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超意識 425GO
正覺教團 三乘菩提系列 35由正緯老師主講 「等覺與佛地」




(歡迎利用畫面右欄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進入收看 )

正覺教團的導師--平實導師將於425高雄巨蛋開演「穿越時空超意識」之真實義,因緣殊勝難得,竭誠歡迎十方大德蒞臨,一同體驗無上智,共沐法語樂芬芳!



35  等覺與佛地  之開示文稿:

  在上一次的課程裏面,我們跟大家講十地修證的(大概)狀況,在今天的課程內容裏面,我們要跟大家說等覺以及佛地的境界。我們要先強調的就是:關於這些等覺與佛地的境界,有許多的狀況我們都是依照 佛陀所開示的內容整理之後來跟大家說,當然對於裏面許多非常微細的項目,我們是很難去思議的,所以只能說我們是依照佛陀 所留下來經典的開示來跟大家說明。

  首先,十地菩薩在修行要入十地滿心的時候,會斷兩種無明:當祂斷除了大神通的隨眠及無明,以及微細秘密的無明跟隨眠的這兩種狀況之後,把它斷了之後就入十地滿心。這個時候入十地滿心,十方世界的諸佛就來遙灌其頂,這個時候這位十地滿心的菩薩就入了等覺位。為什麼叫作等覺位呢?因為等覺菩薩祂的功德等法,其實跟佛地這個狀況已經非常接近了;而妙覺菩薩叫作一生補處,這個一生補處意思就是說,未來要成佛的時候,就是在將來的下一生成佛,所以祂叫一生補處(這已是成佛前最後一次依異熟果而受生,故又名為最後身菩薩;以後在各個小世界中的受生成佛度眾生,都只是示現而不是依異熟果來受生)。

  等覺菩薩的修行,其中有三個大的修行。這三個大的修行其中一項最顯著的修行,就是在百劫之內要不斷的累積福德。如何累積福德呢?等覺菩薩這個時候累積的福德是用廣大的布施,也就是祂「無一時非捨命時,無一處非捨命處」,(在人間受生而取得色身之目的,只是為了布施內財而修集廣大福德。)別人如果要眼睛,那就隨時把眼睛布施給別人;別人如果要身上的什麼東西,也都是隨時把身上的東西都布施給人家。所以是「無一處非捨命處,無一時非捨命時」,用這樣的方式經歷了百劫的修行布施之後,累積了廣大的福德,才能夠成就到佛地時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隨形好,這些廣大的福德之相。

  那麼等覺菩薩另外的兩種法行,都是在(下生人間)成佛的時候一併來施行、來斷的,所以這個部分我們等一下在成佛的時候再來講。那麼等覺菩薩等到百劫累積廣大、廣大的福德之後,接下來就要進入妙覺位,就是(準備)成佛了。成佛的階段我們一般來講,按照《起信論》的說法,有所謂的八相成道,這個八相是哪八相呢?也就是生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一共有八相,顯現出八相。這個八相如果是成佛選擇跟我們的釋迦牟尼佛一樣,在五濁惡世成佛的話,那麼這個成佛剛好就是具足這個八相,可以用 佛陀成道的經歷來講。
  
  首先我們說「生兜率」是什麼意思,這個意思就是說,當等覺菩薩百劫修相好已經完成之後,祂就會上生在兜率天,在兜率天的內院裏面等待著人間的時機成熟。如果人間的時機成熟的話,祂就會從兜率天道直接下生人間,這個也是所謂的諸佛常法,也就是歷來的諸佛都是會在兜率天裏面觀察人間的因緣狀況,再來決定降生的時機。

  接下來降兜率、觀察人間因緣適合之後,接下來就是入胎、住胎、出胎,關於這個部分我們要特別說:一般的凡夫生生世世在六道裏面輪迴,可以說對於入胎、住胎跟出胎是完全一無所知的。入胎來講,一般凡夫的入胎必然是關鍵到入胎的境界現前之後,必然充滿著欲界的心行,會現起,以這個心行去入胎;一旦入胎之後就渾然無知了,所以住胎位當然也是一無所知。到最後出胎之後(是全新的識陰覺知心,不是從前世移轉過來的同一個識陰覺知心),當然也就對於之前所經歷的前生所經歷的事情一無記憶,所以凡夫對於入胎、住胎、出胎都是完全昏昧無知的。

  在三地以前的菩薩─特別是在三地以前、七住以後的菩薩─通常這一類型的菩薩對於入胎來講,我們把祂叫作正知入胎。這是因為這一類型的菩薩在入胎的時候,並不是跟世間的凡夫一樣,在面對入胎時機的時候,現起了種種欲界的心行,不是的!祂其實是很冷靜的在旁邊看著入胎的時機,然後就跟著入胎了。但是在三地滿心以前的菩薩,祂入胎之後,住胎跟出胎就一無所知了。一直要到三地滿心了之後,不但正知入胎並且正知住胎;換句話說,祂住在母腹中的時候,對於住在母腹中的境界是完全了知的;並且出胎之後,三地滿心的菩薩已經遠離了隔陰之迷,所以往世修行的種種並沒有絲毫遺忘的地方;也就是說,出胎之後就已經帶著往世修行的所有記憶出胎了(這是因為他已經有意生身了)。所以我們說三地滿心的菩薩是正知入胎、正知住胎並且正知出胎。

  三地滿心已然如此,四地、五地乃至於佛地必然也都有這種正知入、住、出胎的功夫,只不過非常特別的就是我們剛才講:如果在五濁惡世示現如同 釋迦牟尼佛這樣示現成佛,那麼祂在正知入胎、正知住胎之後,祂接下來會示現不正知出胎。這個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從佛陀降生之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走了七步示現之後,然後接下來開始完全把之前的一切都忘記,狀似人間的嬰兒一樣。從我們剛才講三地滿心以後的菩薩就具有了正知出胎的能力之後,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諸佛之所以要示現如同人類的嬰孩一樣,其實就是要告訴世間的人們,適當地喚醒人們的同理心,讓大家感受到 佛陀其實一開始也跟我們一樣,是從什麼都不懂的嬰兒開始學習、開始修行,然後開始成道以至於成佛的。有了這樣的同理心,才會讓大家更願意去跟隨 佛陀修行。這個是 佛陀的方便示現,所以,以上就是我們講的入胎、住胎、出胎的狀況。

  接下來講的就是「出家」的這個部分,佛陀在人間要示現成佛,必然要經過出家這個程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示現,讓世人看我們走解脫道或者走佛菩提道,最後的成就必然是有別於世間法(而棄捨一切世間法),必然是有別於世間人追逐五欲的成就,所以必然是要以(棄捨五欲的)出家相來示現,所以必然會有出家的過程。

  那麼接下來就是「成道」的過程。如果以我們的 世尊來說,祂在成道之前還歷經了苦行:六年的苦行,日食一麻一麥,非常非常的辛苦。我們也知道 世尊做這樣的示現,其實是為了要告訴當時在古印度許多的修行人(苦行不能解脫、不能成佛)。因為當時非常非常多的修行人,都以苦行作為(求得)解脫的方法,所以 佛陀之所以以祂的這個萬金之軀,要來經歷這些苦行,其實就是要示現、要告訴我們說:苦行是沒有辦法成就解脫的(而我是經過大家所無法修習的大苦行,然後放棄苦行,藉智慧才能成佛)!

