那這個願也是屬於菩薩行者的大願,因為他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度眾生所以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見 彌陀世尊以後,具足道糧後趕快迴入娑婆世界,然後來利益眾生,所以這個願就是菩薩所應該發的大願。

那我們再來說:什麼是行呢?行就是說如何將念佛的修行落實於身口意行!而行又分為事行還有理行,那事行的部分,又分為三福淨業的修行,還有功夫行門的修行。

三福淨業就是:第一個,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個,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個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這三個三福淨業裏面,我們說三歸依的部分,是以自性三寶為究竟歸依。所以很多人在談歸依,但是都忽略了自性三寶這一個部分,甚至於有的人甚至於否定了自性三寶。但是不管是出世三寶,或是住持三寶,都必須依著自性三寶的歸依,才能夠得到究竟的歸依,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以自性三寶為究竟歸依。所以如果歸依,不以自性三寶為歸依的話,這種歸依就不名為歸依。

那功夫的部分,功夫就是定力。我們很多人說:「為什麼念佛念很久,始終都不得力?」這個就是缺乏功夫!缺乏功夫就是只在嘴皮上唸佛,嘴巴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唸,但是就沒有定力,因為沒有念到心坎裏面去。所以祖師說:「念佛不在嘴,參禪不在腿。」所以如果只是在嘴皮上唸佛的話,這樣子就沒有辦法成就念佛的功夫行門。所以功夫是念佛應該要具足的一個最重要的行門的部分,要修學念佛的功夫,就應當要先有信力,然後產生願力,有了願力以後才可能有功夫。那這個就是由動機來產生力量,有了力量才能修學念佛法門。

那我們再來談理行的另外一個部分,也就是說:第一個,植眾德本、廣結善緣、修除高慢。那這一部分,高慢的部分其實也包含了卑慢。也有的人說:「無相念佛、體究念佛,那個不是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能夠去修學的!我們現在是末法,怎麼有辦法去修學這樣子的法?你們要修學那個法,你們自己去修啊!」這個就是卑慢!但是這個卑慢其實背後裏面就是隱藏著高慢——認為自己很行,認為所修學的念佛法門是唯一的,佛所說的念佛法門就是只有這一個念佛法門,所以因為這樣子產生了卑慢。第二,必須要建立定慧的知見,也就是說必須要知道:定力不是定境。再來就是必須要知道念佛的轉折,定力的本身是因為在動中所產生的,並不是因為產生定境的時候的一個境界相。所以定力的養成跟定境,它是迥然不同的。那在有這樣的知見以後,就知道念佛的過程,如何在持名念佛的每一個階段,知道如何轉折,知道從隨緣唸佛,一直到心念心聽、心念心憶,乃至於入到一行三昧裏面去。所以必須要具足定慧的知見。第三個,必須要深解第一義,也就是必須要瞭解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本源是什麼呢?生命的本源就是真如、真心、自性、彌陀、菩提、涅槃、佛性、如來藏,也就是《金剛經》中離於「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的這個心,離於四相的這一個心,這個心就是生命的本源,就是真如本際。所以必須要瞭解「眾生都有這個生命的本源、這個真如本際」,這樣才有辦法於理行上面真正的具足理行的功夫。

再來,我們說談到這個信願行如鼎的三足缺一不可。鼎的三足它必須要平均的發展,如果少了一根,或是說每一根腳它是不一樣長的話,那這個腳就站不穩的。所以我們在修學念佛法門累積資糧的過程中,信、還有願,還有行都是不能偏廢的。如果有了信,有了願,而沒有行,或行不得力的話,信力也會跟著衰弱,願力也會跟著衰弱。有信力,有願力,行門功夫的力量才會強;而功夫上手了,信力又更強了,願力也跟著更強了。所以信願行是互相影響,轉轉增上的:信願行因為有信,信力的增強,願力就跟著增強;願力的增強,行門的功夫就會跟著增強了;那行門的功夫增強了以後,相對的信力又再一度的跟著增強;信力再一度的增強以後,願力跟著增強。所以菩薩在修學念佛法門的過程裏面,雖然同樣都是在念佛,但是每一個人所念佛的層次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每一個人所念佛的層次是不一樣?為什麼每一個人所念佛的層次,能夠地地的增上、地地的轉上?就是信、願、行三者不斷地相互增長,不斷地相互的累積,能夠讓信力來增長願力,讓願力來增長功夫行門的力量,那進而再增加信力、願力,還有功夫行門的這個力量周而復始的不斷地往上升,所以能夠讓念佛的定力,讓念佛的功夫繼續的往前進。

所以我們說:信願行是修學念佛法門的基礎,無論是要求生諸佛淨土,或者是要透過念佛來修學三昧、來修學念佛的定力,都應該要具足這三種資糧。因為你要求生諸佛淨土,如果對諸佛淨土沒有信力的話,如何去相信有諸佛世界的淨土呢?如果對諸佛世界的淨土沒有相信的話,你怎麼會願意去對諸佛淨土——往生諸佛淨土來發願呢?如果沒有這個願力的話,怎麼可能會死心塌地的去修學念佛法門,去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乃至於諸佛世界的淨土?那如果沒有信願行的話,如何來修學念佛三昧,成就念佛的定力呢?因為你如果沒有信的話,沒有相信諸佛世界的淨土,沒有相信 世尊所講的法是真實的,沒有相信 世尊說「極樂世界確實是有的」,沒有相信 世尊所說的「極樂世界真的是殊勝的!極樂世界真的是清淨!極樂世界真的是莊嚴的!」沒有相信 世尊說「彌陀世尊的壽命是無量的」,沒有相信 世尊所說的「彌陀有四十八個大願」,也不相信有九品往生的這個世界,那也沒有相信念阿彌陀佛必定可以生極樂世界,那如何可能去修學?如何可能去發願?如何可能去死心塌地的去修學念佛法門呢?那怎麼可能去成就念佛三昧呢?因為這樣子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具足信願行三個資糧,因為信願行三個資糧就是我們修學佛法,要修學念佛法門最主要的道糧。所以《華嚴經》裏面才會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能長養諸善根,信能超出眾魔路,信能得入三摩地… …,信能成就佛菩提。」所以我們說:信願行是成就念佛法門最主要的資糧。

我們今天時間已經到了,下一集開始,我們要跟各位分享念佛三昧。在這邊祝福各位: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


真心新聞網
學正法來正覺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淫慾法的大本營
藏傳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