  在苦行之後接下來 佛陀就真的要進入「成佛」的最後階段。在成佛的最後階段,我們如果略去了祂成佛的時候,所謂的受牧羊女供養的這些情節不說,單只來談 佛陀成佛的簡單的內容上來講的話,我們可以說 佛陀是(先思惟四聖諦、八正道、因緣法而降伏欲界魔,而證得解脫果以後,接著)在初夜分的時候,因為祂坐在菩提樹下思惟整理所有一切,祂無量世以來修行的這些道理。那麼在初夜分的時候佛陀是用手按地,用手按地之後接下來就等於是到了明心的位階了,明心就是開悟明心。我們要強調佛陀這個開悟明心,是最後身菩薩的開悟明心,這個所悟的境界絕對不是我們在菩薩位階裏面,七住位的開悟明心的那種開悟明心。實際上那個開悟明心是屬於大徹大悟、完全了悟的那個狀況!當祂開悟明心的時候,這個時候祂就會發起“大圓鏡智”,並且同時會圓滿具足上品的“妙觀察智”跟上品的“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很顯然就是對應到甚麼呢?對應到第八識如來藏;上品的“妙觀察智”是對應到意識;上品的“平等性智”是對應到意根。所以這個三品智慧發起具足的同時,佛陀也把從七地入八地的時候,所刻意生起的一分俱生微細煩惱障,也就是(最後一分)習氣種子把它斷盡,在那個時間會有這個成就在。
  
        那最主要是由我們說「成佛」那個部分最後一分的微細的煩惱障,這個主要是因為實際上菩薩的修行從六地的時候,就已經證入滅盡定,就已經可以如同阿羅漢一樣入無餘涅槃!但是,就是因為菩薩有生生世世的受生願,所以不會入無餘涅槃,所以不願意去把它斷盡(而特地保留著)。但是一旦到了七地要念念入滅盡定的時候,這個時候既然要念念入滅盡定的時候,不斷盡也很難了,所以這時候又必須要把它斷盡。但是為了要避免斷盡之後入了無餘涅槃,所以這個時候需要諸佛的加持,那經過諸佛的加持之後,再刻意生起一分極為微細的習氣種子,用這個習氣種子才能夠使七地入八地以後的菩薩,持續的受生、持續的修行。這部分在初夜手按地明心的時候,就會把這最後一分的習氣給斷盡。那麼在初夜分開悟明心發起“大圓鏡智”、上品的“平等性智”跟上品的“妙觀察智”之後,這個時候在後夜分的時候,目睹東方明星而眼見佛性;同樣的這個眼見佛性的境界,也不是十住菩薩所看到的佛性的境界;當這眼見佛性成就的時候,同時也就成就了所謂的“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就是對應到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個識,換句話說,在佛地的這五個識在“成所作智”的境界之下,這五個識可以獨立去運作、獨立去成就(度眾的功德),這個叫“成所作智”。“成所作智”的這個境界是非常非常的廣大勝妙的!並且在成就“成所作智”的當下,也把最後一分的所知障給斷除了。把最後一分的所知障斷除之後,就能夠成就了“處非處智力”。“處非處智力”簡單來講就是他可以去細觀、可以去了知三界所有一切眾生的所有心行,並且知道用怎麼樣的善巧方便來度化一切的眾生。並且這個“成所作智”我們在經文上尚且還看到這個“成所作智”的廣大勝妙之處,甚至是說我們說十方世界所下的雨到底下了多少的雨滴,佛的“成所作智”也可以了知無餘!這個境界實在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我們就只能按照經典所開示的,略微告訴大家佛地的“成所作智”的狀況。那麼這是所謂(八相中)的「成道」的狀況,當然就是說成道的部分,也有包含所謂的降魔的部分,這個部分我們就先略去了。

  那成道之後接下來就是「轉法輪」。「轉法輪」一般我們從教理上以及從我們自己的實證經驗上來講,比較可信、比較正確的分類,是所謂的五時三教的分類。也就是說,在第一時,佛演說的是《華嚴經》,第一時的部分說的是華嚴;第二時的部分說的是阿含;第三時說的部分是般若;第四時說的是(方廣)唯識;第五時說的是法華。中間的阿含、般若、唯識這三個,因為它的地位也特別的重要,我們又把它獨立出來當成是三教(三種特別施設的針對不同眾生根器的教導),所以成就了五時三教。這個是 佛轉法輪的整個過程。

  那麼最後轉法輪之後,佛雖然具有明行足的功夫,可以住世一劫,可是最終還是得要示現給眾生看,要示同眾生一般,最後要「入涅槃」給眾生看(是八相成道中的最後一種法相)。所以從剛才講的八種相裏面,就是我們講的八相成道。那麼佛地有這個八相成道,八相這部分我們講完了之後,接下來要略為看一下佛的境界。

  佛的境界除了我們剛才講的成佛的時候具足發起了上品“妙觀察智”、具足發起了上品的“平等性智”、也發起了“成所作智”、“大圓鏡智”這些智慧之外,我們其實也可以從佛的十號、十力的這些名稱裏面去約略知道說,佛的境界的勝妙。比方說佛的十號裏面,有一個叫作明行足,比方說佛的十號裏面也有一個代表了佛能夠知曉無量劫以來所有的事情,這個狀況都是阿羅漢的境界所無法想像的;那,再來佛的十力裏面,其中的“處非處智力”裏面這個部分,更是阿羅漢所無法想像的;這個部分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略去不講。如果各位菩薩有興趣關於佛地的境界的話,請各位參酌《佛地經》,詳細參閱便可知道一二。

  (大略講完佛地的境界)接下來我們講阿羅漢。我們特別要講阿羅漢到底跟
 佛有沒有差別,或者差別在哪裡?我們之所以要特別在最後,要特別講這個章節,最主要是因為我們常常聽到有一些人,根據 佛在剛開始初轉法輪的時候, 佛曾經說過:“我也是阿羅漢。”那有許多人就根據 佛所說的「我也是阿羅漢」這個字眼,就認定說 佛陀就只是等於阿羅漢(沒有別的證量),可是各位菩薩如果願意仔仔細細去看 佛所留下來的三藏經典的話,可以發現佛地的境界遠非阿羅漢所能比擬的!不說別的,光我們剛剛講說十方世界下了雨之後,到底下了多少雨滴, 佛的“成所作智”都能夠盡知,這一點是哪一個阿羅漢都做不到的事情!

  並且各位還可以仔細去觀察,從福德上面來講,那麼菩薩從初住位開始,就開始修布施,開始累積福德;這個福德的修行從來都沒有停止,從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一直到等覺、成佛。等覺菩薩尚且要修百劫的廣大的福德!這個部分由於時間修行是這麼長久,累積的福德是何等廣大,就可想而知了。那麼阿羅漢在證初果之後,最多七返人天就會證阿羅漢果了,那麼從初果之後,到這個阿羅漢果也不過(最多最多也不過)七返人天,那麼七返人天的福德怎麼能夠跟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修集)的這個福德來相比呢?
  
  最後我們也看到佛典上面的記載:最後身菩薩成佛的時候是斷盡一切的習氣種子,就如同我們剛才講的初夜明心的時候這個狀況一樣, 佛是斷盡了所有的習氣種子。(第八識中)所有的種子從此之後就不再變易了,不再受熏了。可是阿羅漢只斷現行,不斷種子;換句話說,所有貪嗔癡的習氣種子,阿羅漢是仍然還有的,只是說在阿羅漢的當世不再現行。如果─我們是說如果─阿羅漢不入涅槃的話,由於習氣種子仍然在,所以當他在入胎、在出胎之後,他就很有可能因為仍帶種子的關係,會現起昔日的貪嗔癡的這些種子還在;這些的種子,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阿羅漢都懼怕著重新受生,務必要在他把三界一切的煩惱現行都降伏的那一生,就急著要入涅槃;避免將來受生之後,再來現起貪嗔癡的心行,又再到三界去輪迴!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我們說(從)福德方面來看,阿羅漢連菩薩都比不上,何況是佛!那從(三界愛的)習氣種子來講,阿羅漢也一樣,阿羅漢只斷現行,不斷習氣, 佛是習氣全部斷盡了!再從所知障來講, 佛了知一切法!阿羅漢呢,光是能夠看到八萬大劫(以來的往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何況要看到無量劫?所以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知道,阿羅漢跟佛實在是天差地別的!不能因為佛善巧方便說自己也成就阿羅漢的境界,就說阿羅漢等同于佛(上地能證下地境界,下地不證上地境界,所以阿羅漢所有的功德,釋迦牟尼佛當然也有,當然也可能稱為阿羅漢,但不等於阿羅漢)。

相關閱讀:
 除了終身學習時數5小時之外,台北市以及高雄市教育局亦鼓勵各校教師踴躍報名參加,並同意核予全程參與之教師研習時數5小時。
敬請政府單位公務人員以及北高兩市教師善加利用,把握此一難得機緣。

相關閱讀:
正覺教團正偉法師於法界衛星新聞專訪(99/4/8)中簡述「穿越時空-超意識」演講內容




正覺教團的導師--平實導師將於425高雄巨蛋開演「穿越時空超意識」之真實義,因緣殊勝難得,竭誠歡迎十方大德蒞臨,一同體驗無上智,共沐法語樂芬芳!








相似佛法聽了十幾年,說的永遠都是同樣的世間法,您還需要繼續聽下去嗎?
4月25日,您只要撥出五小時來聽一次不一樣的佛法,
可以快速提升您的道業,進入真正佛法中。
四月25日下午一點到六點,相約高雄巨蛋,由平實導師宣講真正的佛法。


相關閱讀:

| | edit post
正覺教團 三乘菩提系列 34由正源老師主講 「十地菩薩的修證」




(歡迎利用畫面右欄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進入收看 )

正覺教團的導師--平實導師將於425高雄巨蛋開演「穿越時空超意識」之真實義,因緣殊勝難得,竭誠歡迎十方大德蒞臨,一同體驗無上智,共沐法語樂芬芳!


34  十地菩薩的修證 之開示文稿:

  在上個單元當中,我們為大家解說了證入初地;說明了必須要具足四緣,然後才能夠證入初地。那麼這個單元要為大家說明,十地菩薩的修證。
  
    在大乘的經典當中,我們常常會看到 佛陀在經中開示菩薩要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般若)這六度。這六度呢,又稱為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和般若波羅蜜多,因為“波羅”就是彼岸的意思,“蜜”或“蜜多”就是到的意思。所以“波羅蜜多”合起來說就是“到彼岸”。所以六波羅蜜多的意思,就是布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忍辱到彼岸、精進到彼岸、禪定到彼岸還有般若到彼岸。意思就是說依著這六波羅蜜多的修學,就可以達到佛菩提道究竟涅槃、常樂我淨的彼岸。

  那麼菩薩修學佛菩提道,從初信位開始,就必須要隨緣隨分地修學這六波羅蜜多的內涵。但是到了證入初地之後(的修道位中),除了這六波羅蜜多之外,還要再加修方便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和智波羅蜜多,合起來就是十波羅蜜多。所以,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9)裏面說:“十地中修十勝行。……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蜜多”。入地之後要修波羅蜜多。接下來我們就逐一地來說明,從初地到十地菩薩的修證。初地菩薩在上一次的說明當中,已經讓大家瞭解,祂所具有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性障永伏如阿羅漢。初地菩薩祂永伏性障,但是並沒有完全斷除性障,但是祂的煩惱障的現行已經斷除了,成為四果的解脫。也就是說祂能夠證慧解脫,可是祂不取證。因為發起摧滅邪說、救護眾生的大願,而故意留下一分我執思惑,也就是法貪和法嗔,來潤未來世生(留惑潤生)。為什麼說初地菩薩能夠證慧解脫、能夠出離三界生死而不取證,卻要故意的留下一分我執思惑來潤未來生,也就是繼續地能夠出生受生呢?
  
  我們就要瞭解到修學佛道,在初發心受三皈依的時候,就要發四弘誓願,要能夠「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後在要進入初地之前,還要發起增上意樂,就是要在 佛前或佛像前勇發十無盡願。這個十無盡願,我們可以總括地來講,其實就是護持正法、救度眾生、成就佛道、永無止盡。發了這個願之後,才能夠進入初地,所以說,從這樣的發願,就可以瞭解初地菩薩心性上,就是要以摧滅邪說、救護眾生(等等法布施作)為祂的任務,以這個為祂的願。基於這個願,雖然已經永伏性障如阿羅漢,已經能夠證入慧解脫了;但是如果依著慧解脫而入了涅槃,那麼就跟所發的四弘誓願——要能夠佛道無上誓願成,跟所發的十無盡願——要能夠救護眾生成就佛道、永無止盡的這個願相違背,所以說要留下一分我執思惑——法貪和法嗔,繼續地在佛道上面修學。

  怎麼說是“法貪”呢?因為法門無量誓願學,因為要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要留下一分繼續在佛道上面修學佛法的這個“貪”,所以稱為“法貪”。那又怎麼說是“法嗔”呢?因為眾生無邊誓願度,因為要救護眾生,所以對於誤導眾生的邪知邪見,對於破壞正法的那些邪法邪說,要加以摧滅──雖然他心中並沒有因此生起瞋心。所以說要留下一分“法嗔”,就依著這一分“法貪”和“法嗔”,繼續潤未來世生,繼續地生在人間,在佛道當中修學。

  初地菩薩祂已經開始斷除煩惱障的習氣種子,並且已經開始逐漸斷除無始無明上煩惱。那麼初地菩薩從住地心以後,開始初地的修學,福德方面主修“施波羅蜜多”,還有智慧方面的百法明門。因為初地入地心之後,要繼續地跟隨善知識,來修學這個百法明門的慧觀,祂所應該進修的無生法忍的這個行門,就是百法明門的修證與觀行。這就是初地所應修的增上慧學。另外,還要修集布施波羅蜜多,也就是要以法布施為主。這樣去廣利眾生,到了滿心位的時候,就能夠證得“猶如鏡像”的現觀。這個“猶如鏡像”的現觀就是說,能夠現觀而親證到一切六塵萬法,都是自心阿賴耶識所出生的。親證這個“猶如鏡像”的現觀,是要依著百法明門、無生法忍的觀行,並不是直接在“六塵猶如鏡像”的這個立論上面去做思惟做觀行。

  初地滿心之後再加修,再成就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二地。二地菩薩主修“戒波羅蜜多”,還要繼續修學一切種智。滿心位時證得“猶如光影”現觀,祂的戒行自然清淨。因為二地菩薩祂要修學種種的善法,包括十善業道,另外要嚴持戒行,那麼以這樣的種種作為,才能夠滿足二地所應該要有的福德。並且以二地所應進修的無生法忍作為祂的主修,也就是要繼續地修學一切種智。

  所謂證得“猶如光影”的現觀,就是說能夠親證這七識心,其實好像明鏡前的光影一般;明鏡上邊的影像,會隨著照入種種光影的不同,而現出種種不同的影像。七識心就像是這樣,七識心就像是這個光影一般,由七識心的轉變就能夠轉變如來藏所現的內相分的影像;由於“猶如光影”的現觀,使得二地滿心菩薩祂可以自然地就能夠自心清淨,不需要再經過初地、二地住地心當中,要以“擇滅無為”的那個意志力,來加以抑制,才能夠得到清淨自心。而是藉著“猶如光影”的現觀,去觀察到所面對的境界,不需要透過“擇滅無為”的加行,就能夠與“非擇滅無為”相應,不需要壓抑、不需要加行,就能夠自行地清淨。

  所以說二地滿心的菩薩,祂就不會違犯清淨的戒律,因為祂的心性已經自然清淨,而沒有雜染。不需要以種種的意志力強制,而使這個心性得到清淨,這才是真正的持戒(表示他的持戒波羅蜜多圓滿了)。並不是像還沒有滿心之前,那都是學戒;包括在三賢位的修學,那都只是學戒而不是持戒。這樣證得“猶如光影”的現觀之後,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三地。

  三地菩薩主修“忍波羅蜜多”,另外還要再加修世間法上的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這樣修學之後,能夠成就俱解脫(及梵行功德、五神通)。因為修學具足四禪八定,能夠成就俱解脫,但是仍不取證,繼續留惑潤生;到了三地滿心的時候,就能夠成就“猶如谷響”的現觀,並且能夠證得“無漏妙定意生身”。由於進修三地應該要修證的無生法忍以“忍度”來修學,並且還要兼及其它的五度。三地當中除了無生法忍以外,又修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具足修證了這些法之後,就會發起“三昧樂意生身”。由“三昧樂意生身”就會現出有輪寶,然後可以前往諸佛世界,去禮拜供養諸佛,並且也可以前往諸佛世界去度化眾生。但是由於在他方世界說法利樂眾生的時候,意識意根還在這個娑婆世界的色身當中,這時這個娑婆世界的意識意根,能夠同時緣于在他方世界意生身所說的佛法以及所度化的那些眾生。到了因緣成熟的時候,就能夠反觀看到自己(意生身)的色身,跟意識意根緣于在他方世界自己現意生身所說的那些法,就好像山谷迴響一般。雖然是在他方世界,卻可以讓在此世界的色身當中的意識意根能夠緣,能夠為此世界的意識意根所緣。這樣的現觀完成,就是證得“猶如谷響”現觀,那麼三地就滿心了。三地滿心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四地。

  四地主修“精進波羅蜜多”,和四地所應修的一切種智無生法忍。滿心位時證得“如水中月”現觀。因為前面三地所證,已經能夠依著“三昧樂意生身”,化現化身到他方世界去度化眾生,成就現觀而轉入四地心中。四地因為精進波羅蜜多的努力修行緣故,就會在此世界以及他方世界繼續不斷地度化眾生永無疲倦;到了四地無生法忍成就之後,那個功德就會讓四地心菩薩能夠映現眾多的化生身。這個眾多的化生身相應於他方世界與這個四地菩薩有因緣的眾生的心想,就會在他方世界的眾生心中,化現出化身,來為他們說法,來度化他們。就好像水中月一般,因為真實的月亮在天空中只有一個,但是隨著眾多的江水湖水等等的這些水,隨著水的數量就會有同樣數量的月亮,呈現在水的上面。就如同我們常常聽到的,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四地菩薩祂的化身就像是這樣,能夠化現無量無數的化身,到他方世界有緣眾生的心想中,去為他們說法來度化他們。所以說,(四地菩薩能夠如此現觀時,)這個就是證得“如水中月”的現觀。四地滿心菩薩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五地。

  五地菩薩主修“禪定波羅蜜多”,以及五地所應修的一切種智無生法忍。滿心位時能夠成就“變化所成”的現觀。這個“變化所成”的現觀,就是說五地菩薩在“禪定波羅蜜多”的進修,以及祂的無生法忍具足的時候,(進而精修辦事靜慮等禪定,)就能夠將三地心所修的禪定以及神通轉為更加的勝妙,所以能夠在等持位當中,現觀自己所化現的極多的化身,在他方世界度化眾生。祂可以現觀到這些化身,其實都是自心阿賴耶識秉承意根末那識之命所變化的,但是它們並不是真實的,而是自心阿賴耶識變化所成,並不是思量作主的末那識變化所成。五地滿心再證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六地。

  六地菩薩主修的是“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要依道種智,去現觀十二因緣的一一有支,還有意生身、化身,都是自心真如變化所現,都是“似有非有”,或者稱為 “非有似有”。滿心位的時候,能夠證得十二因緣一一有支的細相觀,就能夠不由加行,自然地證得滅盡定,成為三明六通俱解脫的大乘無學。雖然成為俱解脫的大乘無學,還是不入涅槃,繼續地修學,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七地。

  七地菩薩主修“方便波羅蜜多”,以及一切種智。滿心位時成就方便善巧,能夠念念隨入滅盡定。前面講過說,初地菩薩入地之後,留著最後一分思惑來滋潤未來世繼續受生的種子;到這個時候七地滿心,念念入滅盡定,已經是非常的寂靜。但是前面所保留的那最後一分思惑都已經斷除了,煩惱障習氣種子也都已經斷盡,(不可能再留惑潤生了,也不可能繼續受生於三界中了)可是由於修學方便波羅蜜多,成就了方便善巧的緣故,所以不入涅槃,繼續地向佛地來邁進。七地滿心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又因為 佛的加持而證得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
),就進入了八地。

  八地菩薩主修“願波羅蜜多”和一切種智。修學滿心位時能令無相觀任運恒起,能夠于相于土自在。這個于相于土自在的八地滿心菩薩,就能夠自在地變現種種的相土,來利樂有情,來度化眾生。八地菩薩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九地。

  九地菩薩主修“力波羅蜜多”,以及需要修學的一切種智無生法忍。滿心位時成就“四無礙”的圓滿,就是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法無礙”的意思就是說,九地滿心菩薩對於一切的(佛菩提)法(獲得總持,)都能夠清楚了知,無有障礙;“義無礙”的意思就是說,祂對於諸法的真實義理,都能夠了知通達無礙;“辭無礙”的意思就是說,九地滿心菩薩能夠依有緣眾生諸方的言語,來為他說法,沒有障礙;“樂說無礙”就是說九地滿心菩薩,祂能夠觀察眾生的根器以及因緣,來為他說法,沒有障礙。這個是九地菩薩滿心成就所證的四無礙。九地滿心之後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十地。

  十地菩薩主修“智波羅蜜多”及一切種智。滿心位時能夠發起大法智雲,以及能夠現起大法智雲所含藏的種種功德,就成為了受職菩薩。能夠為一切的眾生說法,如雲如雨永無窮盡,這樣子去普益十方佛子。

  以上從初地菩薩漸次說明到十地菩薩的修學內容,以及祂們所證的現觀境界。在這邊要特別告訴大家,就是諸地菩薩雖然都各有祂們的現觀境界,但是這個境界對於諸地菩薩來講的話,那不是祂的行門,而是祂的果證。諸地的修學行門,還是在於諸地的無生法忍以及祂所應該修學的波羅蜜多的觀行還有修習。諸地菩薩雖然有祂應該修學波羅蜜多的主修,但是祂並不是不修學其餘的諸度,而是還要隨分地加以修習。

相關閱讀:
-穿越時空超意識,無來無去高雄聚;任運隨願人長久,千里指月共禪心。-

2010年4月25日將由台南市文化中心、高雄市立圖書館與正覺教育基金會,聯合邀請證悟生命底蘊的平實導師於高雄巨蛋舉辦「穿越時空──超意識」演講會。敬邀大眾共同參與這生命心智科學的饗宴,得以了解「心識」如何影響您的命運及生活?一窺現代科學至今無法解釋之堂奧。

平實導師2006年曾於高雄開講「第七意識與第八意識?」,辨明佛法的脈絡,揭示生命的實相,堪稱是石破天驚的演講!學人經3年的沉澱,對照典籍,渴望進一步了解佛法真意,進而探求親身實證。為接續前緣,針對先前的講題,平實導師將作更深入、微妙的闡發。

平實導師,孜孜不倦教誨學人,十餘年如一日,為的就是讓被遺忘了千年的佛法真實義理,得以重見天日;這不僅是學佛人之殊勝因緣,也是一切追求真理、科學研究,以及心靈探討者,共同解碼宇宙人生的最佳機會。千載難逢的盛會,震撼人心的演講,將改變我們生命的景觀,讓我們的心靈得以領略這不可思議的「心識」世界!聰明如您,何能錯過?免費索票專線:0800-000-425!

【公教人員終生學習認證時數:5小時】

演講相關資訊
講題:《穿越時空──超意識》
主講:平實導師
地點:高雄巨蛋
時間:2010年4月25日(星期日)13:00~18:00 p.m.
主辦單位:正覺教育基金會/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協辦單位:高雄市立圖書館
活動部落格:http://425go.blogspot.com/

新聞聯絡gogo425@gmail.com
活在世間總有許多煩惱,
賺得多少錢才可以退休?

人人要成家立業?
個個求五子登科,
忙碌一生,
不停地追逐於吃、喝、玩、樂;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六塵!
重複相同的欲望,
不可避免的空虛!

為什麼一定會有老、病、死亡?
死亡以後又去哪裡?尚未出生之前,又在哪兒?
有沒有下一世?下一世還能是人嗎?會不會墮落三惡道?
相互之間有關聯嗎?如何能跳脫生死苦海?

真正入門學了佛法以後,
才知道,
醒著而能相應於五欲六塵的是「意識心」,每次睡著就會斷滅,死亡的時候也會消失;意識時有時無,根本不可靠,原來這一世的意識心是短暫虛假的!

但是還有一個心,
祂從來都沒有意識的貪著性、煩惱性,本來恆自清淨!
祂時時刻刻都存在,這一世還沒出生之前祂就存在,
祂才是真正的恆存!
究竟是哪個心呢?

世世人生編裹著厚實的網,糾結纏繞…
究竟是意識心的糾葛、或是第七識的纏結、抑或第八識金剛心的不滅?


請鎖定平實導師主講的《穿越時空──超意識》
我們4月25日下午13點高雄巨蛋見


相關閱讀:
正覺教團 三乘菩提系列 33由正源老師主講 「證入初地」




(歡迎利用畫面右欄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進入收看 )

正覺教團的導師--平實導師將於425高雄巨蛋開演「穿越時空超意識」之真實義,因緣殊勝難得,竭誠歡迎十方大德蒞臨,一同體驗無上智,共沐法語樂芬芳!



33  證入初地 之開示文稿:

  在前面的單元當中,我們由其他的親教師為大家解說了佛菩提道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當中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位。那麼十迴向位之後就是十地,十地(的修行)要先入初地,這個單元我們就先為大家來說明證入初地。佛菩提道的修學,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或稱為三無量數劫!這三無量數劫,有所謂的三波羅蜜多的修學,也就是說,要經過遠波羅蜜多、近波羅蜜多還有大波羅蜜多的修學,然後才能夠證入佛地的究竟圓滿波羅蜜多。遠波羅蜜多指的是第一大阿僧袛劫,也就是初無量數劫,它是從初住至十迴向位圓滿。這個初住到十迴向位,經過了十住、十行、十迴向,也就是所謂的三賢位。從三賢位的開始,滿心之後即將要進入初地,這個階段稱為遠波羅蜜多。在這個三賢位的修學當中,菩薩六度的勢力仍然非常的微弱,所以常常被煩惱所轉,不能夠伏除煩惱。雖然因為「真見道」,所以有波羅蜜多的功德,但是距離成佛仍然遙遠,所以稱為遠波羅蜜多。

  接下來是近波羅蜜多,也就是第二阿僧祇劫,或者稱為次無量數劫。他是從初地至七地滿心進入八地前,在這個七地的修行當中,各地都有它所應修學的無生法忍;而在這七地的修道過程當中,六度的勢力漸漸的增強,經過七地次第的逐漸接近佛的究竟覺,所以稱為近波羅蜜多。第三個階段是大波羅蜜多,也就是第三大阿僧祇劫,或者稱為末無量數劫,乃是八地、九地、十地及等覺位的修學。因為前面七地滿心的時候,成就了第七度方便波羅蜜多,所以在斷盡了我執思惑,以及煩惱障的習氣種子之後,不入無餘涅槃,邁進八、九、十地,繼續的修學無生法忍一切種智,這時六度(波羅蜜多)的勢力已經非常的增盛,稱為大波羅蜜多;等到了等覺位,百劫於一切的所知境當中,去斷除所知障中微細的執著還有愚癡,圓滿一切種智,並且要大力修集福德,也就是所謂的「百劫修相好」!這樣子福慧都滿足了以後就能夠即將成就佛道,進入了妙覺地,所以在這個第三阿僧祇劫階段稱為大波羅密多。
  
  從以上的說明當中可以瞭解:菩薩修學三大無量數劫,其中第一大阿僧袛劫就是初無量數劫,跟第二大阿僧袛劫也就是次無量數劫,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區分就是在初地。初地是菩薩修學(佛菩提道)進入第二大阿僧袛劫的開始,所以證悟初地有著特別的意義,我們要加以特別的說明。在大乘佛菩提道的修學當中,菩薩道的行人經過了十信位,還有初住到五住位的修集信心以及福德資糧;然後到了六住位修集般若功德,熏習般若中觀進入七住明心,般若正觀現在前,親證了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親見了十方世界一切法界的實相,也就是如來藏。這個時候他除了證得第一義的世出世間般若智慧外,能夠了知般若諸經的密意,也同時生起了二乘初果人所具有的世俗諦的智慧,就是斷我見(開始漸漸的淡薄貪瞋癡)。那斷我見之後再經過七住到十住以及十行、十迴向位,這整整大約一大阿僧袛劫的三分之二時間,長時間的去修學,具足了四緣─或者說具足了四個條件─就能夠證入初地。這四緣就是:第一是無生法忍,第二是性障永伏如阿羅漢,第三是增上意樂,第四就是具足入地所需之福德。

   我們詳細來加以說明:所謂的無生法忍,指的就是八識心王的一一心,都確實的親證。那八識心王的五法、三自性、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二種無我法,已經能夠確實的領受,也就是親證了人無我,以及法無我的初地無生法忍。這裏面所說的五法、三自性、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以及二種無我,因為時間不夠的關係,我們不在這邊加以細說;正覺同修會平實導師所著作的《楞伽經詳解》當中,有非常詳細的解說,有興趣的菩薩不妨去請閱。

  那麼第二個條件,也就是要性障永伏如阿羅漢,就是要消除私心、消除慢心、消除嗔心(發起初禪而遠離欲界愛,能入定觀察往昔行菩薩道的事情,成就如夢觀,斷除五下分結,或者斷除五上分結再迴心轉入大乘法,不入涅槃)。

  第三個條件是增上意樂,就是要在佛前勇發《華嚴經》所說的十無盡願,並且要永遠的不退失於這十無盡願,要能夠盡一切的力量去履見這十無盡願(也就是留惑潤生不證四果,或者證四果以後再起惑潤生,願意世世留在人間行菩薩道)。

  第四個條件就是要具足入地所需的大福德(主要是救護眾生遠離眾生相,護持正法久住於人間,從遵循 世尊法毘奈耶「不虧損法事、不虧損如來」的法戒基礎上,努力從法布施中修集大福德)。

  能夠具足這四個條件之後,也就是說具足了這四緣之後,那麼就能夠入住初地,開始了十地道的修學。菩薩道中菩薩十地的階位,每個階位都可以細分為入地心、住地心及滿地心。入地心就是剛進入這一地,住地心就是住在這一地當中去修學,滿地心就是成滿這一地所應具有的(智慧與福德等)功德。如果是以唯識的菩薩五位,也就是資糧位、加行位、見道(通達)位、修道(修習)位、究竟位,來加以細分的話,那麼初地的入地心,它是屬於見道的通達位。因為菩薩七住明心般若正觀現在前當下就是真見道,然後再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位的相見道的修學,這些都是屬於見道位。

  那麼所謂大乘的見道是什麼呢?所謂見道可以說,就是看到了佛菩提道修學的內涵以及次第,或者是清楚了佛菩提道修學的內涵以及次第。我們不妨以尋寶作為譬喻來加以說明:這個尋寶的人,還沒有找到深藏在那個群山之中的寶藏以前,他縱使看見了山林之美,但是對他來講還不是寶;這個時候縱使他在群山之間已經來來回回走動了數十百次,但是寶藏在什麼地方還是盲無所知;必定要等到他尋獲了那個寶藏洞窟的入口,真正的知道寶藏所在了,這個時候再來看這個群山,那就跟之前大不相同,因為這個時候來看已經不只是一片的山野,而是寶山啊!那這個就是真見。因為他真正已經看到那個寶藏在什麼地方。

  也許各位還沒有辦法很清楚的能夠體驗這樣的一個譬喻,我們不妨再舉一個童話故事當中的內容,來讓大家更為清楚。童話故事〈天方夜譚〉當中有一則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故事裏面說這個阿里巴巴他每天趕著羊群到山間去放牧;直到有一天他聽見了馬群在奔騰的聲音,所以趕快躲了起來;剛好就看到這四十大盜帶著他們去搶來的財寶,在那山谷中說起了「芝麻開門! 芝麻開門!」這樣的偈語;然後山谷中山門就打開了,這四十大盜就把搶來的金銀珠寶都放到山谷的那個洞窟裏面。阿里巴巴看到這一幕之後,他等四十大盜離開了,他也跟著到這邊來喊「芝麻開門!芝麻開門!」果然,洞窟的門打開了;然後他終於發現了這個寶藏洞窟的所在,這個時候對他來講,縱使他之前每天帶著羊群到這邊來放牧,前前後後這樣子走過不下百千次,可是再怎麼看就是一片山野而已嘛!直到這一天無意中知道那個寶藏洞窟的入口,他才恍然大悟,知道說原來這就是一座寶山,不只是簡單的一片原野而已,所以說這就是「真見」。但是知道了寶藏所在以後,還必須等他進入那個洞窟,逐一的去查看到底裏面有哪些珍奇寶物。雖然說還來不及詳細的去探究這些寶物的成分是什麼,他們的價值總共有多少,但是已經知道有哪些東西了,已經知道一個梗概了,那這就是「相見」──看見每一個寶物的相貌了。
  
  佛菩提道的見道也跟我們剛剛舉這個尋寶的譬喻一樣,菩薩明心找到萬法根源如來藏,證得根本無分別智;找到了這個如來藏,就好像找到佛法堂奧的那個門。修學佛法的人看到公案裏面講,祖師們舉手投足還有種種的言語,覺得非常的灑脫自在,看了非常的羡慕,於是就來修學佛道;但是怎麼修學都覺得佛道浩如大海,不知如何修、如何證;就好像剛剛所提到的那個在群山當中,找寶物的尋寶人一樣。等到他找到如來藏,就好像尋寶人找到那個寶藏洞窟的入口;以禪門來講呢,就是找到了那個無門之門。找到了無門之門之後,這時候再來看待佛法,已經不再是渺渺茫茫不可知、不可證,所以說明心找到如來藏、證得根本無分別智,那就是「真見道」。真見道之後,找到了如來藏只是個總相而已,如來藏到底有什麼內涵,就必須要等之後繼續逐一的去觀察、去體驗、去瞭解,證得了後得無分別智,這個就是「相見道」。真見道找到了如來藏之後,再經過相見道的修學,到了對於如來藏心體自身的內涵,以及如來藏跟佛菩提道修證究竟成佛的關係與次第,能夠了知、能夠如實通達,那就是通達位,就是初地的入地心。

   就如同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當中所說的:“在通達位,如實通達。”意思就是說:並不是在明心找到如來藏那個真見道位的時候,就已經能夠如實通達;也不是在逐一的去體驗、去觀察如來藏性相的那個相見道位,就能夠如實通達;而必須要到了真正通達,都了知了,那才能夠成為見道的通達。這個時候就進入了初地,也就是初地的入地心,成為真佛子!他是佛菩提道當中修學的聖人,不像菩薩七住明心、十住眼見佛性,乃至於說他成滿了十行、十迴向位的修學,這個三賢位的菩薩只是外聖內凡的菩薩,他還不是聖位菩薩!之所以說三賢位的菩薩是外聖內凡的菩薩,是因為如果依二乘解脫道的修證來講,斷我見、斷三縛結的初果須陀洹,就已經是證得聲聞見道的初果聖人了,已經是屬於聖人了;菩薩明心的時候就斷了我見,並且能夠進而斷三縛結;斷我見、斷三縛結,依二乘解脫道來講的話,他的證量跟解脫道當中那個初果須陀洹這個聖人是沒有差異的;所以從二乘解脫道來講的話,菩薩明心斷我見、斷三縛結,證量也可以是聖人啊!

  但是對於佛菩提道大乘別教來講的話,他(這樣的修證)還不是聖人,他最多只是賢人,因為還沒有通達佛道的次第,對於佛菩提道的內涵以及次第還沒有通達。對於那些佛門以外的外道,那當然明心斷我見、斷三縛結的大乘菩薩更是屬於聖人。因為佛門之外的外道沒有斷我見,最多只能夠斷我所的執著,但是沒有能夠斷我見,所以說外道當中如果以佛門的角度來講,不管是依二乘、菩薩,或者是以大乘菩提來講的話,都沒有聖人。如果說是以大乘菩提這個佛菩提道的別教來講的話,二乘人當中這個斷我見的初果須陀洹,也還不能夠稱為聖人;所以說明心斷我見、斷三縛結的大乘菩薩,在佛菩提道別教來講,他就不是聖人,他還只是凡人。以凡聖區分來說,他還是凡人,只是已經可以說他是賢人。講到這邊我們就可以瞭解,見道通達就是通達了佛菩提道「道的次第」,也通達了佛菩提道所應修學的內涵。既然通達了修學的內涵及次第,我們在這邊要告訴大家:佛法是可以實證的!既然可以實證,就應該要實修。
 
   初地菩薩既然已經見道通達,既然已經清楚佛菩提道修學成就究竟佛果的內涵與次第,成為真佛子,成為聖位菩薩,已經進入初地了,接下來從初地的住地心開始,就要開始依著他所了知的佛菩提道的次第與內涵,一一的來修習,漸次的邁向佛地。所以說初地的住地心以後,就稱為修習位,或者稱為修道位,依著所了知的佛道內涵與次第來修習的緣故。

  從剛剛的說明大家可以瞭解:初地菩薩如果以入地心、住地心、滿地心來區分的話,初地的階位就包括了入地心的見道位,而且是見道通達位,另外接著就是住地心開始的修道位,所以初地一地就包括了見道通達位以及修道位。初地(的入地心,)它是第二阿僧祇劫這個次無量數劫修學的開始,因為它具足了四緣,因為他已經通達了佛菩提道修學的內涵與次第,能夠漸次的修學,直到最後成就究竟的佛果;因此初地的階位,在佛菩提道的修學當中有特別的意義;佛陀授記菩薩們將來成佛,也是針對初地菩薩來加以授記。以上我們就針對佛菩提道修學,證入初地的這個條件,以及初地它的特殊之處,提出來為大家作了說明。既然了知了初地的這個條件、進入初地了,接下來就要說明十地的修證。阿彌陀佛!

相關閱讀:
歡迎下載轉寄或轉貼:



(按一下可放大)
-------------------------------------------------------------------------------------------------------------------------

 -------------------------------------------------------------------------------------------------------------------------


-------------------------------------------------------------------------------------------------------------------------

相關文章:
正覺教團 三乘菩提系列 32由正文老師主講 「破邪顯正行金剛行」




(歡迎利用畫面右欄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進入收看 )

正覺教團的導師--平實導師將於425高雄巨蛋開演「穿越時空超意識」之真實義,因緣殊勝難得,竭誠歡迎十方大德蒞臨,一同體驗無上智,共沐法語樂芬芳!



32  破邪顯正行金剛行(十迴向位的修證之二) 之開示文稿:

  我們今天要繼續跟各位來探討、來說明的是:佛菩提簡介裏面的十迴向位的修證。我們今天要探討十迴向位第二個單元,也就是破邪顯正行金剛行!什麼叫作金剛行呢?那就是說,十迴向位又叫作十金剛,也就是說十迴向位的修行,又叫作十金剛行。那十迴向位從第一迴向「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開始,到第二迴向「不壞迴向」,一直到第十迴向「法界無量迴向」,全部都是金剛行!統統都是金剛行!

  那這個十迴向裏面,以哪一個迴向位為最重要呢?也就是以初迴向位最重要!初迴向位的救護眾生離一切眾生相迴向,如果能夠做得到的話,那麼其他的九迴向就沒有問題了。初迴向位的工作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為什麼初迴向位的迴向行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呢?也就是說,當我們要救護眾生出離邪見深坑,當我們要救護眾生離眾生相的時候,眾生是非常的難度!眾生是非常的堅固於我見!眾生堅固我見,所以《地藏經》裏面才會說:“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的最主要的一個道理,就是因為眾生來自於我見相的執著,才會因為我見相的生起,輾轉執取我所執、輾轉執取我所諸法,就是全部源自於我見相。
  
  這個就猶如上集裏面我們所舉的例子,那個愚人執著於所攀執懸崖上的樹枝,不願意(放掉樹枝來抓善知識的手)讓善知識─不願意讓佛─來救度啊!因為他不願意把手給放掉,他抓著那個樹枝的時候,他說:「佛啊!你救救我啊!你救救我。」佛說:「好啊!你把手放了,來抓我的手。」結果他終究連一隻手都不肯放,他終究沒有辦法得救。這個例子就是在說明,眾生對於這個我見執著 是深不可拔的。這個就猶如小狗掉到水裏面去,善知識伸手要去救它的時候,它不但不願意被救,而且反過來咬了善知識一口;就猶如這小狗要被救的時候,它不知道這個是好人,其實這個善心人是要救牠起來,反過來咬了這個要救牠的人一口──反過來指責想要幫他斷我見的善知識,堅持說意識是常住不壞心,這就是眾生我見的堅固!
  
  眾生因為我見的堅固,就猶如這個愚癡人攀執著樹枝,就猶如這一隻小狗不願意獲救,甚至於反而來傷害要救它的善知識,所以才會說初迴向位要救護眾生出離邪見深坑、離我見相,這個工作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這也是因為眾生不相信有這個能夠出離三界的法,眾生不相信能夠斷我見的法,不相信能夠透過修行來斷我見,所以才會說:佛門雖廣,難度無信之人;天雨雖寬,難潤無 根之草。那就是因為這個樣子,眾生猶如無根之草,眾生因為不能深信佛法,(對真正佛法的善根尚未生起)猶如無根之草,所以情執深重而非常難度。所以當菩薩進入十迴向位的初迴向位,要救護眾生出離邪見深坑的時候,這個工作是非常吃力不討好,所以就必須用堅固如金剛的身口意行來救護眾生。

  那什麼樣叫作堅固如金剛的身口意行呢?堅固如金剛的身口意行,具體的行為是什麼呢?要行堅固如金剛的身口意行,就是要行破邪顯正!要行破邪顯正這個利樂眾生的一個迴向行!甚麼叫作破邪顯正?破邪顯正就是破除邪法,顯示正法。破除令眾生進入流轉生死的法,破除眾生順生死流的法,這個叫作破除邪見。

  那甚麼樣就叫作正法呢?正法就是逆生死流的法,也就是讓眾生能夠出離生死的法。那順生死流的法,也就是讓眾生進入生死流轉的法是有哪些呢?也就是說有些人執著常見,以覺知心、以虛空、以自然、以有一個主宰神為真我,而落入了常見!以覺知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加上意根的一個作用,叫作處處作主;要不然就是要讓這個覺知心安住於不執著、不分別的一個境界,說這樣子的一個心就叫作真心、真我。其實這個心是標準的妄心!它是帶領眾生往生死輪迴深坑跳入的一個心!但是假名善知識以這樣的生滅心來教導眾生,讓眾生誤以為這個就是真心。有的人則以虛空為真心,有的人以自然為真心,有的人以主宰神能夠出生萬法為根源,以為他就是出生萬法的一個心,那這個就是落入常見的常見外道論理面去;
  
  (救護眾生遠離眾生相時應該破除的)另外一個邪見就是斷見,斷見就是以無常為常,也就是脫離了如來藏這個本識能夠出生萬法的前提,來談名色的緣起性空,以(無常的蘊處界顯現出來的)緣起性空這個法為常。以緣起性空:無明 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乃至於蘊處界諸法,因緣和合依因待緣和合而成,這樣子的一個法(現象),說這樣子的一個法,它本身是無常的,這個法全部一切都是無常,所以 叫作一切法空。那這個為(以)無常的軌則就是出生萬法的一個軌則,以無常這個軌則(認為)就是出生萬法的一個根本因,說這樣子就是三界萬法的一個根源;但是「無常」在上一集說過了,「無常」它是心不相應行法,它本身無法(而沒有作用,不能出生蘊處界萬法,不是萬法的根源)。「無常」只是蘊處界諸法在運作的過程裏面,所顯現的一個相貌,所顯現的一個生滅現象的相貌,所以它是虛相,它不是真正能夠出生萬法的一個根源。

  那另外一個眾生相就是世俗見,以世俗見為佛法,也就是以人天善法為佛法。人天善法,基本上我們對於慈濟眾生、利益眾生,這樣的一個世間善法行為我們還是隨喜讚歎的;但是如果在慈善眾生的裏面,不是以斷我見為前提來做利樂眾生、慈善眾生的工作;不是以斷我見為前提,來以人天善法當為助行,當為前方便的話,那善行中的世俗見就是與我見、與三界的愛取沒有辦法割除,也就是說永遠都是與三界愛在一起沒辦法脫離。

  那另外一個(眾生相中的)邪見就是在欲行禪!這個是欲界最粗重法之法,最粗重的一個邪見!也就是說,有某些人以男女的淫欲作為修行的一個法,妄說這個叫作在欲行禪;或是說以欲界的五欲,享受於欲界的五欲裏面,妄說這樣子叫在欲行禪,這個就是西方以前當時嬉皮流行的一個最主要的根源。這一個最主要的根源就是來自于譚崔瑜伽,也就是坦特羅雙身法跟密教的結合,造成這樣一個錯誤的觀念。這些邪見全部都是帶著眾生往生死發展的一個生死流!(都帶領眾生努力陷入眾生相中。)那什麼叫作逆生死流呢?什麼叫作逆生死流的正法呢?也就是三乘菩提的佛法,也就是我們前面幾位老師所說的:解脫道,斷我見,入修道位;從佛菩提道證悟如來藏開始,也斷我見;從斷我見開始,從入如來藏這個不二門─無門之門─開始,來修學佛菩提道而地地轉進。但是三乘菩提最主要的共法就是斷我見,從斷我見開始才有辦法往前繼續的進修。

  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所應作的工作就是教導眾生遠離邪法,回歸正法。邪法和正法可以並存嗎?有的人說:“哎呀!我說我的法,你說你的法,我們井水不犯河水啊!”但是正邪是不兩立的啊!正邪永遠都是不兩立的!如果沒有把正法講清楚,邪法是會排擠正法,會造成(經濟學中說的)劣幣驅逐良幣!正猶如小偷跟匪徒,永遠視正直的警察為寇仇,兩者永遠是對立的。但是當小偷被警察抓的時候,可以說:「你當你的警察,我偷我的東西,你為什麼要來管我呢?」可以這樣子說嗎?警察可以因為這樣是對立的話就不去執行警察應該執行的任務嗎?你也許說:「修學佛法跟小偷與匪徒又有什麼關係了?為什麼要扯在一起?」然而弘揚邪見就是在斷除眾生的法身慧命!就是在偷眾生修學正法的因緣!(是在引導眾生不斷陷入眾生相中,)難道這樣子不是叫作佛門中的小偷、佛門中的匪徒嗎?所以真正的正法與邪法是不能並存的!(初迴向位菩薩的一切所行,都是「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他能不破邪顯正救護一切眾生嗎?)
  
  猶如真藥跟假藥是不能並存的,如果有人在賣的藥,它是會害人生命的假藥的時候,當您看到這樣子的一個行為,是不是會去阻止他說「您不應該賣這種藥」呢?那,更何況正法是在治眾生法身慧命,治眾生根本病的藥;邪法就是在傷害眾生法身慧命的毒藥,以這個毒藥混濫於佛法裏面,說這個就是正法,那這樣(是在陷害沈淪於眾生相中)邪法和正法能夠並存嗎?如果邪法和正法能夠並存的話,治病的藥跟毒藥就能夠同時服用啊!是不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有人就說:「你們說破邪顯正,不是在說人的是非嗎?」甚至有人說:「破邪顯正就是在說四眾過,就是在自讚毀他!」但是破邪顯正並不是在說人的是非,破邪顯正也不是在說四眾過,破邪顯正更不是在自讚毀他。

  「說四眾過」的意思是說:說別人的身口意行的過失。這個叫作說四眾過。但是破邪顯正是只在法義上面,讓眾生瞭解正法與邪法最主要的一個分界點。所謂的「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造業各人擔」,這個就是指眾生各自的身口意行,這不是包含在破邪顯正的範圍裏面,所以破邪顯正從來不會去說個人的身口意行的過失。破邪顯正只是針對假名善知識以錯誤的佛法來誤導眾生的時候,會讓眾生的法身慧命受到戕害的時候,才必須出來做破邪顯正!(其中都不說別人身口意行的是非,當然不會有說四眾過的過失)

  破邪顯正也不是自讚毀他,自讚毀他的意思是在誇耀自己的修行有多麼的好,自己的修行優於別人,這個叫作自讚毀他。但是破邪顯正是把正法表列出來,也把邪法表列出來,兩者互相比較,讓眾生有抉擇的能力,讓 眾生生起抉擇的智慧,知道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因為這個樣子才有辦法出離邪見深坑。(這都不涉及稱讚自己、毀謗他人,)所以破邪顯正不是在說四眾過,也不是在自讚毀他。
  
  這個在佛世的時候,其實 世尊就不斷的在做破邪顯正的工作,而玄奘菩薩在西天乃至於從西天回來開始,也一直在做破邪顯正的工作。佛世的時候,佛只要聽到眾生有因為錯誤的邪見,這個邪見是會障礙眾生的修行,就千里迢迢的行到外道的面前,苦口婆心諄諄的教誨,導正眾生的邪見;乃至於佛在經典裏面,有好多處是直接以「愚癡、癡人」來訶斥這些傳播邪見的人。那麼當無知的眾生看到 佛這樣子的訶斥世人的時候,是不是要指責說「佛就是在說四眾過,佛就是在自讚毀他」?但是佛說:“我不與眾生諍,眾生與我諍。”真是眾生在跟 佛諍啊!佛怎麼會跟眾生諍呢?明心開悟以後就以根本無分別智逐漸的發起後得無分別智,就已經親證了這個無我、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如來藏(如來藏是從來都不與眾生諍的),從明心開悟(轉依如來藏)開始就不會再跟眾生諍了!更何況入於初地的菩薩?

  入於初地的菩薩,以道種智的智慧,在救護眾生的時候(心中是無我、無貪、無瞋的),怎麼會去跟眾生諍呢?更何況是佛地的佛呢!怎麼會去跟眾生諍呢?所以,主張說「破邪顯正是在說人是非」的人,就猶如詐騙集團被揭穿了以後,本身狡辯就說:“我騙人家的錢是我的事,你為什麼要來干涉我呢?你為什麼要說我的是非呢?”愚癡被騙的人也跟著在旁邊起哄,就說:「他騙人家的錢是他的事,你為什麼要說他的是非呢?你為什麼要說他的過失呢?」這樣子對嗎?這樣子是菩薩的一個慈悲的心行嗎?  
  
  我相信只要是有良知的一般人,都知道以假藥來騙人,我們一定要揭穿他;都知道詐騙集團,我們一定要揭穿他。為什麼呢?因為詐騙集團跟假藥會傷害了你的錢財,會傷害了你的生命,跟你切身相關,所以你覺得非常的要緊,所以會去關心它。但是眾生從來沒有想到更深入的一個問題、更嚴重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邪見傷害眾生的法身慧命,是比這些詐騙集團,是比這些毒藥,還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千百倍於這些毒藥與詐騙集團!因為邪見傷害眾生不是只有一世,不是只有一時,是生生世世讓你輪迴於三界六道,永無窮盡啊!如果你願意受這樣子邪見的一個誤導,願意受這樣的邪見的引導的話,就會落入三界的流轉裏面,叫作「生死流轉萬壽無疆」啊!這個是真正的萬壽無疆啊!所以十迴向行裏面,最重要的就是要透過堅如金剛的身口意行的具體行為,來做破邪顯正的一個工作;那這樣子的工作完成以後,才有辦法在破邪顯正當中,完成菩薩的十迴向位的現觀。

    什麼是菩薩十迴向位的現觀呢?就是菩薩的如夢觀。所以菩薩就是從破邪顯正來完成十迴向位的現觀,那十迴向位的現觀是什麼呢?就是如夢觀。如夢觀就是在(遠離三毒而)破邪顯正救離眾生出離邪見深坑的這個過程裏面,(心性清淨而發起禪定及智慧)現觀一切行如夢、菩薩道如夢。因為這樣子的一個現觀來消除我性,而進入性障永伏如阿羅漢(的清淨境界),而發起了聖種性,才能進入了初地。這樣子的一個修行過程裏面,再進修唯識學的唯識五法,也就是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諦、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兩種無我,來完成法無我的一個修學的滿足,來完成初地的通達位,發起十無盡願進入初地。我們今天已經介紹十迴向位的修證,下一集將由正源老師為各位介紹十地菩薩的修證。


相關閱讀:
正元老師於法界新聞專訪中的開示:



正覺教團的導師--平實導師將於425高雄巨蛋開演「穿越時空超意識」之真實義,因緣殊勝難得,竭誠歡迎十方大德蒞臨,一同體驗無上智,共沐法語樂芬芳!


相關閱讀:




真心新聞網
學正法來正覺
三乘菩提-影音專區
淫慾法的大本營
藏傳十問